本报6月7日讯(记者 李光华 通讯员 陈{gj} 何浪)一个占地0.6亩的黄瓜生产大棚,3个月内获得了近2万元销售收入!我们循声来到成就这一“xx”的韶山永红农业生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采访,只见种植反季瓜菜的大棚连绵一片,运载瓜菜的卡车来往穿梭。负责蔬菜销售的工作人员欣然相告:今年投产的20亩大棚,销售收入已达到近100万元。
韶山市银田镇长田村是“永红公司”老板谭永红的家乡。长田四面环山,地势低洼,土地贫瘠。10多年前,谭永红与全村300多劳动力一同南下打工,历经艰难创业。他在东南沿海城市办起年经营收入过亿元的12个“湘醉楼”连锁酒店,有上百名长田人成了他的固定员工,每年能消化近1000万元蔬菜、猪肉和蛋禽。怀着建一个“湘醉楼”原材料基地和致富所有长田人的美好初衷,去年初他回到故里,用租赁土地和与农民建立经济共同体等形式,在1000多亩瘠地上“闹”起了“绿色革命”。
他花重金从全国各地聘请而来的农业专家,利用地温以及吸光膜与草帘等保护措施,提高温室大棚的温度;通过防虫网隔离,减少病虫害对农作物的侵害,使大棚种植技术得以顺利推开。同时,通过农作物之间的成功嫁接,提高了作物的抗病能力,还“孵化”出了五彩辣椒、五彩番茄、大南瓜等观赏价值很高的农作物。长田村去年销售蔬果近700万元,已成为现代蔬菜基地和观光农业基地。
为了实现致富全村人的夙愿,谭永红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把村里的抛荒地租赁过来;包技术指导、包种子、包保价收购,鼓励和带领乡邻发展科学种菜。同时,把100多名不适合外出打工的人员吸纳到公司工作,每人每月至少可获得1200元的收入。现在的长田,地无一块荒,人无一个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