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经济环境下 你会选择提前还贷吗?
A 群友讨论 各有各的说法

群友“彩虹雨”说:“我想如果我有钱的话,我会提前还贷的。”阿亮则持反方观点:“我要是有钱的话,不会急着去还。”

“彩虹雨”说:她xx20万元分10年还,现在已经还到第三年了。

虽然还款的资金压力并不是很大,但是心理压力却较重。“利息差不多要5万元左右,现在利率已经打了7折,相对来说便宜了些。然而每个月2000多元的房贷按揭还掉以后,工资就剩下不到一半了,生活质量明显下降。”更令“彩虹雨”郁闷的是,她在某银行办理存量房贷7折利率的时候,银行要求签订附加条件,即前三年如果提前还贷的话要支付1%的违约金,不然就不能享受7折利率优惠。

也有群友认为,提前还贷可以先还一部分。群友“蝴蝶”说,由于现在没有很好的投资选择,自己打算提前还一部分房贷,然后在不影响生活和消费的情况下,继续还xx。

阿亮则认为到目前为止,他已经还贷60%了,现在还的主要是本金部分了,所以没必要急着还,何况7折利率也不高。

“皮皮”也不选择提前还贷,因为她的还贷压力比较轻,每月还贷的金额只占收入的30%。

对于这个话题,“玫瑰骑士”的想法是这样的:“{dy},我手上没有余钱,所以不打算提前还;第二,如果手上有一部分余钱,我也不打算还,因为我选择的是等额本息还款方式,现在以本金为主了,何况目前利率又调低了;第三,如果我现在余钱很多,那我会选择先还掉,然后再考虑投资。因为我对目前投资收益的预期不高。”

“花生”则认为:“如果我有钱,我要看我的钱是否有比较好的投资渠道,还要看收益是否大于按揭的费用再来决定。”

B 是否提前还贷 要看家庭情况

一般来说,对于是否提前还贷,多数人考虑的是这部分钱是否还有别的用处,能否产生更大的价值,创造更大的利润。当然在目前的经济大背景下,很多人都认为投资环境并不是很乐观,比较难赚钱。自去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绝大多数投资者便遵循“现金为王”的原则,将回避风险放在了{dy}位。

“对于普通工薪家庭,没有多少投资经验,希望求稳定求安心的人来说,如果有富余资金,可以及早还款。”深圳发展银行宁波分行金融理财师丁剑认为,这个问题需要根据个人的情况来定,对于想投资的人来说,虽然现在投资形势不明朗,但是从长期来看,投资机会已经显现,如果投资者对投资收益的预期超过目前的房贷利率,那么可以暂时利用这部分低息xx,不必提前还贷。也有一部分人的家庭处于成长期的,比如小孩即将出生,父母面临退休,家庭的负担可能在增加。对于这样的家庭来说,保障和建立良好的资金流动性是很重要的,不急着提前还贷。

综合去年9月以来的历次降息,如果又享受了7折优惠,那么现在的商业房贷利率为4.158%,较以前有了大幅度下降。以50万元20年房贷为例,每个月仅需还款3071.69元,月供比首次降息前少了700多元,一年能减轻还款压力8400元。只要收入不出现大的下滑,原来能够正常还贷的,今后也不会对生活造成影响。

“就从股市来说吧,如果2008年底开始建仓,到目前为止,有30%左右的收益。”丁剑表示:“较有经验的投资者可以适当进行基金、股票方面的投资,从长期来看,有较大获利机会。”

C 选择xx方式 略有讲究

当然对于要不要提前还贷,我们在选择还贷方式的时候也可以先做好准备。目前来说银行的xx方式主要是两种:等额本息和等额本金。等额本息是指在央行基准xx利率不变的前提下,月还款额不变,本金逐月递增,利息逐月递减。等额本金是指,月还款额递减,每月本金保持相同,利息逐月递减。

这两种xx方式虽然没什么优劣之分,根据顾客的需求不同,有不同的选择。等额本息还款法的还款压力均衡,但需多付利息,所以适合有一定积蓄,没有打算提前还款的人群。如果想提前还款的话,{zh}在xx之后大约3年之内还,因为这种xx方式前几年还的大部分都是利息,后面剩的大部分都是本金。

而等额本金还款法,由于xx人本金归还得快,利息就可以少付,但前期还款额度大,因此适合当前收入较高者,这种方式对准备提前还款的人较为有利。

“房贷真是个大包袱,还好,我享受了存量房贷的7折利率优惠,可以少还些利息了。”自从推出了存量房贷可以享受7折利率的政策以后,关于房贷的话题就一再被热议,在金理财俱乐部里,群友们也多次谈到了房贷的话题,有交流如何获得银行优惠的,也有抱怨自己没有享受到优惠政策的,还有人则开始讨论,享受了7折优惠以后,是不是应该趁机提前还掉。要不然,万一什么时候政策变了呢?而从几家银行记者了解到,近段时间到银行办理提前还贷业务的人数的确有增多现象。

[责任编辑:gavinyan]

郑重声明:资讯 【当前经济环境下 你会选择提前还贷吗?】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