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中美外交跷跷板上的菅直人

日本新首相菅直人当天决定不参加上海世博会“日本馆日”活动,可能会委托8日下台的鸠山由纪夫代理出席。(6月8日《新华网》)

菅直人取代鸠山成为日本首相,其外交路线最为国际社会xx。有趣的是,国内舆论一方面谨慎地认为菅直人不会改变鸠山时代的中日关系大局,另一方面又对中日关系充满相当深的期待。甚至,有些人先入为主地认为,菅直人时代的中日关系会更加亲密。这从中国媒体强调菅直人承认日本侵略战争、反对xx、1978年就出访中国等来强调菅直人对华密切的渊源。但必须指出,这有些过度理想主义。

确切讲,菅直人不是不想出访中国。但是,由于他的前任下台一半是由于高调宣布“脱美入亚”、一半是因为和美在普天间机场上对着干,犯了日本战后追随美国的政治和外交大忌。菅直人甫上任,若首访中国,必然被认为比鸠山还反美亲华,菅直人未来的日子就不好过了。更重要的是,日本历届首相,上任后首访美国宣示美日同盟的牢不可破,已经成为外交惯例。

因此,无论怎么说,即使菅直人发自内心地喜欢中国,特别看重中日关系,他为了保住相位,凝聚民意,化解前任和美国造成的伤痕,也必须重回美日同盟的路线上来。

6日凌晨,菅直人应约和奥巴马总统通话时强调,他和奥巴马“气味相投”,被媒体称为“套近乎”。菅直人直言,固守日美同盟关系,坚持对等外交。敏锐的人都能解读出其中的关键信息,对等外交是假,美日同盟才是真。也正因为如此,菅直人放弃对华首访就可以理解了。

更重要的是,既然是奉命于危难之际,菅直人首先要“安内”而非“攘外”。当下,日本不仅面临着财政困窘、债台高筑、发展乏力等内政难题,而且面临着参院选举。菅直人最重要的任务,首先是利用很高的民意支持率趁热打铁赢得参院选举,其次是带领日本突破希腊式债务危机,然后才是谋划美日、中日关系大局。

菅直人时代的对华外交走好是趋势,但固守美日同盟则是基础。因此,中国不能对菅直人太期待,新首相并非毫无原则的“亲华”,而是建构在利益博弈上的“知华”。

  • 0
郑重声明:资讯 【坐在中美外交跷跷板上的菅直人】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