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年医疗——面临艰巨的挑战!
姓名:刘牧樵职业:医院管理咨询年龄:48位置:中国湖南刘牧樵,湖南中医药大学毕业.资深专业医院咨询专家,国家注册咨询师,多伦多现代医院管理研究所特聘客座教授,长沙东西现代医院管理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从事医疗行业研究近十年, 2003年创办全免费的东西现代医院管理资讯网服务过几十家大中型医院,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研究生院EMBA班讲师,独创医院管理咨询分析框架“医院六系统理论”,首次提出”现代医院服务特点与医疗工艺设计”等新观点,在医院咨询领域,强调理论结合实际,秉承实践,实践,再实践的宗旨,紧扣”切实可行,应用{dy}”的原则,为医院提供切实可行的应用解决方案,帮助医院提升业绩,塑造新形象和品牌,采用立体营销模式,让医院迅速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联系方式: tel:13873110323 e-mail:lmq2009@vip.163.com现代医院管理资讯网www.dxxdwww.com刘牧樵近年发表的部分文章1、希拉里的医改方案对我国医改的启示——刘牧樵 《医院领导决策参考》2008年第11期2、医院质量管理体系的启示——刘牧樵《中国卫生产业》2009年 第9期 3、经济危机中的健康产业——刘牧樵 《中国医院院长》2009年 第5期 4、民营医院营销模式的危机——刘牧樵 《中国医药导报》2007年 第12S期 5、医院凸显危机 仅是冰山一角 刘牧樵 贺晓科(漫画) 《中国卫生》2007年 第10期6、健康追求无止境——刘牧樵 《医疗保健器具》2007年 第4期7、医院的利润从哪里来?——刘牧樵 《中国卫生》2007年 第4期8、为什么会出现医疗技术趋同?——刘牧樵 《医疗保健器具》2007年 第3期9、我给医生当“经纪人”——刘牧樵 《医疗保健器具》2006年 第9期10、全面树立有效的成本控制观——刘牧樵 《医师报》 2008年4月1日11、医疗费好比自来水 医生就是水龙头—— 刘牧樵 《卫生与生活报》2008年12月29 日12、新医改实践中需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刘牧樵 《中国医药报》 2009年07月09 日13、中国医改后老年康复医疗服务发展趋势刘牧樵 2008年度全国第六次护理专业学术会议2008年12月01 日

     

中国老年医疗——面临艰巨的挑战!

长沙东西现代医院管理服务有限公司 总经理 刘牧樵

 

笔者有幸参加会聚了1200名医院代表的无锡“第十届中国医院发展战略高级论坛”,这次论坛专家阵容强,规模大、层次高。通过“公立医院改革与医院管理创新走向”的论坛主题,我们了解到最xx的医院改革与医院管理的信息。透过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医学中心院长兼CEO格莱恩·福斯迪克教授、加拿大麦吉尔大学附属医院的阿瑟•波特、四川华西医院院长石应康、上海瑞金医院朱正纲院长、香港养和医院翁维雄等嘉宾的讲演,我们知道,无论是中国大陆,还是香港台湾或者美国加拿大,都面临老年医疗的挑战!

毫无疑问,21世纪是人口老龄化的时代。目前,世界上所有发达国家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中国也于1999年迈入了老龄社会,是较早进入老龄社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截至2008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59亿人,约占总人口的12%。据测算,全国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口数量为1408万,2020年将超过2000万,2050年会达到3800万。如果再考虑生活半自理的老年人群,这个数字将更为巨大。未来,老年人将成为医疗卫生资源的消费主体,其他人群的3-5倍。

老龄社会的到来,必将向现有的医疗保健体系挑战。根据美国人口统计局数据,到2030年,美国婴儿潮中最年轻的一代也将达到65岁,几乎占美国人口的1/4。美国得克萨斯医科大学的老年医学部的专家认为,将面临10个挑战:机能减退、抑郁症、慢性病多、多重用药、容易跌到、容易受到虐待和忽视、痴呆、看护压力和死去。所以说,老年人易患各类难以xxxx并且容易引起身体功能下降的慢性疾病和多种综合症,医疗保健服务不仅仅是xx,而且要通过xx和调整,使患者在患有不同程度疾病的同时仍能继续发挥身体功能的作用。所以,在美国,几乎所有的大型医学中心都设有老年病诊所,接受专业的医疗服务和指导。日常的健康促进活动对于老年人来说也非常重要,美国到处都有如老年活动中心,营养基地和老年日间托管中心,他们常常提供健康教育、身体锻炼这些服务。特别为老年人提供用药指导工作,帮助老人降低药费的支出。在社区精神卫生中心中,有专门针对老年人的服务。特别是美国在一个中心为老年患者提供包括急性和慢性长期医疗及社会支持服务的“全面的老年人服务项目(program of allinclusive care for the elderlyPACE)”,值得我国学习借监。

未来几年,国家将在新医改中投入巨额的资金,必然带来医疗体系的重建,老年人医疗问题当然不可违避,比如说美国老龄人口中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病患者占据了大约80%的医疗资源,我国老龄人口的医疗费用同样会直线上升。那么,我们的医疗服务体系做好了准备吗?答案是否定的。尽管我国于1999年迈入了老龄社会,由于我国的经济现状,还没有建立象发达国家那样全面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目前,我国的老龄工作是由民政部管理,而美国直接将老龄局和9个区域性办公室设立在卫生与公众服务部下。北京市{wy}一家三级老年医院院长陈峥认为:由于养老服务由民政部门组织实施,医疗保健服务由卫生部门组织实施,长期照料服务则没有明确的部门组织实施。所以,可以说民政、卫生都在管,也可以说都不管。

我国的专业老年医院非常少,一些综合医院的老年病科往往也是从原来的干部保健科等科室转变而成。以北京为例,尽管目前北京市整体医疗资源居全国{lx1}水平,但专门服务于老年人的医院和适应老年人需要的慢性病xx照料机构、康复机构较少,晚期病人的临终关怀机构更少,目前全市尚无一所公立的老年护理医院及临终关怀医院。尽管北京市有17所区级老年病医院及2所市级老年病医院,但是17家区级老年病医院仅是在原来综合医院基础上加挂老年病医院的牌子而已,就其基础的设施、科室的设置及服务的模式与其它综合医院没有差别,没有体现老年医院服务的特色。另外,北京市三级综合医院大多建有老年病科,但这些所谓的老年病科多为干部科或综合科,与普通的科室服务模式xx相同,没有体现老年病科的服务特色,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医疗需求。有人认为,其原因在于一是市政府投入不足,老年医疗机构的基础设施、科室的设置、人员的配备都不能达到老年医疗服务的要求。二是收治老年病人床位周转率慢、检查费及xx费低,导致整个医疗机构的收入降低,若政府补偿不足,老年医疗机构就难以生存。目前,我国老年医疗还是沿袭着传统的看“病”生物医学模式,xx的是老年人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脑血管疾病如中风、眩晕、老年痴呆等;代谢疾病如糖尿病、甲亢、腰腿痛;老年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支、xx等。

当然,也有医疗机构按照“生物—心理—社会”的现代医学模式,对老年疾病进行xxx的研究,做出一些有益的尝试。广东省人民医院下属的广东省老年医学研究所,较早就从事老年医学的研究工作,逐步形成了以衰老与抗衰老研究、多器官病变与多器官衰竭研究以及老年流行病学研究为重点的学科特色及科教研体系。是广东省{wy}的从事老年医学研究和老年病防治机构。他们创立了具有老年医学特色的整体医学模式,对每一位患者,内科医师、心理医师、营养师、中医师及理疗师同时介入,使患者得到xxxxx,建立了中国{dy}个心身医学门诊和双心医学门诊。北京老年医院提出在xx上实行“一站式”服务;在护理上推行“全程式”服务;在生活上提供“星级式”服务的新的服务模式。所谓“一站式”服务,是从用药、康复、饮食等整体考虑,不仅仅救治危及生命的疾病,更侧重于康复,提高患者愈后的生活质量。“全程式”服务,就是对患者住院全过程实施医疗、生活全程护理;“星级式”服务就是提供象星级宾馆一样的软硬件服务。在各种过程中,既要为老年人看“病”,更多的是越看“人”,为老年人提供综合性的服务。

由于老年人经济困难、看病手续繁琐和看病过程中行动不便或交通不便。北京的一项老年人看病调查显示,有68.1%的老年人认为看病有困难。尽管我国现在以居家养老为主,机构养老不到1%,而发达国家的机构养老达到57%。面对人口快速老龄化、老年人口高龄化、老年人家庭空巢化、部分老人失能化等“四化” 到来,未来的中国,机构养老逐渐成为老年人归属,但由于目前养老机构只具备养老功能,没有提供医疗服务,生活照顾与医疗分开,一旦老人发病,就要送到医院,还要另外找陪护,给家属带来不小麻烦。况且,一些养老机构根本就没有医疗资质或者医护条件。至200912月,南京市共有养老机构245家,而具有医疗资质的养老机构仅占11.7%。不管是一床难求的公立养老机构还是养老院存在空置现象的民营机构,同样面临养老服务模式的挑战。就是一床难求的公立养老机构,由于场地限制,在经营层次和硬件建设上,仍然处于维持状态。未来的中国,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养老服务需要为老年人提供“整体医学、护理、养老模式”。“医养结合”,一定是未来养老业的发展方向。国内走在前面的如北京xxx、燕达国际健康城、乐成老年事业投资有限公司旗下的乐成养老、深圳市任达集团下属的任达爱心护理院等机构,借鉴美国、新加坡、日本、香港等反对国家和地区的经验,遵循“医养结合”的理念,或自己办医院,或者和大型医院合作,自然就面临老年医疗人才的缺乏!于是,一些医院开始办起了养老机构。齐齐哈尔市{dy}医院院长、全国人大代表曹书杰在今年两会上才曾呼吁:建议医院牵头办养老机构。如2004年建立的泰安市中心医院老年保健院,就获得了“全国模范养老机构”的称号;武汉市汉口医院养老院由当年30张发展到现在的120张,床位使用率由当初的50%上升到现在的100%且供不应求;天津市原红十字会医院将改建养老机构;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民政局、颐和老年公寓、青岛第五人民医院合作建立的“老年爱心护理院”近日开业。长沙市精神病医院老年医疗一项,占到医院总收入的三分之二以上。其实,一些医院自觉或不自觉开始重视老年医疗,由于江苏的老龄化比全国提前了 13年,全省目前已进入老龄化加速发展阶段,所以,大多数综合医院都设立了老年病科,是我国设立了老年病科最多的一个省份。我国传统的中医医院,所收治的病人绝大多数是老年病人,这其实也是中医医院的一个发展方向,只是,我们的中医医院的管理者,还没有意识到罢了。

借医改的东风,我国的老年医疗体系必将迎来重建和快速的增长。无论是养老机构还是医院,在新的养老体系和模式下,都必须去探索、适应和发展,找到{zj0}的路径。

 

 

郑重声明:资讯 【中国老年医疗——面临艰巨的挑战!】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