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戏”等待春天_芷江写作网站怀化演出服务网站_百度空间

本期主题:望城皮影戏

口述:朱国强

采写:本报记者 李国斌

“口唱千古事,手操百万兵。四弦丝丝语,鼓磬艾艾鸣。”这首诗形容的是传统的皮影戏。皮影戏是一种原始的民间艺术,它集历史、民俗、文学、音乐、美术、雕刻等于一体,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却仍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解放以前,长沙是皮影戏繁荣活跃的地区,那时流传一句俗语:“浏阳的鞭子,河西的班子”。“河西的班子”就是指望城一带的皮影戏班子,和浏阳鞭炮齐名。然而,时过境迁,皮影戏,这个在望城又称“影子戏”的民间艺术,已日薄西山,只有屈指可数的艺人,还在默默坚守,并为它的传承做着不懈的努力。

朱国强就是他们中的一位,他领导的望城县重亮皮影艺术团,共4个人:一个司鼓、一个操琴、一个操纵影人、一个做下手。表演时,大家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打鼓的兼鼓、锣、小锣、小鼓等,操琴的拉胡琴、吹唢呐等,做下手的拉二胡、吹唢呐、打钹。

朱国强出生于皮影世家,上溯三代,都是皮影艺人。1979年,16岁的他便跟着父亲学“影子戏”,至今已31年。据朱国强介绍,解放后,县文化馆对皮影艺人进行了登记,有二百多人,湖南成立皮影艺术剧团,不少是望城人,如夏少春、何德润、谭德贵等,曾多次出国演出。他们共同创作完善的《龟与鹤》,以其活动自如,形象逼真,被国内同行认为“为皮影艺术开拓了新的道路”,并被莫斯科木偶皮影博物馆{yj}收藏。文化大革命期间,望城皮影戏和其他传统文艺形式一样受到强烈冲击,很多老艺人遭到批斗,一些道具和剧本毁于一旦,“影子戏”元气大伤。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文艺事业迎来了崭新的春天。朱国强回忆,那时望城又陆续兴起了10多个皮影戏班子。他们的重亮皮影艺术团也在那时建立。取名“重亮”,饱含着他们的期待,“希望借此东风,皮影戏重新亮丽起来,能再现过去的辉煌。”然而,30年来,他目睹的是“影子戏”的渐渐衰落。现在,望城县“影子戏”只剩下3个相对固定的演出班子,共10多人。

朱国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了生存,他想了不少点子,比如,演戏搭台非常麻烦,他就自己做一个舞台,哪儿演出就带到哪儿,省时又不费力。他还配备了一套音响,表演时增强了效果,现场气氛也被调动起来。尽管如此,还是未能挽救它的颓势。

朱国强忧心忡忡的还不止这些。由于老艺人相继去世,年轻人对“影子戏”感兴趣的寥寥无几,传统艺术面临无人传承的尴尬。他仔细分析了原因:“一是唱皮影戏收入不高。二是难度大,要具备吹、打、弹、拉、唱的基本功,至少需要3年时间。”因此,“影子戏”出现了严重的人才断代现象。

从事皮影艺术30多年,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宝贵艺术,如果在自己手上失传,是朱国强不能接受的,“如果在我们这一代灭绝了,真的对不起祖先。”可是要传承,没有人来学;想保护,一己之力又只是杯水车薪。2008年,只有初中文化的他,决定写一本书,把所了解的“影子戏”用文字和图片记录下来。他克服搜集资料、整理写作过程中遇到的诸多困难,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去年,4万多字的书终于完稿。但由于缺乏资金,目前还未出版。

同时,朱国强一直奔走于有关部门,希望能够获得更多人的xx。目前,望城皮影戏已列入该县“非遗”保护名录。

这几年,他的班子每年演出300场左右,仅够养家糊口。他表示,如果有人愿意学,他一定倾囊相授。“真希望‘影子戏’能够传承下去。”朱国强说。



郑重声明:资讯 【“影子戏”等待春天_芷江写作网站怀化演出服务网站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