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基础知识:
1.什么是中国画?中国画原来泛指中国绘画,是近代为区别明末传入的西画而出现的概念。较之西方绘画的造型方式和表现手法有明显的差异。它包括卷轴画、壁画、年画、版画等各种各样的门类;今作为中国的画种之一,指以中国独有的笔墨等工具材料按照长期形成的传统而创作的绘画品种。中国画不是一个符合艺术分类学的科学概念,按工具材料的区别,可以称为水墨画或彩墨画,与油画、水彩画、版画、水粉画并列;按使用上的不同,中国画作品可分别列入壁画、连环画、年画、插图之中;按题材之异,可以分别列入人物画、风景画之内。但是它毕竟以悠久的历史和独树一帜的特点,集中代表了中国绘画传统及其在新时代的更新,是几千年的中国文化传统的具体体现,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是东方绘画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中国画在技法形式上的特点是什么?(1)构图布局自由。根据主题的需要,突破时空的限制,如:“清明上河图”、“长江万里图”等,构图都采用了散点xx,将远隔千里,时隔数日的内容集中表现在一个画面之中2)内容概括,主体突出。中国画的造型观源于生活,在对物象进行提炼、取舍、加工过程中并不脱离人们的视觉经验,也不违背生活的逻辑,讲究通过艺术的经营将自然物象转化为用笔墨和线条表现的绘画形式符号。(3)以线造型为主,以点、面造型为辅。物象的型、质和形象是通过轻重、粗细不同的各种线的组合,以及大小虚实等不同的点、面配合下体现出来的。
5.中国画用什么样的笔?中国画使用的笔通称毛笔,制笔的毫料有软毫、硬毫和兼毫三种。软毫笔以羊毫为多,鸡毫次之。羊毫笔有长锋、中锋、短锋之别,长锋羊毫笔锋长,含水分较多,适于表现多种墨色变化,但不易掌握。短锋羊毫笔锋短,落笔易于浑厚。中锋羊毫笔介于长短之间,锋长适中,适于勾勒衣纹渲染着色。鸡毫更软,不易掌握。硬毫笔包括狼毫、紫毫、獾毫及棕毫等。硬毫笔一般弹力较强、劲健锋利,易于掌握和使用。其中狼毫笔和紫毫笔使用较多。多用于勾线、皴点山石、花卉和画兰竹等。兼毫笔是两种以上不同质的毫料兼制而成,此笔软硬适中,适于勾线,也适于渲染用。如:“大白云”是羊毫狼毫合制。“五紫五羊”是紫毫与羊毫合制。
8.中国画用什么样的纸?中国画用纸主要是宣纸、皮纸和绢等。宣纸又分为生宣纸、熟宣纸、半生半熟纸三种。好的宣纸具有棉、白、细、匀的特点,而且还要具有“发墨定笔”的特点(发墨指墨色在纸上生润有色,定笔指笔痕清晰)。生宣纸又按纸的厚薄分为单宣、夹宣、三层夹宣等几种。一般情况是薄纸渗化速度比厚纸快。半生半熟宣纸则是指渗化能力介于生宣纸与熟宣纸之间。宣纸规格有四尺、五尺、六尺、八尺、丈二等尺寸之分。皮纸性能与生宣纸相似,纸质结实且经得起反复皴、擦、揉、搓,但不易留笔痕,上色易灰暗
12.中国画用什么样的墨?墨在中国绘画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墨有固体墨与液体墨两种。中国画的传统用墨是固体墨,因其所用的原料不同,又分为油烟墨、漆烟墨和松烟墨三种。油烟墨——是用桐油等油类烧制成烟制成。其黑色偏暖,用来作画,与其他透明颜色调和用很协调。松烟墨——用松树枝烧烟制成,其黑色偏冷,多用于书法。漆烟墨——用传统大漆烧烟而成,其黑色细润而有光泽,用于绘画也合适。在选用时以质地细腻、滋润呈蓝紫色为好。以“顶、上、贡、选”为墨的等级之分。液体墨保持了油烟墨的特点,由于使用方便,现在十分普及,但用于写意画较好。其中以“天津书画用墨汁”和北京“一得阁墨汁”为好
16.中国画颜料的特点是什么?水色(植物颜料)是透明色,可以相互调和使用,没有覆盖力,色质不稳定,容易退色。石色(矿物颜料)是不透明色,相互不能调和使用,覆盖力强,色质稳定,不易退色。石色和水色相互之间也不能调和使用。下面介绍几种最常用最基本的中国画颜料:(1)花青:呈深蓝色,为植物透明色。用蓼兰、大青叶等植物的枝叶泡制而成,有管装的和小块状的。膏状块状花青温水泡开后使用,但不宜一次泡太多,因为夏天容易发霉变质。(2)藤黄:呈柠檬黄色,为植物透明色。原为热带植物藤树枝干的汁液制成。色相鲜明,以质地匀净、颜色纯正为好。(3)胭脂:呈深红色,为植物透明色。传统制作这种颜料用红花、茜草、紫草等植物煎制而成。在汉代由西域传入我国,色相偏冷,较沉着。(4)曙红:呈冷红色,比胭脂色鲜艳。早年称之为“西洋红”,是因为清末时从德国进口而得名。是一种化学合成颜料。(5)钛青蓝:呈较鲜明的深蓝色,是化学合成色,色相较稳定。如调入一点墨色与花青很接近。(6)朱砂:呈粉桔红色,为矿物色的不透明色。这种红色很难用其它色调配出来,产于汞(水银)矿。粉末状,加胶后使用。(7)朱磦:呈桔红色,比朱砂色亮一些的半透明色。色相较鲜明,是在研制朱砂色时漂浮在最上层质地极细的暖红色。因为质地很细,加胶后可以做透明颜料使用,由于它是xx矿石制成,色质稳定,不易退色。(8)石青:呈鲜明的蓝色,为矿物色的不透明色。原料产于铜矿,俗名青金石。石青色制好以后可分成头青、二青、三青、四青等不同深浅的蓝色。因粉末颗粒粗细不同而产生深浅之别,以头青最深,其他次之。(9)石绿:呈冷粉绿色,为矿物色的不透明色。产于铜矿,俗称孔雀石。石绿也分头绿、二绿、三绿、四绿等数种,也因颗粒粉末的粗细不同而产生深浅变化,头绿最深,其他次之。(10)赭石:呈浅褐色,为矿物色的不透明色。原料为赤铁矿石,细研磨后可以做透明颜料用。它与花青色调和后会出现沉淀物,是因为矿物色和植物色质地不同的原故。(11)化学合成颜料:现在市面上出售的盒装锌管十二色中国画颜料是化学合成颜料,是仿照传统的矿物质颜料(石色)和植物色(水色)而制成的。因为是锌管包装,使用时不用调胶,用起来很方便,并且造价也很低。但颜料本身的色泽远不及xx矿物质颜料纯正美丽,色质也不稳定,容易退色。
23.用笔的一些常用表现手法是什么?勾:以线造型。是工笔、写意画法主要手法之一。比较起来以工笔画用的更多一些。同时“勾”又往往与“染”结合表现一些特定的内容,如人物的脸、手,以及花卉的勾染等,勾有时也同皴结合使用,如山水画石头的画法,多是勾皴结合。工笔的勾,以中锋为主,要求工整、严谨,近似书法中的楷书。写意的勾,则比较随意,要生动活泼。以侧锋结合中锋,有时也用散锋,近似书法皴:是一种和勾紧密结合的辅助方法,工笔和写意均常用。大体上分为点状皴类、面状皴类、线状皴类。无论哪种皴法均需见笔,用笔要有变化,可用中锋、侧锋,也可以用聚锋和散锋,但效果不可太光。擦:笔触不清楚的叫擦。擦是皴工序的继续,是皴的一个补充,其目的是让画面效果更加浑厚。皴、擦的区别在于:一个要见笔触,一个不见笔触。作画时擦不能单独使用,可以和皴交替使用。但实际上往往很难把这两道程序分开。点:是以面造型的表现手法,写意画使用较普遍,工笔画中也有没骨点染的方法。工笔的点和染是分不开的,因此叫点染。写意画中的点叫点戳或点戳,点法要强调用笔方法和见笔触。写意的点法要从实际出发,可以藏锋,可以露锋;可以侧锋,也可以散锋,无论哪种方法都要见笔触,不可含混不清。染:是加强画面效果的又一种方法。工笔画及写意画均用,但工笔画用得更多一些。工笔画中的染可分为勾染、烘染两种。烘染是在物象轮廓外所做的一种效果的补充,另外还有分染、罩染、碰染等。写意画的染一般都是和皴、点结合进行,如皴染、点染,它是一种见笔触的染法。其作用同工笔一样,方法有湿染(先在被染处上一遍水)、干染两种。
24.什么是以“线”为主的中国画笔墨观?中国画的表现方法是以“线”为主的笔墨,它的物质材料是毛笔、水墨和宣纸。这种特殊的工具材料,与特定的表现手法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以至“笔墨”成为中国画的一个重要特点。有无笔墨,成为人们评价中国画优劣的一个重要标志。比较中西绘画的用线手法,虽然西方画家也利用线条塑造形象,传达感情,但他们更侧重于表现形象的质感、量感、空间感。中国画中线条的作用则超出单纯塑造形体的功能,具有表达作者思想感情和独立的审美作用。中国画线条的节奏美和韵律美,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每根线条本身的节奏和韵律,它是由线条在绘画过程中有控制的提按、行顿、转折、轻重、疾徐等所产生的变化。另一种是各种线条的长短、粗细、繁简、疏密、浓淡、虚实等变化形成整幅画的节奏美。用墨的变化是由笔的变化中发展出来的,笔和墨在使用时是两相结合、相辅相成的。如同骨骼和血肉的关系,不能截然分开。墨由笔出,笔由墨现,一幅好的中国画笔法和墨韵是浑然天成的。
25.中国画的色彩是怎样的?中国画在色彩上,有着它独特的规律与方法,它排除了自然及光源的约束,一般多强调物象的固有色。在整个色彩关系中,以白色(白纸)和墨为基础,以色彩为辅。早期的中国绘画,多是以重彩来表现。如唐、宋时的大批人物画和山水画,多是以重彩表现。元明以来,随着纸的出现带来了水墨技法的演变。同时文人画形式的出现,使绘画逐渐发展成了以水墨为主,以色为辅的面貌。墨在中国画色彩中不只是一种“黑”颜色,而是作为一种调整画面关系的“色彩”存在。中国传统画论中有“墨分五色”的理论,就是一种典型的以墨为色的观念。设色的形式:有纯用墨色表现的水墨画,有色墨结合的淡彩画,也有色彩艳丽以色为主的重彩画。总之色与墨的用法不同,体现出不同的风格与面貌。
26.中国画中所提的“形似”、“神似”是指什么?“形似”与“神似”是相对应的。是指绘画作品与自然物象外在特征之间的肖似关系。也就是俗话所说的,画什么像什么。战国荀况有“形具而神生”之说。南朝齐范缜亦有“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之说。形似与神似是统一的。南朝宋宗炳虽有“万趣融其神”之说但仍坚持“以形写形”,“以色貌色”。东晋顾恺之说的更明确,即所谓“以形写神”。清代邹一桂说:“未有形不似反得其神者。”以上诸观点,都是主张“形似”是绘画的基础。“神似”与“形似”也是相对应的。指主客观相统一,由事物的表象审美到意象的深化。也就是说除了画什么像什么之外,还要注意精神内在的表现。即“神者形之用,形者神之质”。袁文曰:“作画形易而神难。形者其形体也,神者其神采也。凡人之形体,学画者往往皆能,至于神采,自非胸中过人,有不能为者。”晁以道、杨慎、李贽等皆有阐述,“画不徒写形,正要形神在。”故“形神兼备”是中国绘画艺术的定论。
28.什么是中国画的“意境”?李可染先生说:“意境是艺术的灵魂,是客观事物精萃的集中,加上人的思想感情的陶铸,经过高度艺术加工达到情景交融,从而表现出来的艺术境界,诗的境界。”意境在中国画中包含的内容很多。一张画的主题,其取景构图、造型和传神、情节安排与描写以及画面经营处理都须在“意”字上下功夫。“意”可以说是一张画的灵魂。中国画向来就被说成“画是无声诗”、“画有意境”。一张画常常是对象特征和画家感受的和谐表现才能产生诗意。情景交融的形象才是诗的形象,所谓“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的形象才是耐人寻味的艺术形象”。一张情意深,表现力强的画对看画的人能保持着广远持久的吸引力,这就是所说的中国画的“意境”。
29.中国画中“意匠”是指什么?表现意境的加工手段叫“意匠”,也就是指艺术家的表现方法和创造力。在艺术上“匠”字是很高的誉词,如“匠心”、“宗匠”等等。对于艺术家来说,加工手段的高低关系着艺术造诣的高低,历代{zy1}的艺术家没有不在“意匠”上下功夫的。中国画意境的表现,首先是作者的生活感受,形象思维,艺术创作表现方法等一系列内在功力的结果,同时还必须进行反复的高度的艺术提炼,要求作者苦心经营,精工制作,达到匠心独运的艺术效果,谓之高度意匠。正如唐代大诗人杜甫所说:“意匠惨淡经营中”,“语不惊人死不休”。
30.中国画中所提的“六法”是指什么?是由谁提出来的?“六法”是由南齐谢赫提出来的,向为历代画家、评论家、鉴赏家所推重,是中国绘画史上最早的比较科学和有系统的绘画创作、绘画批评的准则,其内容如下:(1)气韵生动。(2)骨法用笔。(3)应物象形。(4)随类赋彩。(5)经营位置。(6)传移模写。气韵生动是“六法”中最重要的一法,是1000年来我国绘画创作与绘画批评的重要准则。优秀的绘画作品,必须塑造出动人的形象,有巧妙的结构、用笔、用墨和赋彩。一副画具备这一切,会给人以总的印象,也就是在内容意境、形象塑造以及构图、色彩等方面,给人以又完整又具体的感受。谢赫提出来的“气韵生动”正是指这种感受。感受的深度,决定于作品对于生活美的揭示深度以及形象创造的xx性。“气韵生动”是形与神在画面上的统一,这个统一具有极高的艺术性。骨法用笔是绘画表现上关于用笔的问题。是运用线描表现对象形体的重要技法。唐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说:“夫象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于本意,而归乎用笔。”应物象形是关于形象塑造的问题。所谓“应物”不仅是追求对象外表的相似,更重要的是认识对象的特质与内在精神。描写时,如果只是“象形”而不应物,是不对的。唐张彦远说,“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立意便是中发心源。”故“应物”不是单纯照着对象画,而是在形似的基础之上表现好对象的精神实质。随类赋彩是关于设色的问题。“类”即“万物之类”,这里所指的类,是绘画对象所呈现出来的特性、状貌以及颜色的类别。对于色彩的表现,中国画是很别致的,讲究物体的固有色,然后随物象之类,在形象特征上赋以概括性的色彩表现。经营位置是绘画的布局章法问题,即绘画的构图、构成。所谓绘画中的“位置”,应该有所“经营”。“经营”二字,含义甚深,要根据对象的结构和格局,苦心加以组织和布置。因此在绘画表现上经营位置十分重要,谢赫提出此“法”,正是总结了中国绘画在构图上的表现特点。正因为画的“位置”是“经营”出来的,是随画家精心组织和布置的,所以中国的山水画才能不受焦点xx的局限,机动、巧妙地运用散点xx,在一幅画面上描写“万里长江”或“华岳千寻”。不论是深远、高远或平远都可以随画家经营布置。传移模写是指临摹古人的优秀作品,向遗产学习的问题。唐朝大理论家张彦远认为此法是“画家末事”,这并不是意味着此法无足轻重,而是说临摹不是绘画的目的,临摹是为了更好地创作而进行学习的一种手段。在摹古人优秀作品时一定要认真,做到“形神兼备”真正把精华学到手,才能达到“传移模写”的目的。
31.中国画的“题跋”是什么?题跋在中国画艺术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中国画构图的组成部分。一般说来,在书画、碑帖等前后题记的文字,均可称为题跋。写在书画或碑帖前面的文字称为“题”,写在后面的文字称为“跋”。题跋可以分三类:一是作者本人的题跋;二是同时期人的题跋;三是后人的题跋;宋代以前的画没有题跋,即使有也只是在树干、山石后面等不明显的地方题个名字而己。这一艺术形式是伴随文人画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最终成为传统中国画的重要艺术形式。
32.中国画的“题跋”有多种形式吗?题跋有藏款与露款之分。常用题法有以下几种:一是横式,根据中国民族习惯一般是自右向左题,字数可多可少,但每行字不宜过多,以保持横的形式。二是竖式,书写的行数不宜过多,以保持竖的形式。三是高低参差不齐的自然式。以上讲的横竖两式,均应齐头,字尾可参差错落,俗称“齐头不齐尾”。而自然式则可自由错落,比较自如。但要注意不要把字写得太散。总之不论哪种题法,都要注意题跋的内容与字体、画面谐调。
墨,它的物质材料是毛笔、水墨和宣纸。这种特殊的工具材料,与特定的表现手法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以至“笔墨”成为中国画的一个重要特点。有无笔墨,成为人们评价中国画优劣的一个重要标志。比较中西绘画的用线手法,虽然西方画家也利用线条塑造形象,传达感情,但他们更侧重于表现形象的质感、量感、空间感。中国画中线条的作用则超出单纯塑造形体的功能,具有表达作者思想感情和独立的审美作用。中国画线条的节奏美和韵律美,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每根线条本身的节奏和韵律,它是由线条在绘画过程中有控制的提按、行顿、转折、轻重、疾徐等所产生的变化。另一种是各种线条的长短、粗细、繁简、疏密、浓淡、虚实等变化形成整幅画的节奏美。用墨的变化是由笔的变化中发展出来的,笔和墨在使用时是两相结合、相辅相成的。如同骨骼和血肉的关系,不能截然分开。墨由笔出,笔由墨现,一幅好的中国画笔法和墨韵是浑然天成的。25.中国画的色彩是怎样的?中国画在色彩上,有着它独特的规律与方法,它排除了自然及光源的约束,一般多强调物象的固有色。在整个色彩关系中,以白色(白纸)和墨为基础,以色彩为辅。早期的中国绘画,多是以重彩来表现。如唐、宋时的大批人物画和山水画,多是以重彩表现。元明以来,随着纸的出现带来了水墨技法的演变。同时文人画形式的出现,使绘画逐渐发展成了以水墨为主,以色为辅的面貌。墨在中国画色彩中不只是一种“黑”颜色,而是作为一种调整画面关系的“色彩”存在。中国传统画论中有“墨分五色”的理论,就是一种典型的以墨为色的观念。设色的形式:有纯用墨色表现的水墨画,有色墨结合的淡彩画,也有色彩艳丽以色为主的重彩画。总之色与墨的用法不同,体现出不同的风格与面貌。26.中国画中所提的“形似”、“神似”是指什么?“形似”与“神似”是相对应的。是指绘画作品与自然物象外在特征之间的肖似关系。也就是俗话所说的,画什么像什么。战国荀况有“形具而神生”之说。南朝齐范缜亦有“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之说。形似与神似是统一的。南朝宋宗炳虽有“万趣融其神”之说但仍坚持“以形写形”,“以色貌色”。东晋顾恺之说的更明确,即所谓“以形写神”。清代邹一桂说:“未有形不似反得其神者。”以上诸观点,都是主张“形似”是绘画的基础。“神似”与“形似”也是相对应的。指主客观相统一,由事物的表象审美到意象的深化。也就是说除了画什么像什么之外,还要注意精神内在的表现。即“神者形之用,形者神之质”。袁文曰:“作画形易而神难。形者其形体也,神者其神采也。凡人之形体,学画者往往皆能,至于神采,自非胸中过人,有不能为者。”晁以道、杨慎、李贽等皆有阐述,“画不徒写形,正要形神在。”故“形神兼备”是中国绘画艺术的定论。27.中国画中所提倡的“形似”和“神似”的关系是什么?画家在描写对象时,要在刻画对象外形的基础上,达到传神的境界。这就不是只限于对物象简单如实的描写,而是包含了画者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艺术表现完整的过程。它不是物象简单的再现,而是比原来生活中的物象更高度概括,更注重精神实质的表现,而达到传神。这种作画的态度,就是中国画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基础。28.什么是中国画的“意境”?李可染先生说:“意境是艺术的灵魂,是客观事物精萃的集中,加上人的思想感情的陶铸,经过高度艺术加工达到情景交融,从而表现出来的艺术境界,诗的境界。”意境在中国画中包含的内容很多。一张画的主题,其取景构图、造型和传神、情节安排与描写以及画面经营处理都须在“意”字上下功夫。“意”可以说是一张画的灵魂。中国画向来就被说成“画是无声诗”、“画有意境”。一张画常常是对象特征和画家感受的和谐表现才能产生诗意。情景交融的形象才是诗的形象,所谓“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的形象才是耐人寻味的艺术形象”。一张情意深,表现力强的画对看画的人能保持着广远持久的吸引力,这就是所说的中国画的“意境”。29.中国画中“意匠”是指什么?表现意境的加工手段叫“意匠”,也就是指艺术家的表现方法和创造力。在艺术上“匠”字是很高的誉词,如“匠心”、“宗匠”等等。对于艺术家来说,加工手段的高低关系着艺术造诣的高低,历代{zy1}的艺术家没有不在“意匠”上下功夫的。中国画意境的表现,首先是作者的生活感受,形象思维,艺术创作表现方法等一系列内在功力的结果,同时还必须进行反复的高度的艺术提炼,要求作者苦心经营,精工制作,达到匠心独运的艺术效果,谓之高度意匠。正如唐代大诗人杜甫所说:“意匠惨淡经营中”,“语不惊人死不休”。30.中国画中所提的“六法”是指什么?是由谁提出来的?“六法”是由南齐谢赫提出来的,向为历代画家、评论家、鉴赏家所推重,是中国绘画史上最早的比较科学和有系统的绘画创作、绘画批评的准则,其内容如下:(1)气韵生动。(2)骨法用笔。(3)应物象形。(4)随类赋彩。(5)经营位置。(6)传移模写。气韵生动是“六法”中最重要的一法,是1000年来我国绘画创作与绘画批评的重要准则。优秀的绘画作品,必须塑造出动人的形象,有巧妙的结构、用笔、用墨和赋彩。一副画具备这一切,会给人以总的印象,也就是在内容意境、形象塑造以及构图、色彩等方面,给人以又完整又具体的感受。谢赫提出来的“气韵生动”正是指这种感受。感受的深度,决定于作品对于生活美的揭示深度以及形象创造的xx性。“气韵生动”是形与神在画面上的统一,这个统一具有极高的艺术性。骨法用笔是绘画表现上关于用笔的问题。是运用线描表现对象形体的重要技法。唐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说:“夫象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于本意,而归乎用笔。”应物象形是关于形象塑造的问题。所谓“应物”不仅是追求对象外表的相似,更重要的是认识对象的特质与内在精神。描写时,如果只是“象形”而不应物,是不对的。唐张彦远说,“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立意便是中发心源。”故“应物”不是单纯照着对象画,而是在形似的基础之上表现好对象的精神实质。随类赋彩是关于设色的问题。“类”即“万物之类”,这里所指的类,是绘画对象所呈现出来的特性、状貌以及颜色的类别。对于色彩的表现,中国画是很别致的,讲究物体的固有色,然后随物象之类,在形象特征上赋以概括性的色彩表现。经营位置是绘画的布局章法问题,即绘画的构图、构成。所谓绘画中的“位置”,应该有所“经营”。“经营”二字,含义甚深,要根据对象的结构和格局,苦心加以组织和布置。因此在绘画表现上经营位置十分重要,谢赫提出此“法”,正是总结了中国绘画在构图上的表现特点。正因为画的“位置”是“经营”出来的,是随画家精心组织和布置的,所以中国的山水画才能不受焦点xx的局限,机动、巧妙地运用散点xx,在一幅画面上描写“万里长江”或“华岳千寻”。不论是深远、高远或平远都可以随画家经营布置。传移模写是指临摹古人的优秀作品,向遗产学习的问题。唐朝大理论家张彦远认为此法是“画家末事”,这并不是意味着此法无足轻重,而是说临摹不是绘画的目的,临摹是为了更好地创作而进行学习的一种手段。在摹古人优秀作品时一定要认真,做到“形神兼备”真正把精华学到手,才能达到“传移模写”的目的。31.中国画的“题跋”是什么?题跋在中国画艺术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中国画构图的组成部分。一般说来,在书画、碑帖等前后题记的文字,均可称为题跋。写在书画或碑帖前面的文字称为“题”,写在后面的文字称为“跋”。题跋可以分三类:一是作者本人的题跋;二是同时期人的题跋;三是后人的题跋;宋代以前的画没有题跋,即使有也只是在树干、山石后面等不明显的地方题个名字而己。这一艺术形式是伴随文人画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最终成为传统中国画的重要艺术形式。32.中国画的“题跋”有多种形式吗?题跋有藏款与露款之分。常用题法有以下几种:一是横式,根据中国民族习惯一般是自右向左题,字数可多可少,但每行字不宜过多,以保持横的形式。二是竖式,书写的行数不宜过多,以保持竖的形式。三是高低参差不齐的自然式。以上讲的横竖两式,均应齐头,字尾可参差错落,俗称“齐头不齐尾”。而自然式则可自由错落,比较自如。但要注意不要把字写得太散。总之不论哪种题法,都要注意题跋的内容与字体、画面谐调。33.什么是“长题”?什么是“穷款”?在中国画的题跋当中题字多的叫做“长题”,题字少的(少到只写一个姓名)叫做“穷款”。题字可以是两句诗或是一首诗,几句散文小记,甚至长篇诗文,这要根据画面的构图需要来决定。题字本身就是一门学问,一幅画经过好的题字不仅是锦上添花,还能点石成金。善于题字者不一定多题,片语只字便能使人感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34.题跋的字体要和画的风格一致吗?题跋的字体要与画的风格相统一。如写意画多用行书、草书,工笔画则多用楷书、隶书等。当然这也不是{jd1}的,主要应根据画面的艺术格调来整体考虑。35.在中国画中怎样使用印章?印章起什么作用?印章在中国画中起着均衡画面构图,丰富画面效果的功能。一副完整的中国画,除了题跋之外,还要用印章打印。就印章而言,可分阳文章(朱纹)和阴文章(白纹)两类。就印章在画面上的位置而论,又有引首印、具名印和押角印之分。在一处连盖两印或两印以上者,一般上边的印略大,下边印略小,上边是阳文,下边用阴
38.工笔画的特点是什么?工笔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建立了一套严整的技法体系,从而形成这一画体的独特风格面貌,其特点归纳如下:(1)线条以线造型是中国画技法的特点,也是工笔画的基础和骨干。工笔画对线的要求是工整、细腻、严谨。一般中锋用笔较多。(2)色彩以固有色为主,一般设色艳丽、沉着、明快、高雅,有统一的色调,具有浓郁的中国民族色彩审美意趣。(3)装饰性与平面感在工笔画中装饰性尤其是不可缺少的因素。从构图、线描、设色到形象的细部处理都带有一定的平面感和装饰性。关于装饰性一方面是来源于传统的程式化手法,一方面是作者对生活中的形象通过提炼、夸张、创造而形成的美感效果。
39.工笔画使用什么种类的笔?(1)勾线笔工笔画多用中锋勾勒细而匀的线条。一般选用狼毫类细而尖的笔。常用的笔有衣纹笔、叶筋笔、大红毛、小红毛、蟹爪、狼圭、紫圭等等。(2)染色笔常用的染色笔有:大白云、中白云、小白云和其他软毫毛笔。纯羊毫笔过于软,一般不太好用,白云笔较好,因为它外层是羊毫,中间部分是硬而挺的毛,因此既能含水分又有弹性。(3)板刷类工笔画经常需要涂底色,或做大面积的平涂和渲染,因此需备有各种宽度的羊毛板刷或排笔。
40.工笔画用什么样的纸?工笔画用熟宣纸或是熟绢,是生宣纸或生绢经过一定比例的胶矾水刷制而成。其性能是不渗水。熟宣纸目前有不少品种,如清水书画宣、冰雪宣、书画笺、蝉翼笺、云母笺等。以上熟宣纸中有薄有厚,胶矾水有浓有淡。一般来说薄者适合画淡彩,厚者适合画重彩。以蝉翼笺最薄,冰雪宣最厚。另有洒金笺以及各种染色纸都可以用来画工笔绢为纯丝织制品,分圆丝、扁丝两种。圆丝绢又称“原丝绢”,在古代绘画中常用。现在常用的是扁丝绢,是在绢织成之后加以捶砸,使绢丝呈扁形,以减少绢丝之间的空隙,使绢刷上胶矾水之后不易漏矾。这种绢有白色和仿旧色等几种。另外各种皮纸、高丽纸、水彩纸以及亚麻布、棉布等都可以用来画工笔,但要经过适当处理才好用。
43.什么是古人所讲的“十八描”?“十八描”是古人所总结的线的各种描法。通过线条的力度、节奏、韵律、气势等美感效果来表现对象,以传达作者的情感。这18种描法为:高古游丝描,
铁线描, ,混描, 琴弦描, 柳叶描, 马蝗描,
枣核描, 橄榄描, 曹衣描, 丁头鼠尾描, 蚯蚓描, 枯柴描, 撅头描, 折芦描, 减笔描, 竹叶描, 战笔水纹描,
行云流水描.这些描法实际上可基本分为之两大类。一是中锋行笔,要求力度均匀,笔划粗细一致,其效果圆润饱满。如铁线描、琴弦描、高古游丝描。二是在行笔过程中笔锋不但有上下起伏及左右摇动的变化,而且行笔节奏也不同,从而形成多变化的线条。如:兰叶描、柳叶描、行云流水描、战笔描等。无论哪种描法,都是为了更好地塑造形象不是为了“描法”而描。44.什么是工笔重彩画?即浓重色彩的画法。以矿物质颜料和粉质颜料为主,画面以色为主,设色浓重、艳丽、华贵,给人以高雅富丽堂皇的感觉。重彩一般采用积染套色的方法,所谓“三矾九染”就是指此种画法。每遍施色薄,层层加深,数通之后加染一遍胶矾水以固定已上去的颜色,使得画面色彩厚重、沉着。重彩有勾填法、勾染法两种。勾染法以植物色渲染打底色然后套染石色。勾填法要留出墨线填上石色
。47.工笔画有哪些主要的染法?分染(渲染)——手拿两支笔,一支蘸颜色,一支蘸清水,用颜色笔上色之后,再用清水笔晕开,不露笔痕。一般分明暗染结构时用。罩染——以平涂为主,以水色和半透明色覆盖。用笔要轻,颜色要淡,透露出分染过的底色。烘染——以颜色或墨从物象周围烘托,使其更为鲜明突出。衬染——在宣纸或绢的反面上色,使其色彩更为厚重,造成丰富的层次感。刷——以大笔或排笔涂大面积颜色,常用于画天、地、背景和水。填——留出墨线,以不透明色充填,使墨线更为突出。
48.在工笔画中用熟宣纸和用熟绢有什么区别?熟绢{zd0}的特点是比熟宣纸滋润、细腻。有些很淡很细腻的笔痕也会在绢上保留下来。所以用绢作画要非常小心仔细,颜色不能一次上得太重,以防不均匀。如需要上大面积纯净的底色时,颜色中要多调水,渲染时不能露笔痕,不要出水渍,如果染不均匀很难再用其他颜色或墨覆盖住。熟宣纸不像绢那么敏感,出现笔痕或水迹等不均匀的地方,有时可用重色或墨盖掉。所以纸不如绢细腻。但纸比绢造价低,用起来也泼辣一些。绢比纸要结实,可以反复上色渲染,还可以清洗。纸比较脆弱,经不起繁多的渲染和清洗。
国画的尺寸
三尺全开:100 x 55
三尺单条:100 x 27
三尺横批:100 x 55
三尺对联:100 x 27
三尺斗方:55 x 50
四尺全开:138 x 69
四尺单条:138 x 34
四尺横批:138 x 69
四尺对联:138 x 34
四尺斗方:69 x 68
四尺三开:69 x 46
四尺四开:69 x 34
四尺六开:46 x 34
四尺八开:35 x 34
五尺全开:153 x 84
五尺单条:153 x 42
五尺横批:153 x 84
五尺对联:153 x 42
五尺斗方:84 x 77
六尺全开:180 x 97
六尺三开:97 x 60
六尺对联:180 x 49
六尺斗方:97 x 90
七尺全开:238 x 129
八尺全开:248 x 129
八尺屏:234 x 53
一丈二尺:367 x 144
一丈六尺:503 x 193
一丈八尺:600 x 248
已投稿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