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中:六大措施促进软件产业发展_刘保华_新浪博客

六大措施促进软件产业发展
—— 李毅中部长在第十四届软博会开幕式上的致辞



 

    软件是信息产业的核心,其价值更在于对信息化、工业化发展的支撑。当前,软件服务业广泛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行业、各领域,已经成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丰富人民文化生活的重要基础性产业。加快发展软件服务业,对于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保障国家信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软件服务业的发展,2000年以来,发布实施了《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18号文件)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产业快速成长。我国软件服务业取得了迅速发展,2009年软件产业收入为9970亿元,是2000年的16倍;软件出口196亿美元,是2000年的49倍。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软件产业增速有所放缓,出口有所下降,但业务收入的增速依然高达25.6%,体现出新兴产业的勃勃生机。今年以来,软件产业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1~4月,我国软件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8.7%,其中软件外包服务增长32%,软件出口增长22.4%。
    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正进入一个创新密集和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时期,科技的重大突破和创新,将推动世界经济的战略性调整,成为新的增长动力。谁在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掌握发展的主动权。温家宝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大投入和政策支持,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和xx制造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金融、物流、信息、研发、工业设计、商务、节能环保服务等面向生产的服务业。软件产业应当紧紧围绕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这条主线,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真正成为新的增长点。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会同相关部委、地方政府加大工作力度,抓好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做大做强软件产业,充分发挥其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
    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发展软件产业:
    一是发挥政策扶持、规划指导和标准引导作用,营造更加有利于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加大协调支持力度,保持鼓励软件产业发展政策的稳定,推动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发展政策的出台。加快制定指导意见,进一步完善软件企业认定和软件产品登记备案制度。研究编制“十二五”发展规划,注重做好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涉及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规划安排。建立涵盖软件技术产品、软件应用和信息技术服务在内的软件服务业标准体系,努力争取更大的国际标准话语权,积极引导和规范产业创新发展。
    二是实施重大专项,加强软件和信息安全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加快实施“核高基”基础软件产品科技重大专项,进一步推动基础软件企业整合重组,集中力量突破关键基础软件技术和核心产品。加快研发信息安全技术和重点产品,规范和发展信息安全测试评估、安全运维等专业化服务,要继续支持运营商联合手机厂商以及软件开发商,完善运营商主导,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智能终端产业环境。
    三是抓好技术改造工作,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以工业软件和行业解决方案为重点,引导软件企业与工业企业开展多层次合作,促进地区间、行业间和企业间的联合,提高整体实力和应用效果。大力推动软件产业和传统工业的融合发展,进一步鼓励和支持工业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充分利用软件等信息技术提升传统工业企业的创新发展能力。支持钢铁、汽车、纺织、石化等行业将内设的优势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机构剥离,组建专业化的软件服务企业,继续实施软件服务企业技改项目。
    四是培育新兴业态。加快发展信息技术服务业。面对移动互联网、3G及三网融合等快速发展带来的新机遇,进一步扩大软件的网络化服务,积极培育软件即服务(SaaS)、云计算、物联网、数字内容、服务外包、电子商务等新业态、新模式。做好服务外包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游戏软件标准研制,扶持xxxx,培育服务外包和解决方案的内需市场。支持游戏动漫和数字娱乐关键技术、开发工具的研发和产业化。
    五是务实创建中国软件名城,加快产业集聚创新发展。软件产业发展具有区域聚集的特点,创建中国软件名城,是创新行业管理和产业发展模式的重要探索。通过名城创建,汇聚优势资源,突出城市特色,把软件服务业发展重点与城市功能定位和发展提升有机结合,为中小软件企业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提升软件对城市,特别是对地方支柱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我们将积极推进先行试点,积累经验,实施推广,实现我国软件产业的集聚发展和创新提升。
    六是规范软件服务业市场,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进一步推进软件正版化工作,加大对网络环境下软件著作权的保护力度。加强反垄断工作,依法打击各种滥用知识产权、限制竞争的行为,坚持政府引导、行业自律,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加快软件行业诚信体系建设,营造诚信守法的市场环境。


    本届软博会集中展示我国软件服务业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中取得的成绩,探讨未来发展的新技术、新趋势,宣传软件服务业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促进两化融合中的作用。希望大家充分利用博览会搭建的互动平台,深入交流,充分展示,务实合作,推动软件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

 

链接一:

陈伟:“三管一指导” 务实推进软件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服务业司司长陈伟在会上表示,政府主管部门将紧紧围绕软件服务业的双重使命,把软件服务业的发展放在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两化融合的大格局中,扎扎实实开展工作。
    总体思路是“三管一指导”
    管规划
积极参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制订,正在认真制订“十二五”软件服务业发展规划,力求达到有特色、有亮点。
    管政策 全力推进出台后“18号”文,力求出台比“18号”文更有力度和更加优惠的政策。
    管标准 按照“急用先行、成熟先上”的原则,加快推进软件产业、应用、信息技术服务、软件服务外包等方面的重点标准研制,构建软件服务业的标准体系。
    指导软件服务业发展 要制定出台行业指导意见,做好“加快软件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软件和信息服务行业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工业软件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指导意见。
    重点工作是抓试点、抓应用、抓重点、抓潮头。
    抓试点  “中国软件名城”创建试点。
    抓应用 “华夏擎”工程等。
    抓重点  重大关键通用软件、嵌入式软件和信息安全产品;重点骨干企业行业示范、辐射带动;服务外包基地建设等。
    抓潮头  云计算、泛在网、SaaS、移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研发和产业化;软件服务行业分析预测预警体系。

 


链 接 二
《2010中国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报告》发布
    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服务业司信息服务业处处长尹洪涛在本届软博会上发布了《2010年中国软件产业与信息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报告》。这份基于连续四年产业调研的报告主要包括:
    产业规模持续扩大。2009年,中国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产业规模达到2033.8亿元,增长29.7%。从业务结构看,ITO(信息技术外包)业务继续占据主导,BPO(业务流程外包)比重稳步上升;从地区市场来看,国内外包业务发展更加迅猛,业务收入为1749.6亿元,增长31.2%,较国际业务收入增长率高近10个百分点。
    企业能力不断增强。2009年,中国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企业规模逐步扩大,东软集团从业人员达到15760人,文思达到8347人,中软国际达到7759人。全球交付体系进一步完善,研发能力逐步增强,向xx转向明显,交付质量不断提高,企业服务能力全面提升。
    政策环境进一步优化。2009年初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问题的复函》,此后相关部委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各地也纷纷出台突出地方特色和产业发展需要的政策措施,使中国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政策环境继续得到优化。
    标准化工作取得突破。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09年4月成立信息服务标准工作组(ITSS),按照“急用先行、成熟先上”的原则,在年内开展了16项标准研究制定工作,目前已经完成8项标准征求意见稿。标准化工作的开展对提升服务外包业务质量、规范服务外包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公共支撑平台建设加速推进。2007年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与财政部共同利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先后支持了16个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建设“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公共支撑平台”,投入资金6300万元,地方和企业配套资金约6.5亿元,辐射全国的公共服务平台体系初步形成并开始发挥作用。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李毅中:六大措施促进软件产业发展_刘保华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