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重灾区绵阳市:免烧砖困局待解-中国经济时报-搜狐博客

    


 

    ■记者调查  ■本报记者  王月金  ■唐平


    轰鸣的机器陷入沉寂,忙碌的工人不见踪影,灰色的砖块成山地码放在厂内,降价贱卖的牌子挂在厂门口,跌破成本,依然门可罗雀……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近日辗转地震重灾区绵阳市境内北川、安县几家免烧节能砖厂,目光所及,都是以上景象。


    砖厂建成  市场消失


    “我们于2008年9月从外地来绵阳投资240万元,建了一条生产线,2009年2月正式投产,共产砖100余万块,只销出去40多万块。”5月4日,安县盛达建筑材料厂老板陈中飞对记者说。


    同日,记者一路走访,安县梓粱砖厂、建倩免烧砖厂、佳兴免烧砖厂、三多免烧砖厂,北川兴安砖厂、广建砖厂莫不如此。


    5·12大地震后,绵阳迅速进入灾后重建,这批免烧砖厂的出现,缓解了前期灾区建材供应紧张的压力,以及消化处理大量地震废墟。2008年7月22日在绵阳市政府支持下{dy}家免烧砖厂在北川擂鼓镇开机生产,截至同年11月,已兴办免烧砖厂达124家。


    “当时灾区各级政府欢迎我们办厂,手续从简,专人联系,只要求快点生产出合格的标砖。”安县免烧砖协会会长、安县川北建材有限公司老总俞慧麟向记者描述了当初的情形。


    他说,“投产之初,由于大批农房重建,而烧结砖又供不应求,因此免烧砖格外好卖。政府还专门限价,每匹砖价格不得超过0.32元。”


    记者调查发现,这种状况仅仅持续了几个月,到2009年4月就xx卖不动了,许多免烧砖厂生产周期3至4个月就全面停产,积压砖价格一降再降,仍无人问津。


    “砖厂停产,欠下大量债务,场地租赁费、人工工资、水电费仍在产生。”成为每家砖厂面临的共同问题。


    陈中飞对记者说,“我现在是东躲西藏,不知以后的日子咋过。回厂,当地农民要租赁费,电管所要电费。回家,民工又上门索要工资,银行也催要xx。”


    据俞慧麟介绍,灾后重建,绵阳全市范围内兴办的免烧砖厂达300多家,总投资额约5亿元。投资商大多来自浙江、河南和广东。资金的构成则为自有资金、银行xx和私人债务。


   节能环保建材受冷落


    免烧砖产品符合我国“保护农田、节约能源、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发展建材总方针。该种材料强度高、耐久性好、尺寸标准、外形完整、色泽均一,是一种取代粘土砖的极有发展前景的更新换代产品。


    “免烧砖比烧结砖抗压力好,污染少,比烧结砖使用年限至少长20年,尤其在地面工程上。”辽宁援建人员、监理工程师冷守庆说。


    但缘何被冷落?


    5月29日,记者走访了北川永安镇、安县黄土、花街镇的一些村庄。多数农户表示,“红砖价贵,买不到,才选择使用了免烧砖,今后建房,还是愿意选择烧结红砖。”


    当过建筑工的北川永安镇跃进村村民付新明、王青银说,“免烧砖质量没问题,但直接做外墙难看。另外,与红砖相比,从心理上就不能接受。”


    绵阳市建设局科技科科长张旗也告诉记者,中国数千年的建筑习惯就是使用“秦砖汉瓦”,人们从心理上就排斥使用非烧结砖,而且免烧砖质量重、不保温。


    记者调查发现,灾后重建随着烧结砖产能的提高,农房建设的陆续完成,免烧砖的好景只是昙花一现。


    “使用免烧砖的,仅是前期烧结砖供不应求时大批在建的农房,而政府主导建修的公共建筑从设计环节就将这类砖排斥在外了。”俞慧麟拿出一份公共建筑的设计图纸,上面使用材料一栏里注明:“标准页岩烧结砖。”


    在安县桑枣镇,辽宁援建人员、监理工程师李贵平也向记者出示了一套《安县桑枣镇宅基地灭失农户集中安置点统建房》的设计图纸,里面标有:“本工程内外墙:240厚页岩实心砖。”


     免烧砖何去何从


    “由于没有销路,短短几个月时间,绵阳全市300多家免烧砖厂几乎全部垮掉。”俞慧麟说。


    而张旗告诉记者,免烧砖是一种新型建材,节能、节地,环保。绵阳市政府专门在市经委设了建材xx办公室,负责推广事宜。


    记者了解到,2009年6月24日,绵阳市经委、建设局、发改委、技监局四部门曾以绵市经产业[2009192号文转发了省对口四部门下达的《关于在我省地震灾区积极推广使用非烧结新型墙体材料的通知》。


    该《通知》第2条规定,“应倡导政府性投资工程带头使用非烧结新型墙体材料,少用或不用烧结墙体材料”。


    但就政府部门主导建修的公共建筑为何排斥使用免烧砖这一问题,记者没有从绵阳市政府相关部门得到明确答复。


    “免烧砖是个新事物,灾后重建又是一次机遇,灾区在获得外部资金和物质援助的同时,应输入新观念,把节能环保材料的推广落到实处。”业界人士对记者说。


    “免烧砖在沿海城市早就推广使用了。”安县佳兴砖厂的黄雅园对记者说。


    老家是浙江嘉兴的她介绍道:沿海城市从源头早就限制使用烧结砖了,要办烧结砖厂一是手续繁杂,二是成本高昂。一栋建筑在动工之前就须缴纳保证金。竣工后,如使用烧结砖,保证金则充为墙改基金,如使用节能的免烧砖,则全额退还保证金。


    截至记者发稿时免烧砖的推广在绵阳市并无明显改观。各砖厂老板仍在想方设法转产或低价抛售积压的旧砖。

郑重声明:资讯 【地震重灾区绵阳市:免烧砖困局待解-中国经济时报-搜狐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