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后宫主的前世今生(转贴)(六)


宫主其实正在回答这个问题。


最近开始涉及到的关于亲情、爱情、友情的话题,就是特别针对这点的。你留意看一下,答案就在其中。(以后继续探讨)

修行就要修得来丧失人格。常人都有的东东,作为一个发愿立志解脱道的行者,如果对于常人都有的东东还念念不忘的话,一切修行如同儿戏。这一生又是空过!!!

如痴如醉的爱情,就是拉你轮回的钢绳,牢牢套死你哦。

你的所思所为,其频率与什么相应,自然感召什么——

合符人道,来生再次做人;
与佛相应,必定成佛;
相应于修罗,自然做修罗……

切切牢记:十法界不离一心,自己原本就是自己生命的规划师、创造者!


终于找到了心目中的情爱,这是对宫主的一次考试。

38
年的逆缘恶境过关了,大棒之下没有倒下,温馨的巧克力又来了……嘴边轻轻一尝,味道不错哦,马上吐掉!

看不破,放不下,岂能担当天下大男儿、修行大丈夫?!

当知:三界如火宅,没有哪里是安身立命之处!

我一定与他两厢厮守,共度余生...”

多么可怕的字眼啊!!!(这就是发愿啊!!!发这种愿,轮回如何能出?!)


岂止共度余生……恐怕得生生世世啊!

或许这正是许多人孜孜以求的吧?xx的人生,又有两厢厮守的称心伴侣……

糊涂啊,糊涂啊!


行人当惊醒,切莫再犯痴!


释迦牟尼早就深知末法众生顽逆不化,用了投泥自溺四个字,形象而又入木三分地勾勒出了我们的本性。

犹如蛆虫,怡然自得于茅坑;
犹如牛马,安然于泥潭!
以苦为乐,而不自知!

云游天下哟,看得是否分明???

是啊,同云游一样,可能许多同修都是如此。道理都懂,白乐天也是。三岁小儿懂得到,八十老翁行不得哦。

修行{dy}步一定要有出离心。

同成佛道提供的经文,好好领会,做甚深思维。
我们生生世世,何尝不是如彼醉人卧粪秽中!

宫主能够在遭遇方方后,不但没有深陷其中,反而愈发清醒。

特别是在次年了知她的来历后,终于如大梦初醒,将近40年的大梦,一旦醒来,倍觉如释重负。很快就斩断淫魔,居家以修梵行。对于男女欲事,味同嚼蜡……更有一种隐约的羞涩感、惭愧心。
我们身边的任何一个人,乃至任何一个众生,过去生中必定至少一次曾经作过我的父母子女眷属!!!——这不是臆想,而是千真万确。一旦你明了这点,即便妖冶美色陈前,也将顿失淫心。

宫主曾经真实的心态:

与方方蜜月相处那段时间,虽然那时尚不知其本迹来历,只是在心底里把她视为母爱的幻化。就是如此,也断然不曾对她有过淫欲之想,觉得那是对自己的一种严重亵渎,一种罪过。靠着她的青春的酮体,在宫主眼心目中,就是慈母的温馨怀抱慢慢滋润着三十多年干涸的心灵。

佛菩萨的调摄也是周密备至,如此甜蜜的温馨,从一开始就告诉宫主,这不会长久的,随时都会立即消失,不要有任何幻想。

今日是今日,不要策划明天……

所以,宫主能够知足。


当然,最终决定断然出家,也有其他诸多因缘的共力。特别是2005年找到700年前瓦后宫后的无限感慨,觉得人间世事不过如此;还有幽会前世娇妻的心理冲击,等等。

真是一言难尽……

大巧不工问:

我现在尚在求学,尚未娶亲,日后若遇到此事,当如何处理呢?

没有任何新药,还是老xx:

  
苦海无边······
回头是岸
!!!!!

以上八字,字字千钧。


如果咱们乘船过海,站着也可,坐着也可,躺着也可……

打坐的要害,在于心的安稳,是心在打坐。不是腿在坐。这一点,至关重要。


时时保持正念,就是坐,时时不忘娑婆哭,时时祈望生极乐。

念念保持一句阿弥陀佛名号不丢失,是为打坐——无论行住坐卧(善导和尚语)。

出家前宫主事业上的运作轨迹。

在这方面的特质更为突出,从来就与世人有莫大的差异。世人拼命追求的现代都市生活模式,对于宫主而言,简直就是受罪。

华丽的街市,满街的人头和来来往往的车辆??????官场上的苦心追求??????是宫主{jd1}难以忍受的。

1986
年,从当时全国{wy}的重点政法大学毕业,是那个时代的{jd1}宠儿,一般都是在省级或省会城市的公检法部门(如今同学中,处厅级的不少了,在广州深圳等地做律师的十多年前就已经小知啦!现在好像也怕有八位数的吧?),普通地市级单位还轮不到。


走关系,请人帮忙,好不容易才直接回到县里。也不想在政法机关做事(不知当初为何鬼神差使填报了法律专业),想做一个中学教师,{zh0}是乡村的中学。

宫主写了书面申请,郑重其事的提出要求,弄得县里领导大跌眼镜(教师拼命往政府机关钻!)他们也找不到不让宫主做教师的理由,请示地委政法委。上面本来对 于放走一个法律本科到了县下,就已经大为光火了(当时的所有地级政法部门,大约只有两三个xx前的法律科班),{zh1}答复,不准出离政法战线??????

所以,就无可奈何做了几年法官。然后,皈依了佛门,也极度不配合组织上的栽培,甚至公开佛教徒身份,随时手里拿着念珠,口中佛号声声。


非常巧合的是,1991年,农历六月的观音圣诞,宫主去了峨眉山皈依。当天,正好就是县人大常委会正式通过决议,任命当时可能正好跪在大殿上的宫主担任刑事审判庭的庭长。

回去后几天,院长颁发委任状时,宫主就是左手拿佛珠,右手接状书??????

第二年,等到组织上{zh1}失去信心后,才同意宫主到了宗教局主管全县宗教工作。宫主那年27岁。


为了弥补级别上的落失,县委特地推荐宫主以宗教人示身份,担任了政协常委

没多久,外地新上任来的县长,为了尽快适应工作,极力想招揽些能办事又还算厚道的人,再次打起了宫主的主意,想方设法找人来周旋,希望去助其一臂之力。有些事情就是如此,不能太左,还不能太右。宫主不好推托(有些其他原因),但又实难从命,就采取中道路线,做而不为

去了政府办,不温不火,不冷不热。县长叫人做工作,要入党,才能提干;后来,松口为不入党也罢,可以培养党外干部,但不要老是弄个佛教信徒。不是宗教信仰自由嘛,可以信,也可以不信嘛??????

(宫主后来得知,县长执意要提拔,遭到常委一班人反对,理由十足:他是佛教徒,以前从来没有先例,谁也不敢造次。)


{zh1}递过话来,随便在某个适当的场合说一下不信教了就可以啦,弄得宫主哭笑不得,{zh1}不了了之。让人家好生失望。

正好政府机构改革,政府办接管了宗教工作,宫主顺理成章继续从事宗教管理。

弘灏的问题是这样吧:

如果有一个背景比较复杂的家庭环境:

1.
先不理什么是非恩怨,自己关起门来使劲的修行,发大愿如果有成就一定来度亲人
;

2.
做一个关心亲人\讲人情\不计较恩怨的好人,但是有可能被是非纠缠牵伴,当然也是不忘修行
.

哪种方法更好呢
?”

好像已经讲过了?当然是{dy}种方式啦,发菩提心,发成佛度众生的大心,往生极乐,花开见佛,发愿重入娑婆,普渡有缘。


还会有其他选择?不计较恩怨的好人固然不错,但关心亲人\讲人情很有可能你难以把握。

佛法讲冤亲平等,而世人总是泾渭分明。菩萨视一切众生为自己的亲生儿女,没有善恶亲疏之别,平等慈悲救度。

所谓的讲人情、随顺人情就是逆佛法,就是分别心。你的儿子出了车祸,你肯定痛不欲生;如果是你的侄儿,朋友同事的儿子,虽然也很难过,但心境绝然不同;如果是一般熟人的儿子,也表示关心一下,别人叫打牌或去歌厅PART,马上就忘得一干二净了。

虽然在县城,可21年来,每每到乡下出差办事,总是无数次的设想以后在某个地方,盖一间土墙茅屋,院坝里胡乱栽些花草和常绿的树木,野草野花荆棘之类,一 任它们随便的自由生长(就是家里栽的花,从来不许别人拔草,花盆里常常是搞不清楚究竟栽的是什么)。就喜欢这种自然的情调)。

与一班哥们相比,我们的住房就像是平民窟。没有任何的装修,卧室的天花板上,还是水泥板的原始形态。为了好搞卫生,四周墙壁涂抹了一米高的油漆墙裙。先说过了,床头柜是老爸xx期间学手艺做的老式书桌。家里也不武装任何象样的家具或者xx电器。

好在二哥早年就定居美国,因为母亲的关系,八十年代后期,呼啦啦的往家里弄了在当时国内十分少见的日产爱妻号全自动洗衣机啊,什么先锋组合音响,超大容量 的冰箱,还有别人闻所未闻的平面直角遥控大彩电等等。东洋的东东,真的耐用,基本维持到了宫主出家,那台洗衣机,别人现在居然还在用着呢(22年啦)。

宫主在从事宗教管理工作期间,恢复开放了宗教活动场所,规范了宗教活动秩序,培训宗教中青年骨干,从2000年开始,有了年轻信众出家,一发不可收拾。

几年间,只有十多万人的小小一个县,大约就有三、四十人剃度出家,多数是年轻人,包括在职的公务员,甚至部门领导,学校领导等等。一时间,弄得县里头头坐立不安,跑到准备出家的公职人员家中做劝说工作。

(省市对于本县的宗教狂热现象,给与特别xx。《云南统一战线》1994年专门刊发了一篇调研报告)

顺便提一下,宫主现在所在的天宝山佛光寺,就是那段期间开放的古庙。

关于天宝山的情形,原来有一些现成的帖子,过后发一些上来。

××
同修:
我本有个很疼爱我的父亲,所以自小我从没吃过苦,在父亲的溺爱下从来没做过家务,所以二十多岁也不会做饭,从来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大小姐,直至六年前父亲离世,弟弟另搬新家,母亲也跟着过去,我便开始尝到现实人间的苦······”

      
xx理解你的心情。


如果从世间生活而言,你已经比我幸运多了,幸福多了。



郑重声明:资讯 【瓦后宫主的前世今生(转贴)(六)】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