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特的窑洞(农耕桃源晋中古村后沟见闻 图九张)_影子_新浪博客

 

(趣味问答:请注意土崖上的窗户,这种窗户的用处是什么?)

2010年6月6日下午,我来到了位于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东赵乡,与晋中市寿阳县交界处被称为“农耕桃源”的榆次后沟古村。这里总面积1.33平方公里,现有居民75户,251人。浓缩了黄土旱塬农耕文明的传统经典,保存了中国北方汉民族自给自足的传统文明。

后沟村是经过开发的浏览区,一进村,就见墙上挂着几块不小的牌板,介绍后沟村的风景、特产、美食等。穿过村口精心搭建彩虹门,映入眼帘的是农耕时代典型的老农赶牛犁地的雕塑,下面“后沟古村农耕文明”几个大字点明了这个地方的特色。从这个雕塑向上望去,几座很高的土山矗立在眼前,生活在黄土高原的我,对这土山倒是不足为奇,让我感到奇怪的是,土山的高处,明显地看见一个个的小窗户,我不解地问身旁的导游,导游告诉我,那是在土崖上挖出的窑洞用来采光的窗户,现在还在使用,我更加不解,既然在使用,那么高的半崖中间,人是怎么出入的呢?导游只是笑,不告诉我答案。

我拿着相机进村后,看到保护完好的农耕时代的村子,很快就忘记了刚才的疑问,顺着进村的坡路,一会拍摄庙宇,一会拍摄道士,看看古村风貌,拍拍古村风情,感觉到处都很新鲜。一个个独具特色的院落,一处处残迹遗留的作坊,都让人留恋不尽。挨着一排作坊,我来到一个院落中间,这时从院中走出一个年轻人,告诉我说,这里是办公的地方,不过这院里的几处窑洞还是值得看的。只见每个窑洞门上有的钉着图书室,有的钉着办公室的木牌子,当我来到一个钉着“乒乓球室”的窑洞时,顿感意外,这个窑洞太深了,从门口望不到底,办公室的小伙子告诉我们,这个窑洞有26米深,是依着土崖挖出来的,他热情地给我打开灯,这一下,窑洞里的真面目看清了,是个特别有纵深的窑洞,我顺着几进门,一直进到里面,竟然透出了亮光,原来,里面还有采光的窗户,我走到窗口向下一看,映入眼帘的,正是刚才进村时村口的情景,我一下明白了,刚才看到的半山上的窗户,原来是这个窑洞用来采光的,从村口,经过缓坡,不觉我们已经来到了半山腰,只不过,沿途依着自然的地势都有各种建筑和院落,所以,没有感觉到专门地上山,而这个院子巧妙地利用了地势。

从资料中看出,后沟古村的民居建筑为典型的黄土高原土穴窑居,其特点是依崖就势、随形生变、层窑叠院、参差别致。遥相呼应的石窑、土窑、砖窑、明券窑、土挖窑、独体窑、里外窑等,形成了后沟村浑然天成的独特风景。古村地下排水系统可与{yl}的水利专家设计的工程相媲美,从村东北、西北的高处起,穿村过院,勾连各家各户,形成黄龙、黑龙两个体系,流经村西南、东南留水口最终归入龙门河中。

后沟古村完整的排水系统、等级分明的窑居建筑格局、威严的张家祠堂、精雕的古戏台、自给自足的生产作坊、防患未然的他储制度等充分显示出族权势力的统治地位,是北方农耕文明活态文化的完整画卷,堪称“农耕桃源”。(摄影、撰文本博原创)

相关博文:



后沟村村口

 



土崖上的窗户

 



土崖窗户特写

 



别有洞天的院落

 



影壁特写

 



深深的窑洞

 



开灯后,窑洞内一目了然

 



从窗口拍摄的村口大门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独特的窑洞(农耕桃源晋中古村后沟见闻 图九张)_影子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