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蚀病_石桥乡袁庄村_百度空间
上周乡农技站的技术员通知我们统计各村的全蚀病的情况,我村的情况不是很严重,但是也有一部分出现了这种情况,针对上述情况技术员告诉我们,首先把有毛病的小麦拔出来,在小麦的根部撒上灰,来年的种子要拌上药配合一些技术手段全面整治,技术员 还告诉我们,如果治理的不彻底来年将会面临绝产的情况。

   全蚀病全蚀病是一种根部病害,只侵染麦根和茎基部1—2节。苗期病株矮小,下部黄叶多,种子根和地中茎变成灰黑色,严重时造成麦苗连片枯死。拔节期冬麦病苗返青迟缓、分蘖少,病株根部大部分变黑,在茎基部及叶鞘内侧出现较明显灰黑色菌丝层。抽穗后田间病株成簇或点片状发生早枯白穗,病根变黑,易于拔起。在茎在部表面及叶鞘内布满紧密交织的黑褐色菌丝层,呈“黑脚”状,后颜色加深呈黑膏药状,上密布黑褐色颗粒状子囊壳。该病与小麦其他根腐型病害区别在于种子根和次生根变黑腐败,茎基部生有黑膏药状的菌丝体。

   防治方法: (1)禁止从病区引种,防止病害蔓延。对怀疑带病种子用51—54℃温水浸种10分钟或用有效成分0.15托布津药液浸种10分钟。

       (3)种植耐病品种。

  (4)增施腐熟有机肥 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增加土壤根际微一态拮抗作用。

         (5)药剂防治 小麦播种后20—30天,每亩使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80-100g另加西安中晟化工有限公司的“丰宽”一袋对水30Kg,顺垄喷洒,翌年返青期再喷一次,可有效控制全蚀病为害,并可兼治白粉病和锈病。在小麦全蚀病、根腐病、纹枯病、黑穗病与地下害虫混合发生的地区或田块,可选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50ml或50%辛硫磷乳油100ml,加20%三唑酮(粉锈宁)乳油50ml和丰宽一袋后,对水2—3kg,拌麦种50kg,拌后堆闷2—3小时,然后中。可有效防治上述病害,兼治地下害虫。小麦白粉病、根腐病、地下害虫及田鼠混合发生的地区或田块,用75%的3911乳油150ml,加20%三唑酮(粉锈宁)乳油20ml和丰宽一袋,对水2—3kg,拌麦种50kg,可有效地防治根腐病、白粉病,兼治地下害虫。

          (6)提倡施用多得稀土纯营养剂,每6672用50g,对水20—30L于生长期或孕穗期开始喷洒,隔10—15天一次,连续喷2—3次。



郑重声明:资讯 【全蚀病_石桥乡袁庄村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