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都印象- 苍鹰的日志- 网易博客

药都印象

2010-05-27 10:36:02 阅读1 评论0 字号:

      

提纲

一、药都安国笼统印象

二、安国的药材交易

三、安国的药材种籽秧苗大集

四、安国的风土人文

五、中华药都亳州轮廓

六、亳州药材

七、亳州汉文化

八、亳州酒和古城

一、药都安国笼统印象

 

“草到安国方成药  药到祈州始生香”这是安国东方药城中心交易大厅的对联,14个字把药都的重要地位描绘的淋漓尽致。河北安国市古称祈州。现在自称药都。

   初到安国,同伴对我说“安国人身上都有一股药味,从身边经过就会闻到”,也许有点夸张,但在安国市内除了饭店、旅店、商场外,主要就是xxx店铺了,我们所见到、所接触的人几乎都在谈药材。

我们印象中,中药是在医院药房的药橱格子里,每味药按克计量,但这里却是堆积如山,按公斤或吨计算,也没有精包细裹,集市上的xxx直接装在车里或堆放在地上,同我们这里的柴草一样。店铺里的精细一些,大多是饮片(中药材切成片,按方配合,煮了喝水,能治病的初加工药材,中医药铺就使用它),装在袋子里或盒子里。原以为药材很神奇,到了这里才知道药材就在我们身边,就是“草”,我们常见的蒲公英、玉米须、蒺藜、萝卜籽、鸡冠花、苍耳、杏仁、桃仁等,运到了安国都是药材。整个市场上有两千多个品种的药材,植物类的最多,其次是动物类(如蜈蚣、蛤蟆皮、蚂蚁、蜂房等)、矿石类(如石膏、芒硝、朱砂等)。全国各地产的药材在这里都能买的到,产地买不到的这里也能买到,也就是安国市场的药材来于源全国各地又销往全国各地。当然,有的药材是做了加工(饮片、提取物、成药)再销售的。

安国市是一个不通火车的县级市,人口四十万,比我市(乌兰浩特)略多,耕地都是五十万亩,安国市面积486平方公里,约是我市面积的五分之一。

二、安国的药材交易

安国市的东方药城占地2000多亩,建有商楼1100多座,日吞吐中药材1800多吨,中药材年交易额超过170亿元。

  在安国有三分之一的人从事药业,GDP、财政收入,三分之一来自药业。安国也是个典型的藏富于民的城市,随便拽出一个药材经营者,他可能就有几百万的资产。超千万、家资过亿的不足为奇。“就连开三轮出租车,也许就是百万元户,千万元户”,蹬三轮车的老头同我们索要(招商)材料,我们不解,安国的朋友如此向我们解释。经营药材一夜暴富的并不鲜见,如:因为云南贵州干旱,中药材“三七”已经上涨了10多倍,去年是每公斤四五十元,现在是520-900元。囤积三七赚了千万元的不乏其人。

最有特色的是药材大集,地点在原来的药材一条街“祈州药市”,新药城建成后,现在运行成药材大集了,两侧是两层楼的店铺,写着“收购XXXY药材批发XXXY药材”,门前堆积着各种药材,大堆的有两三吨,都是原药,有的是晾晒,有的是没来的及转运到库里,有的干脆就是销售,我们细看了一会装运药材的场面,店铺前停了一个22轮的长货车,装卸工扛着麻包从店铺里鱼贯而出,顺着斜踏板登上车装货。

每逢农历一、六是药材大集的日子,这条街上熙熙攘攘,近乎于水泄不通,街路上摆了两排了药材,这是农民、药材贩子用柴油三轮车运来卖的,有的堆在地上,有的原样摆放在车里,少量的是开了四轮车或赶了马车、骑自行车来卖,这里的药材都是原药,没经过任何加工,种类太多了,都不认识,问了许多的药名,只有瓜蒌印象深刻,其它都没记住。价格也不一样,有几块钱一公斤的,还有十几块钱以至更贵的。药材经营者在这里穿梭、讨价还价。价值几万乃至十几万的药材就这么运来,顶多用大布包一下装车,更多的是直接散装,就这么堆放,仿佛就是我们这里的柴草(火)市,可以想象,这里扫起的垃圾就可直接做成“千草丸”啊。离这的远处能闻到药味,走进市场却感受不到药味,不知道是由于周围全是药,味道太浓使人不再敏感于药味,还是由于种类太多、量太大,药味相克都抵消了。

“祈州药市”的题名者是xx作家(白洋淀派)孙犁,看到了“孙犁”的名字自然想到白洋淀,这里离白洋淀很近,同属保定地区,药都和红色(抗日老根据地)景区紧密相连。

 

三、安国的药材种籽秧苗大集

 

药材种籽秧苗每逢农历一、六大集,即农历每月初一、初六、十一、十六、二十一、二十六在东方药城种子一条街进行药材种籽秧苗集市贸易。进城的农民把柴油三轮车四轮车连接排列在路中心,种、籽、秧、苗摆放在地上,两侧是八十余家热闹营业的种苗店铺,卖东西的人多,买的也不少。大集上热热闹闹,跟其他集市一样,只是品种局限在种、籽、秧、苗和药材播种、采收等机械上。

农民把自己采集的药材种子、育的秧苗都拿到这里来卖,想种、植药材的在这里购买种子或秧苗,同买其他东西一样,也是货比三家,讨价还价,种子有黄芩、防风、板蓝根、北沙参、南沙参等,苗有南星、知母等,秧有防风、甘草、木香等,籽有五味子、枸杞子等,许许多多种类齐全目不暇接。这里的东西一律上秤论斤卖,如甘草每斤六元,每棵合1毛钱,防风每斤4元,知母苗每斤7毛钱,每棵约合1分钱,射干苗每斤2.6元。大集的日交易量能达到二三百吨。所有的秧苗都抖净土,有的还要用三股叉砸一砸以去掉杂质。可见栽植药材秧苗比蔬菜粮食秧苗容易的多,毕竟药材是野生的、是草,他的生命力很强。

    同一位卖种子的农民交谈得知,他种的防风,亩产种子100斤左右能卖3000多元,亩产防风根能卖三四千元,亩效益六七千元。安国的药材种植如同蔬菜一样,社会分工很细,有专门育苗的,有专门种植的,有专门做种苗提出复壮的,同马铃薯脱毒、组培、育苗一样的模式。我们参观了安国市惠农中药材良种繁育公司,公司拥有五百亩繁育基地、现代化的组培实验室、恒温的药材库房,规模宏大技术先进。

 

四、安国的风土人文

 

安国是个祥和、藏富于民的城市,市内没有阔气豪华的建筑,表面看上去还有些土气,不通火车交通却很便利,公路上22轮以上的大货车川流不息。这里人的穿着打扮分不出高低贵贱,独具慧眼也无法衣貌取人,也许是都富足不需要再包装自己,也许是忙于经营药材无暇去打扮。这里人心目中没有下岗职工的概念,据说有三万外地人在这里工作。中药材信息部的周边围着许多人,有的在研读《中药材信息》,有的在探讨,他们早来晚走,不是找活干等待雇佣,也不是闲人,他们是在炒药材,中间发财的人很多,因为这比炒股票现实。

这里的人勤劳、繁忙、文明、谦虚、不张扬,大家都互相尊重,没有相轻、嫉妒的习惯和行为。很难分清谁富谁穷,开公司的老板也许没有蹬三轮车富有,也许没有他存款多,在这里拥有百万上千万的资产的司空见惯。不摆谱、不重穿着、不抽xx烟。大街上没有要饭的,也没有擦皮鞋的。

饮食方面,以面食为主做工精细,牛羊肉为上品,火锅店随处可见,喜欢喝羊杂汤的人比我们这多,黄豆类制品也比较受崇尚。也许是因为当地人勤劳俭朴,这里物价较低,街边店炒菜竟然按斤卖。

喝酒的习俗也足以说明当地人的善良,没有人以自己酒量大、把对方喝倒为荣,也没有人酒后逞能,相反,去饭店里都是自带酒水,用不透明的酒杯,不劝酒,礼到为止。大街上看不到醉酒的。

安国市仅有耕地五十万亩,农民人均耕地一亩多一点,土壤肥力远不及我地,浇地打井的深度在二三百米,一年能种两茬,夏粮冬小麦、秋粮玉米。有十万亩的土地种植了药材,亩效益在五千元以上,高的达到一万六七。土地租金每亩700-1000元,但农民轻易不肯出租土地,有限的土地反复种药材,连作不利,药材生长乏力,安国人想规模化高效种植药材,只有选择走出来。

 

 

 

五、中华药都亳州轮廓

 

亳州市是安徽北部的一个地级市,与河北、山东、江苏(都很近)相毗邻、与河南接壤,可以用鸡鸣四省来描绘这个地方,闻名全国的中药材交易市场就座落在这里。当地人自称中华药都,这里也曾是曹操、华佗的故乡。

走出火车站口,中药的味道扑面而来,果然,(问路后得知)闻名全国的亳州药材交易中心就在附近,距离不超过600.虽然离河北很近但明显感觉到口音的差距,交流起来有点费劲,当地人对内蒙的了解也相对少了一些。

街上并不拥挤,脚蹬三轮、电动三轮、汽油三轮与四轮汽车并驾齐驱。不知什么原因,这里水泥路居多,是坐在车里感觉颠簸看到的。饮食与河北安国一样,价格低廉,以面食为主,特色小吃很多。曾经吃过一次“扣面”,吃之前感觉很稀奇“怎么个扣法呢?”端上来才知道,厨房里小碗先盛面条,大碗后盛卤,把坨了的小碗面条扣到大碗里端给顾客吃,知道我是外地人,老板特地说明了一下“汤、卤、肉在下面,拌着吃”,否则我真的会问卤在哪里。吃面条时服务员给倒了碗豆芽茶,黄绿色的茶水,据说是黄豆芽熬制的。

这里要饭的多,擦皮鞋的多,刚出站口要饭的就迎上来,六七十岁的老太太居多,走进药材交易中心还没抬头,擦皮鞋的就接洽上了,在安国市满大街找不到擦鞋的,只好同旅店借鞋油鞋刷,也看不到要饭的。内心里嘀咕:同样是药都,人们的意识还是哟差别的。

药材、酒、汉文化是三大特色,也是当地三大经济板块。

六、亳州的药材

当地特产的药材是芍药、菊花、桑皮、花粉,并不是用量多的大路药材(如我们地区产的甘草、黄芩、柴胡等),药材交易年代也并不久远,清末几个药商依靠囤积几船地产药材,而发展起来,现在已是全国大型药材交易市场,当地政府发展药业的力度也很大,各科局都有包户种植药材的任务,政府鼓励支持建药厂。1995年,xxx总书记为亳州题词:“华佗故里,药材之乡”。

亳州xxx种植百万亩,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品种400多个,从业人员近百万,销售额近百亿,中药饮片厂是亳州的特色,亳州建有现代化中药饮片物流中心,中药饮片生产全国密度{zg},品种2000多个,年产中药饮片5万余吨,年处理中药材提取物2万余吨,全国中药饮片三分天下亳州有其一。有几十万亳州药商,足迹遍及全国,形象地说只要有中医院的地方就有亳州人推销中药,只要有中药厂的地方就有亳州人送去药材,只要产中药材的地方就有亳州人去收购,只要有中药材市场的地方就有亳州人在经营,亳州药商“买全国、卖全国”。药文化方面,亳州紧紧依托华佗故里,城内有华祖庵,据说曹操杀死同乡华佗后悔而建,后来朝代又以扩建,是一片低矮的建筑。庵内有名医华佗的简介、史料等。

七、亳州汉文化

汉文化是围绕曹操的,亳州在汉代时称谯郡,现在亳州的市中心有谯城区,《三国志》中《武帝纪》记载“太祖武皇帝(曹操)沛国谯人也”《华佗传》记载“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三国演义》叙述曹操刺杀董卓未遂后回到家乡起兵,就是现在的亳州,现城内存有曹操运兵地道,运兵道建在地下2-3处,以亳州老城{zg}处为中心向四面延伸分别通达城外,地道由方砖砌成,有单行道,平行双道、上下两层道、立体交叉道,内设有猫耳洞、掩体、障碍券、拌脚板、灯龛、通气孔等,地道的拱顶砖缝间没有胶泥,据说是用来通气。这些诡秘的设计,足以说明曹操聪慧,地道宽六七十公分,仅能通过一人,高一米六七十公分,高个子的人须低头通过,据说三国时代人们的身高比现在矮。围绕曹操的汉文化当地已挖掘到上下3代,市内有宏伟壮阔的仿古建筑曹操公园,操父曹嵩墓、曹氏家族墓。

八、亳州的酒和古城

亳州也是酒的故乡,这里的酒确是不错,就连我这不喝酒不懂酒的人也能感受到,我们到亳州时那里正举行(亳州)首届酒文化节。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历史上的今天-->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药都印象- 苍鹰的日志- 网易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