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田到餐桌,确保“川”字号农产品质量安全
|
——专访四川省农业厅厅长任永昌 □记者 开永丽 杨建昆 《食品安全法》实施一年来,省农业厅作为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做了哪些工作来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又是如何确保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质量安全,让老百姓吃得放心,让“川”字号农产品迈向世界的?近日,省农业厅厅长任永昌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在2009年的西博会上,“名、优、特、新、绿”的“川”字号农产品赚足人气,通过西博会这个平台大步迈向世界。省农业厅厅长任永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和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四川法制报: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攸关老百姓的生活,您也曾提到过“优质安全是四川农产品迈向世界的通行证”,省农业厅作为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具体是如何落实强化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 任永昌:一年来,我们深入开展了“农产品专项整治行动”、“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专项整治行动”“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农场系统生鲜乳专项治理行动”、“农药市场监管年活动”等系列活动,依法查处违法案件,健全农产品生产管理机制、落实质量安全属地责任制,强化农产品生产全程监督机制等,大大净化了农产品、农业投入品生产销售环境,广大农业生产者、涉农企业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意识得到了明显提高。保证了我省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中有升,没有发生一例重大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四川法制报:我们知道,强化生产源头管理,确保农业投入品安全是个关键环节,省农业厅是如何加强对农资市场的监管的? 任永昌:为了从源头上确保我省农产品安全质量,我们重点抓了以下3个方面:一是加强农资市场准入管理,规范农资经营行为,对农资市场开展了拉网式检查,清理整顿不合格市场主体;二是加大假劣农资案件查处力度,依法打击制售假劣农资坑农害农违法行为;三是派出专家深入田间地头加强服务指导,提高农民识假辨假能力,帮助农资销售商家建立完善农资经营档案登记制度等。同时,创新农资监管制度,建立完善了省、市、县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农资监管网络,确保生产{dy}线农业投入品安全。 截至目前,全省出动各类执法人员11803人次,检查生产经营企业122317家次,监测场所32894个次,抽检样品57148个,查处问题2111起,涉及金额412.646万元,责令整改1632起,立案查处1006起,取缔无证照企业75家,吊销证照企业59家,整治重点区域5359个。 四川法制报:如何确保农产品生产全过程质量安全? 任永昌:通过积极开展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加大土壤污染调查和治理力度;加大农业标准制(修)订步伐,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统一规范农产品生产技术环节;建立和完善农产品生产记录档案制度,建立初级农产品生产可追溯制度等措施,确保了农产品质量安全。 截至目前,我们牵头组织制(修)订了当前农业生产急需规范、统一的农业地方标准387项,覆盖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 全省累计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2869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的48.5%,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458万亩,各类绿色食品基地面积累计达到1319万亩,有机农产品基地370万亩,创建部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2个,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创建县12个。 四川法制报:如果说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是实现农产品从田头到餐桌全程质量管理的主要技术保障,那么如何防止农药残留超标的蔬菜进入市场、确保农产品消费安全? 任永昌:省农业厅进一步加强了对全省农产品质量监测力度,特别加大了农产品生产基地、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大型超市的蔬菜、水果、食用菌、茶叶等农产品质量抽检频率、数量、范围。抽检一旦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加强整改,xx食品质量安全隐患,确保全省农产品质量水平达标。 2009年,全省开展4次省级蔬菜食用菌例行监测、2次水果茶叶专项的例行抽检,合格率97%,比2008年上升2个百分点;2010年春节期间,检测样品2090个,蔬菜、水果、茶叶、食用菌平均合格率分别达到97.3%,{bfb},96.7%,95.9%。2010年,从农业部对我省农产品监测情况看,水果、食用菌、蔬菜合格率分别达到{bfb}、{bfb}、94.2%,高于全国平均合格率9.5、6.1和4.1个百分点。 四川法制报:针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等突发事件,有没有专门的应急机制来进行防控? 任永昌:我们依法建立了“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机制”。为了逐步推行我省农业投入品使用情况可追溯、产地可追溯、进货源头可追溯、销售可追溯,我厅在部分市州开展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试点。 最近我们代拟的《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农产品市场准入工作的意见》也即将正式出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