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羊际遇 汪朗_老猴在家_新浪博客

转载按语:年轻时在乡下工作。当地人养狗为的是取皮毛御寒,其肉不食。如若得知哪家宰狗,可免费索要狗肉。烹饪狗肉前,需买一味去除狗肉膻味的中药。狗肉与黄豆一起红烧,十分美味。

 

    据甲骨文记载,商代祭神一次便要用狗百头,可见其时养狗业已有相当规模。当时狗肉还能进入{zg}当局的餐桌,《周礼·天官》曾指出:“凡王之馈,食用六谷,膳用六牲。”六牲,古人的流行说法为马牛羊豕犬鸡,也有人说是牛羊豕犬雁鱼——反正狗都名列其中。周代宫廷食品“八珍”之一的“肝”,就是网油烤狗肝,可见其地位尊贵。春秋时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之后,为了尽快恢复国力,采取了鼓励生育的政策,“生丈夫,两壶酒,一犬;生女子,两壶酒,一豚”。生了男丁的人家要送狗,而生了女孩的只送一只小猪,足可证明当时狗肉要比猪肉金贵得多。

    当人们还在为吃饱肚子而操心劳神的时候,狗是很难成为宠物的,不是为主人去猎取就是直接被吃,或者先去打猎,再被吃掉。为大汉王朝立下赫赫战功的韩信,后来被高祖刘邦以谋反之罪拿下时,曾经慨叹道:“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一旦失去利用价值,良狗都要拿来烹一烹,遑论劣狗。

    魏晋之后,关于狗肉的记载逐渐少起来。《齐民要术》中收录了当时许多菜肴的制作方法,但是以狗肉为原料的只有一种。到了宋代,狗肉不要说名列“八珍”了,就连一般宴席也难见其面。狗肉官方地位之下降,当与宋徽宗赵佶有关,因为他属狗,于是便在某些狗腿子的怂恿下,下令禁止天下屠狗。

    宋人朱弁在《曲洧旧闻》一书中记载了此事的原委:“崇宁初,范致虚上言,十二宫神狗居戌位,为陛下本命,今京师有以屠狗为业者,宜行禁止。因降旨禁天下杀狗,赏钱至二万。太学生初闻之,有宣言于众曰,朝廷事事绍述熙丰,神宗生戊子年而当年未闻禁畜猫也。”宋代的太学生经常爱找茬,喜欢对国家大事发表看法,让当局颇为头疼。不过,此番议论倒还算靠谱:赵佶的老子赵顼是属老鼠的,怎么没见他禁止天下人养猫啊。尽管这一纸禁令实在荒唐,但提出建议的范致虚却得了不少实惠,除了赏钱外,官职也是一升再升,从中书舍人,到兵部侍郎、刑部尚书,后来还成了观文殿学士,通常只有当过宰相的人才能获得这一头衔。只是其真本事似乎不大,率领二十万大军与金兵刚一照面,便溃不成军,折损过半。这也是宠物的共同特点,围着主人撒娇卖嗲可以,正经事情往往办不成。

   幸好赵佶的皇位没有坐太久,这才让狗肉在民间还能有一席之地。时至今日,中国仍有不少地方视狗肉为至味。广西一些地方如果把你称作“狗肉朋友”,等于说你和他“好得穿一条裤子”。延边的冷面如果没有几片狗肉,就不算xx。贵州贵定县的盘江镇有一条小街,挨挨挤挤排列着几十家狗肉馆,家家橱窗里展示着煮熟的狗肉。食客可随意指定部位,由店家切成薄片后,放入锅中涮煮,再蘸着特制的调料(当地人叫蘸水)食用,其味之美,实难述说。吃盘江狗肉,绝不可贪嘴,否则便会口舌生疮,排泄不畅。狗肉之大补,吃过才知道。

    对于狗之被吃,不少中外爱狗人士极为气愤,认为此举过于野蛮,毫无狗道主义。其实,中国人并非见狗就吃。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得很清楚:“狗类甚多,其用有三:田犬长喙善猎,吠犬短喙善守,食犬体肥供馔。凡本草所用,皆食犬也。”也就是说,狗有一类是xx食用的,就像肉鸽、肉牛一样,不足为怪。一朋友曾在一家法国银行供职,一次陪几个法国同事去深圳,对他们总是抨击中国人吃狗肉的言论实在有些烦,于是在吃饭时要了一道狗肉。同事吃罢连连叫好,再三询问什么肉,他起初说是牛肉,{zh1}才道出实情。法国人听后,默然。次日吃饭时法国同事主动要求点菜,开口便叫:“就要昨天吃的‘牛肉’。”由此可见,品尝美味,是改变成见的{zj0}途径。

    将狗视为亲密伴侣或是盘中美餐,都属于个体的自由选择,都应该充分尊重。当今世界,不需要也不该有“宋徽宗”瞎搅和。摘自《IT经理世界》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地羊际遇 汪朗_老猴在家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