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的重点实验室介绍_第五研究所_百度空间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简介
   实验室名:激光生命科学实验室
华南师大激光生命科学实验室是一个以激光科学和生物科学交叉为主、结合物理学、光学、医学、遗传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科研机构。在中科院院士刘颂豪教授倡导下,于1989年建立的我国{dy}个以激光生命科学命名的专业化实验室,也是我省{dy}批省重点实验室。

1993年12月通过省重点实验室验收。 2007年升格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本实验室依托光学xxxx学科和生物学一级学科,现已具有光学、生物物理学博士授权点及物理学博士后流动站、光学与生物学交叉的博士后流动站。已建成了产学研结合的、光学和生命科学交叉的科研基地及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通过“ 211 工程”建设,实验室面积已达7000平方米,科研设备原值超过4500万元。
图1.“多光子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和“双通道荧光相关谱系统”超净研究平台
       实验室以光子学技术与生命科学交叉学科为基点,以生命体结构与功能信息的光子学检测技术为核心,开展从基因水平、分子水平、细胞水平、到组织水平的多层次、多模式、xxx的无损、快速光子学诊断和监测方法与技术。主要研究方向有:无损伤的功能成像技术及应用、光学分子诊断与光学xx、活体生理病理信息的光子学检测及监测、光子中医学。实验室注重科技成果转化与仪器开发,包括:无损伤光声功能成像系统;种籽活力的光子学快速检测技术及仪器;电化学发光转基因快速检测技术及仪器;基于植物应答传感的生态与环境污染光子学监测技术及仪器等。实验室重点突xx决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疾病、农业现代化和环境污染等重大关键难题,从而为改善人类健康和生存环境提供理论、方法和技术创新;并用于探究生命过程的本质,揭示重大疾病的机制,为生命科学发展开辟新途径。

实验室现有固定研究人员40人,其中教授级21人(博士生导师11人)。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国家杰出人才基金获得者1名,教育部跨/新世纪优秀人才1名,形成了一支以院士、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为骨干的,包括光学、电子学、生物学以及医学等多学科交叉的创新能力强的科学家群体,并于2008年获“教育部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计划”资助。近5年来,实验室承担“973计划”、“863计划”等一系列重大科研项目90余项,纵向经费突破3000万元;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发表学术论文被SCI收录162篇,其中IF>3.0以上51篇,主要论文被Nature、Science等国际xx刊物他引上千次;获得具有产业化前景的国家发明专利20项,省级以上科技成果鉴定5项;获美国医学物理学会年度{zj0}论文奖、广东省自然科学一等奖等国内外重大奖项共6项。
图2. 德国Zeiss Lumar V12体视荧光显微镜

  

   实验室名:植物发育生物工程实验室
广东省植物发育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于1996年立项, 1997年通过合格验收,1998-1999年度省级重点实验室考核评比中,成绩优良(第10名)。近三年来,实验室在省科技厅和学校各级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借助学校“九五”“211工程”重点学科的发展契机,在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都获得较大发展,在科学研究、学术交流、人才培养、成果转化、条件建设和规范管理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实验室向更高水平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广东省教育和科技发展作出了较大的成绩。
现实验室有固定人员 25人,其中具正高职称11人,副高职称11人,讲师3人;18人具有博士学位。近年来,一大批年轻的博士已经成长为科研的中坚力量,现有11位教授中, 45岁以下有7人,高级职称人员年龄已趋于年轻化。博士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13人。在获得的科研项目中,70%由45岁以下的年轻教师主持。组成了一支以学术带头人、科研骨干和高水平管理人才为核心的开放型、复合型人才队伍。
近三年来,实验室获“ 211”工程专项经费资助,(2000年150万元,2001年240万元,2002年145万元);承担各级科研课题31项,经费475.2万元,其中国际合作项目2项,经费28万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gjj}重点项目2项,经费30万元,其他{gjj}项目(中科院全国100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资助)1项,经费15万元;省基金团队项目和面上项目、重点攻关等14项,经费273万元;教育部等其他省部委项目3项,经费20万元;厅局级项目9项,经费109.2万元。
图表3 美国Biorad公司进口的MRC600激光共焦扫描显微成像系统

  

   实验室名:电致光电器件实验室
电致光电器件重点实验室以光电子材料与技术研究所为核心 ,依托信息光电子科技学院。 “光学和光电子学科”是国家光学重点学科,被列入华南师范大学 “211 工程 ”{dy}层次重点支持和建设的学科项目。光电子材料与器件是 “ 光学和光电子学科 ” 的四个主要建设方向之一,已经投资近 1600 万元,本学科将建设成为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教学、学术交流、科研、产品研发、科研产品转化的中心学科。

重点实验室配有 光学、光学工程、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材料物理与化学硕士点,光学、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博士点、光学博士后流动站。 近年来培养博士后 8名,博士 12名和硕士研究生 39名,其中一批研究生在读。申请及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 21项。发表学术论文 560多篇,被 SCI收录的 56多篇, EI收录 23多篇,会议发表 15篇。获得省市奖励 4项。承担和完成的{gjj}项目 5项,省级 11项,市级 2项,项目总经费 2300万元。

重点实验室 在二期建设中,总投资约 3700万元。计划购买的 GaN基蓝、绿光 LED用 MOCVD系统; LED芯片测试实验室设备; LED芯片加工生产设备。 建筑面积约 3000平方米。

  

   实验室名:光子信息技术实验室
光子信息技术实验室主要开展光子信息技术及其应用的研究。量子信息技术的主攻方向是研究量子信息源、量子信息编码和解码、单光子探测、量子计算的理论技术。重点是单光子探测技术和量子密码通信光端机。非线性传输光学方向主要研究非局域光束传输的理论及非线性材料、全3维时空光孤子的性能、空间孤子产生、空间孤子相互作用等。微米/纳米光子学材料与器件的研究方向是研制和开发新型光通信器件、光纤型低功率全光开关、磁阻效应增强型光电传感器等新器件和新技术。

已经获得了国家863计划、国家973计划、国家攀登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gjj}新产品、广东省“十五”攻关重大专项、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团队项目和面上项目)以及广州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的资助,在科研与产品开发项目等方面都取得了一系列好的成果,在理论研究、实验技术和工程开发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实验室的研究方向相对稳定,科研经费充足,科研队伍年龄结构合理,具有较高的整体研究水平和研究特色。

实验室注重在国际、国内学术界加强学术交流,将继续保持、巩固、加强和扩大与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复旦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以及中国科学院多个光机所等科研院所的学术联系与合作;将继续保持、巩固、加强和扩大与美、俄、日、英、德、以、加、韩等国以及我国的台湾地区、香港地区等地的大学、科研机构及世界知名学者的频繁、密切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使学术气氛更加浓厚,使我们的科学研究工作始终保持与世界前沿的密切联系,促进本实验室的学术发展。

  

   实验室名:生态与环境科学实验室
我校生态与环境科学实验室依托的学科植物学是广东省重点学科,动物学也曾是广东省重点学科,依托的实验室植物发育生物工程实验室是广东省重点实验室,经过近几年的学科建设和研究方向的整合,生态学的学科建设取得显著进步,目前是学校的重点发展学科和学校211工程重点支持的学科,2003年获得生态学硕士点,2005年在全国20多个生态学博士点申报单位中,华南师大申报的生态学博士点以80多分的成绩名列{dy}。同年获得了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并在生物学一级学科之外其他学科获得3个硕士点,使培养高层次人才培养能力和专业领域有了极大提高和拓宽。

实验室现有教师27人,其中中科院院士1人,博士生导师7人,教授16人(含博士生导师),副教授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7人。教授中45岁以下8人。已形成一支学术水平高、年龄结构合理、专业互补性好、合作精神好和创新能力强的研究团队。近五年承担的国际合作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9项,在国际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SCI收录)34篇。近五年获得省级科研奖励4项,出版研究专著4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项,成果推广直接经济效益6800万元。

实验室拥有较好的实验基地和装备良好的实验室。现有野外研究基地3个(包括全国科技兴海示范基地、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示范基地和植物种苗基地),实验室13间共1400平米(见六)。5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26台,共660万元。

  


郑重声明:资讯 【华南师范大学的重点实验室介绍_第五研究所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