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经典整理版:体育教师专业知识考试二_彩虹_新浪博客
专业知识要靠平时积累!

37.小学体育教材中有维族、藏族、蒙古族 等几种民族舞蹈。

38.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小学五、六年级的必测项目为身高、 体重  、  肺活量三项。

39.单杠的单挂膝摆动上的保护与帮助方法是一手托肩膀  ,另一手按压  摆动腿  

40.科学锻炼要遵循下列原则:(1)全面锻炼;(2)坚持经常;(3)循序渐进;(4)做好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5)要进行自我监督 ;(6)女生经期要注意运动卫生。
41、排球正面双手垫球,要做到插、夹、提、移、蹬、跟。
42、对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评价应包括: 职业道德、 教学能力 教育科研能力 

44.急行跳远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助跑和踏跳的结合上。

45.篮球运动是由跑、跳 投等人体基本活动组成的综合性体育活动。

 46、国家颁布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规定,小学三、四年级测试项目包括身高、体重、50米跑、  立定跳远。

 47、一节体育课的结构一般分为开始、准备、基本、结束四个部分,其中 基本 部分是课的核心部分和主要部分,时间安排不应少于全课的 五分之三。

 48、武术的内容极其丰富,一般分为拳术、器械、对练、集体表演、攻防技术等五个类型。

 49、“向右转走”预令落在 左脚上,动令落在 右脚 上。

 50、跑,不论距离的长短、其完整的技术结构可分为相互联系的四部分,即: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终点冲刺跑。

51、排球比赛中,接发球队获得发球权后,该队队员必须按 顺 时针方向轮转至1号位 一个位置。

 53、1—6年级,在运动参与领域要让学生体验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 

 54、小学体育课程标准构建了三个层次的递进关系的课程目标体系,他们是课程目标、领域目标、水平目标。

57、《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必测项目有身高、体重、坐位体前屈或(肺活量)。

58、《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也是学生毕业的基本条件。

59、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成绩评定内容有:体能、知识与技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态度。

60、在一个相对集中的时期内,对某个练习内容进行系统学习或阶段学习的教学方法称之为单元教学。

65、2008年北京奥运会乒乓球女子比赛将有(团体)和(单打)两个比赛项目。
66、《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从(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三个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  09.9.7

67、在初中体育课教学中(技巧)、(单杠)、(双杠)和(支撑跳跃)都属于体操教学。

68、跳高的技术是由(助跑)、(起跳)、(腾空)和(落地)四个紧密联系的阶段组成。

69、接力跑的传接棒方式有(上挑式)、(下压式)和(立棒式)  前面两种是常用的

70、体育锻炼前后要做(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
71、培养体育能力的教学模式程序为引导提示、明确目标方案、探索尝试、思考验证、总结评价。

72、根据少年儿童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身体各器官系统的生长发育是(不均衡)的。其中神经系统发育最快;生殖系统发育最晚。

73、课程评价包括(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和(课程建设)三方面的评价。

74、课程内容资源开发包括现有运动项目改造、新兴运动项目的引用和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资源的开发。

75、人体能量的直接来源于(糖)、(脂肪)和(蛋白质)。

76.体育与健康新课程,将根据 三维健康观(身体、心理和社会) 和 体育自身 的特点,将课程学习内容划分为 运动参与 、运动技能 、身体健康 、心理健康 、社会适应 五个学习领域。   生物、心理、社会三维体育观

77.新课程标准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将中小学的学习划分为 六级 水平,既水平一至水平五分别相当于 1—2年级、 3—4年级、 5—6年级、 7—9年级、 高中学段。

78、《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规定小学一、二年级的测试项目为 身高 、体重 、坐位体前屈 三项;小学五至六年级和初中以上年级测试项目为 六 项,其中 身高 、体重 、肺活量  为必测项目,选测项目为  项。

81.一个标准田径场,应由两个 平行的直道 和两个 半径相等的弯道 组成,跑道全长应为 400 米;半径为 36米 ;分道最小为 1.22 {zd0}为 1.25 米。

82.国际田径协会联合会规定,从  2003  年  月   日起,除 标枪(29 外,各投掷项目(铅球、铁饼和链球)落地区标志线的内沿延长线的夹角为 40  度。铅球和链球投掷圈内沿直径应为  2.135         铁饼2.5米

83.排球竞赛规则规定,如某队被召唤之后拒绝比赛,则宣布该队为弃权,对方以每局的25:0比分和3:0的比局获胜。

84、篮球进攻战术基础配合可采用传切配合、策应配合、突分配合、掩护配合和快攻配合。

86、跑的速度取决于步幅和步频,增加步频的方法有快慢交替小步跑、高抬腿跑等。  牵引跑  原地快慢交替摆臂

87、足球运动主要用脚、头、肩、胸等部位来支配、控制球的一项运动。

88、在跳远教学中,一般采用以完整教学为主,分解与完整教学相结合的方法,教学重点是起跳技术。

89、排球运动基本技术包括垫球、传球、发球、扣球和拦网

90、足球踢球正确与否,主要取决于球点(击球的部位)作用力的方向(摆腿的方向)击球作用力的大小(摆腿的幅度和速度)。

92、投掷项目的完整技术都是由握持器械、助跑、{zh1}用力和器械出手后的身体平衡四部分组成。

93、跨栏跑的技术可以分为:起跑至{dy}栏技术、 跨栏步技术(即过栏技术)、栏间跑技术和终点冲刺跑技术,
             跨栏跑过栏技术包括起跨攻栏、腾空过栏和下栏落地三部分。

95、急行跳远的空中姿势有蹲踞式跳远、挺身式跳远、走步式跳远三种。

96、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题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理念是“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
                     口号、格言更快、更高、更强      精神:互相、友谊长久、团结和公平竞争

97、健康是指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三方面都良好的状态。

98、体能要素包括与健康有关的体能要素和与运动技能有关的体能要素。

99、健康的“四大基石”具体化为以下四个方面合理膳食、经常适量运动、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的心理。

100、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的评定应采用({jd1}性标准 )与(相对性标准)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102. 原《体育教学大纲》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有很大的不同,前者的指导思想是增强学生体质,而后者则以 健康{dy}为指导思想。

104. 制订运动xx时需充分考虑运动的 次数,强度和时间三个要素,使体育锻炼更加有针对性和时效性。

109、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坚持健康{dy}的指导思想。

110、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的培养,运动习惯与参与意识的形成 )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

112、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学生评价是学校教育评价的核心

113、《标准》根据健康{dy}的指导思想,适应社会需求、素质教育和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课程特点构建了五个领域、三个层次的课程目标体系。   课程目标  领域目标  水平目标

114、《标准》以(目标)来统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各地、各校和教师可以选择多种不同的内容、采用多种不同的形式和方法去达成课程的学习目标。

115、在实施《标准》时,要全面xx五个学习领域的目标,特别要加强对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这两个新的学习领域的研究,以促进课程目标的实施。

116、《标准》所要求的教师教学评价,是指对教师专业素质和课堂教学两方面的综合评价。

117、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按层次将教学内容设计为精学类教材、简学类教材、介绍类教材、锻炼类教材四类教材层次。

118、体育与健康课程价值主要表现在增进身体健康 、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进社会适应能力、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四个方面。

119、体育与健康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的途径为 体育与健康课堂常规 、体育与健康教材内容、课的组织教学、突发事件处理。

121、国家、地方、学校 三级课程管理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贯彻落实的保证。

123、体育与健康课程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的依据是 根据“健康{dy}”的指导思想、根据水平阶段的学习目标 、 根据学生的不同的需求。

124、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选择内容的基本要求是 健身性 、科学性、兴趣性、实效性、简易性、 地域性  

125、体育与健康课程确定教学内容时数比例的原则是 实践性、灵活性 、综合性。

126、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分组的主要形式为 随机分组、同质分组、异质分组、合作型分组 、帮教型分组、友伴型分组

127、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加强对学生的指导,要求学生运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创造性学习、探究式学习、延伸性学习、信息化学习、评价式学习等七种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128、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的目的是 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与表现,以达到学习目的的程度 、 判断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分析其原因,并改进教学、 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能力水平个性的机会,并鼓励和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 培养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的能力。

129、体育与健康课程学生成绩评价的内容为 体能的评定、知识与技能的评定、学习态度的评定、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的评定四个方面。

131、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包括 人力资源、体育设施资源、课程内容资源、课外和校外体育资源、自然地理资源、体育信息资源 六个方面。

132、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安全教育始于水平二的运动技能领域。

133、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水平三中运动技能 领域开始要求学生从观看体育比赛中获得运动基础知识的。

134、敢于进行难度较大的体育活动是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水平三中心理健康 领域中开始要求的。

135、使学生指出在体育活动中不道德的行为是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水平四中社会适应 领域开始要求的。

136、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是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水平五中运动参与领域开始要求的。

137、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对弱者的尊重与关爱是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水平 三中 社会适应 领域开始要求的。

138、通过体育活动树立学生的自尊自信是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水平四中心理健康领域开始要求的。
139、体育锻炼可以调节体能、保持良好心态、促进身心健康。
140、课外体育锻炼的意义是有助于体育兴趣、习惯的培养,有助于终身体育基础的形成,有助于形成良好生活习惯和丰富课外文化生活。 
141、在体育科研中,资料与事实的收集方法有文献法、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
142、体能主要包括与健康有关的能力和与运动有关的体能两个方面。
143、人体基本的活动方式是:走、跑、跳、投等。
144、把以高度和距离长度计算成绩的跳跃、投掷项目叫田赛。
145、跑的教材共分为四大项,即耐久跑 、快速跑、 障碍跑、 接力跑。
146、体育课的类型是根据体育教学任务而划分的课的种类。小学体育课的类型一般分为 理论课 与实践课。
147、根据人体生理机能活动变化规律,一节体育课可分为准备、基本、结束三个部分。
148、体育课的分组教学,一般分为分组轮换和分组不轮换两种形式。
12、练习密度是指一堂课中,学生练习时间与实际上课总时间的比例。
149、体育课的运动负荷包括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两种。
三、判断题

1、普通高中《标准》中规定,学生在田径类项目系列中至少必修1学分。(√)

2、学生身体的匀称度是通过身高标准体重来评价的。(√)

3、体育教学中的篮球运动是一项集体对抗性的球类游戏。(√)

4、在实施《标准》时,五个学习领域目标在每节体育课上都要有所体现。(ⅹ)

5、台阶试验,主要用以测定心血管系统功能,也可以间接推断机体的耐力。(√)

6、国家颁布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规定,身高、体重、肺活量等都属于身体形态项目。  

7、排球比赛发球时可以在球场端线后任意一点进行。  

8、分腿腾越练习时,保护人应站在跳箱前方。  (  )            两侧

9、在广播体操的教学中,教师多采用背面示范授课。  )         镜面示范

10、田径项目比赛中,竞赛项目的距离应从某起点线后沿至终点线的后沿。(

11.根据科学研究,糖是你运动时身体能量的主要来源。( √ 

12.测量安静时脉搏一般在安排在上午比较好,年龄越小,脉搏越慢。     ( × 

13.田径比赛规则规定,对{dy}次起跑犯规的运动员应给予警告,之后的每次起跑犯规的运动员均应取消该项目的比赛资格。     ( √ 

郑重声明:资讯 【[转载]经典整理版:体育教师专业知识考试二_彩虹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