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外经贸发展方式实现长沙与东盟经贸合作新跨越

??????? 自2002年我国与东盟签署《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以来,长沙与东盟的经贸关系取得长足的发展,贸易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合作水平不断提高,同时也有力地推动了长沙市外经贸发展方式的转变。
一、长沙市与东盟经贸合作基本情况
(一)双边贸易
????? 2003年到2009年6年间,长沙市与东盟之间的贸易额以年均17.3%的速度快速增长。2003年,东盟与长沙市的贸易额为1.23亿美元,位列长沙市第7大贸易伙伴,第5大出口市场(出口金额为9229万美元)和第8大进口来源地。2004年,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先期成果——“早期收获计划”实施后,长沙市对东盟实现进出口总额1.57亿美元,同比增长28.3%,其中出口增加至1.20亿美元,同比增长了29.9%。尽管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2009年长沙市与东盟贸易额仍达3.19亿美元,是2003年的2.6倍,其中出口2.71亿美元,东盟也已成为长沙市第5大贸易伙伴和第3大出口市场,仅次于欧盟和美国。长沙与东盟的双边贸易情况呈现如下特点:
1、贸易增速位列各主要市场之首,且受危机影响最小。2003年-2009年,长沙市与东盟的双边贸易保持了年均17.3%的增长,高于同期全市贸易平均增速4.9个百分点,也高于同期欧盟、美国、日本与长沙市贸易的平均增长率。2009年,长沙市货物贸易受金融危机冲击十分严重,贸易额同比下降了20.3%,但与东盟的贸易只下降9%,低于全市平均降幅11.3个百分点。累计进出口总额占全市贸易总额的比重达7.7%,实现贸易顺差2.23亿美元,比2003年多出2.59倍。
2、与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和越南等东盟6国的贸易发展较好。2009年,长沙市与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和越南等6国的贸易额达3.12亿美元,占长沙市与东盟贸易总额的97.5%,其中,尤其与越南的贸易发展迅速。2003年,长沙市企业与越南的双边贸易额仅775万美元,2009年,尽管受金融危机影响巨大,但长沙市与越南的贸易额不降反升,同比增长57.9%,达到1.04亿美元,占长沙市与东盟贸易总额的32.6%,其中出口1.01亿美元,同比增长54.1%。
3、出口商品结构不断改善,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显著上升。2003年,长沙市出口东盟的机电产品、农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纺织服装、烟花爆竹等主要出口商品占对东盟出口总额的比重分别为37.5%、5.7%、1.1%、22.8%、3.6%。经过6年的发展,到2009年,长沙市出口东盟的机电产品、农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烟花爆竹等产品的出口占比分别提高至55.6%、7.8%、7%和8.9%,而传统的纺织服装出口占比则下降至4.8%。
4、贸易主体集中于民营企业。2009年,长沙市与东盟之间的贸易规模为3.19亿美元,其中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和三资企业分别实现贸易总额2.35、0.53和0.31亿美元,民营企业与东盟区域内企业开展的贸易往来占当年长沙市与东盟贸易总额的73.7%,其中出口占比为78.3%,进口占比为47.6%。
(二)外经合作
??? 1、对东盟投资日趋活跃。东盟一直以来是长沙市的重点境外投资区域,截至2010年2月底,长沙市已累计有166个境外投资项目,其中分布在东盟的境外投资项目为45个,占长沙市境外投资项目总数的27.1%;长沙市在东盟国家的项目总投资达12287.24万美元,其中长沙方面投资总额8653.84万美元,投资项目主要分布在越南、泰国、缅甸、印尼、新加坡等国,集中于矿产资源开发、农业种植、电子、工程机械、医药、保健品、酒店、汽车零部件生产等领域,且以矿产资源开发、农业种植为主,投资于矿产资源开发和农业种植的项目分别占到长沙市在东盟投资项目总数的11.1%。合资是开展对东盟投资的主要方式,约占对东盟投资项目总数的60%,独资项目占比为40%左右。
2、对东盟劳务输出逐步增加。东盟不仅是长沙市重点境外投资区域,也是长沙市重点外派劳务市场,至今累计派往东盟地区的劳务人员约2万人次,占长沙市外派劳务人员总数的40%左右,主要岗位为建筑工、缝纫工、制鞋工、护士、磨具冲压、现场管理、会计、工程技术等,涉及建筑、工程机械、电子、医护、食品加工、纺织、农业等行业。
长沙市与东盟国家的贸易投资虽然发展较快,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长沙市与东盟的经贸合作起步晚、基础弱,对东盟的贸易规模和投资额度总体偏小;二是长沙市企业缺乏懂得东盟各国语言、历史文化背景、政治经济条件和法律制度的外经贸人才,使得企业在开拓东盟市场方面存在多重障碍;三是长沙市纺织服装、制鞋、农业等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与东盟国家间存在同质化竞争的倾向,传统的比较优势正被逐步削弱;四是与东盟国家间的贸易投资平台不完善,信息渠道不畅。
二、促进外经贸发展方式转变,拓展长沙市与东盟经贸合作的几点措施
?? (一)强化政策的导向作用,引导外经贸发展方式转变。有针对性地制定符合长沙市外经贸发展实际且富有灵活性的支持政策,调整政策性资金的支持方向和支持重点。将政策支持与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适度加大对外贸企业在针对国际市场的提质改造、研发创新与国际xxxx建设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实现长沙市外贸出口由单一的量的增长向质的提高转变;将政策支持与开拓新兴市场结合起来,鼓励企业参加国际性会展,开发市场需求;将政策支持与鼓励开展多种经贸合作方式结合起来,大力发展境外加工贸易,推动成套设备出口;适度增加进口鼓励政策,利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内进出口零关税政策和产品构成成分累加原则,扩大从东盟国家间的原材料进口,缩小长沙市与东盟国家间的贸易顺差。鼓励企业在努力发展长沙市与东盟双边贸易的同时,在自贸区内开展广泛的生产、研发与服务合作,充分利用东盟低成本的劳动力优势和生产加工能力,降低长沙市出口产品生产成本。
(二)加强自贸区政策与市场研究,提升公共服务水平。长沙市将加强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有关协议,东盟各国国内政治、法律法规、经济周期、产业结构、市场规模、资源布局以及消费习惯、贸易条件等方面的信息收集和研究,按国别编印专门的投资贸易指导手册。同时在全市范围内举办各类进出口企业业务培训会、政策宣讲会和“外经贸服务月”等活动,设立咨询热线,运用平媒、网络、电视等媒介,加大对自贸区有关政策的宣传和服务力度,帮助企业加深对自由贸易区知识和政策的了解,促使企业主动申领自贸区优惠原产地证书,充分利用好关税减免等优惠政策,扩大进出口贸易规模。
(三)搭建长沙—东盟经贸合作平台,拓展经贸合作空间。一是引导、组织长沙市外经贸企业积极参加中国——东盟博览会等面向东盟市场的对外经贸活动,提高长沙市企业及其产品在东盟市场的知名度;二是在东盟有重大影响力的各主要城市举办长沙——东盟经贸合作项目推介会,同时派出经贸考察团出访东盟相关国家,拜会东盟有关政府部门、商会,考察各国市场情况,建立长沙——东盟双向交流平台;三是加强与广西、云南各主要城市的交流合作,建立长沙与东盟间畅通的贸易渠道,创造便捷的贸易条件;四是完善立足长沙、面向全球、服务全市、辐射周边的外经贸服务网站,为企业提供与东盟合作的政策咨询、法律法规、市场信息等内容服务。
(四)加强人才培养,扩大长沙市外经贸人才储备。与我省各高等院校和有条件的职业学校加强在长沙市外经贸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建议有条件的高校开设面向东盟市场的包括语言、政策、法律、市场营销等内容的培训班,由政府在有关经费上给予适当补贴。另一方面,加强与云南、广西等地人才服务机构的合作,要在广西或云南举办面向东盟贸易与投资的语言类、经贸类人才招聘会,引进开拓东盟市场的专才,以帮助企业扫除进一步开拓东盟市场的人才瓶颈。
总之,要灵活运用财税政策,发挥政策及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在宏观调控中的导向作用,确保实现调整长沙市产业结构和转变外经贸发展方式的目标。
三、几点建议
(一)请求省政府在外经贸平台建设上给予关怀和支持。长沙金霞保税物流中心与“五定班列”是长沙市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同时,也是全省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目前,保税中心与“五定班列”均已投入运营,但其作用的发挥仍任重道远,请求省政府及相关部门加大对两大平台的财税支持力度和招商推介力度;第二,请求省政府及相关部门推动长沙金霞海关的建设进度,以进一步优化长沙市外贸通关及物流运输环境;第三,建议设立东盟市场开拓专项资金,鼓励支持我省企业扩大对东盟的经贸合作;第四,建立面向东盟的外经贸培训平台,建议我省各高校开设东盟各国语言等课程或培训班。
(二)建议实行各地产业分类扶持政策。我省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产业差异很大,建议针对产业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选定一批优势出口产业项目,特别是在拓展东盟市场方面具有较强比较优势的产业进行重点扶持,以达到调整产业布局、兼顾地区差异、平衡区域发展的目标。目前长沙市已形成工程机械、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家用电器、中成药及生物医药、新材料等六大产业集群,其中工程机械、汽车、烟花爆竹、电器等部分产品在东盟已具备一定市场竞争力,但长沙市产业大而不强的问题依然存在,请求省政府在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烟花爆竹、茶叶等长沙市优势产品出口基地建设方面给予重点扶植。
(三)建议加强与外向优势地区间的交流合作。由省政府牵头,各市州政府配合,探讨建立与外向优势地区,特别是广西、云南等对接东盟的桥头堡省份(自治区)之间的交流机制。建议我省加强与广西自治区政府及中国——东盟理事会之间的交流合作,每年在长沙举办一期“中国——东盟自贸区经贸论坛”,邀请东盟商务专家、行业协会专家和成功开拓东盟市场的企业家代表分析东盟市场情况与商机,邀请商务部、海关总署等部级专家向全省外经贸企业讲解有关自贸区政策等等,通过举办论坛,为我省外经贸企业搭建一个进军东盟市场的平台;进一步加强跨关区海关与检验检疫协作,营造快捷的通关环境;进一步支持长沙市完善烟花出口通道,降低烟花出口的物流成本。

You can , or from your own site.

Leave a Reply

郑重声明:资讯 【转变外经贸发展方式实现长沙与东盟经贸合作新跨越】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