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太阳能之城- 小刚的日志- 网易博客

新余——太阳能之城

2010-05-27 16:28:43 阅读12 评论0 字号:

  江西新余,一座因钢铁产业而建市的新城。曾经,这个城市70%的GDP、一半的财政收入来自于钢铁产业。
  如果不是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瞄准世界新能源发展趋势高起点调整产业结构,这座没有交通、资源优势的“钢城”在金融危机中也许不堪一击。然而,一个果敢的转身,让这座城市以“光速”发展成为“太阳能之城”,并在危机对我国影响不断加深的背景下,呈现出逆势上扬的经济发展态势。
  
未雨绸缪告别“一钢独大”
  走进新余,你的眼前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建设和生产场面:300多个工业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施工,包括由美国公司承建的世界{zd0}多晶硅料厂……
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新余市反而出现外贸出口、新增用工、用电量等较大增长的逆势上扬势头。今年前两个月全国外贸出口额下滑两成,但新余市外贸出口额同比增长21%;前两个月全市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7%;至3月中旬全市用工人数同比增长5%。而去年四季度,新余市外贸出口额占全年的29%,工业用电量超过全年的四分之一,企业新增用工7737人。去年,新余市14项主要经济指标中有10项位居江西省{dy},其中GDP比上年增长17%,增速列江西{dy},总量是2006年的2倍,外贸进出口总额及增速列江西{dy}。
  “当年我们要是不居安思危,放眼全球,及早调整产业结构,就没有今天应对危机相对的轻松。”新余市委书记汪德和深有感触地说。
  位于赣西的新余市1960年因钢铁产业建市。长期以来,钢铁产业是新余的{wy}支柱,其中新钢公司是我国{zd0}的船用板生产基地,产钢量居世界第56位、中国第23位,北京奥运会主场馆鸟巢三分之一左右用钢来自新钢。2003年,钢铁产业占新余市GDP的70%,销售收入80亿元的新钢公司对市财政的贡献率达到48%。
  五年前,当全球钢铁市场还处于兴盛期时,新余就已提出未来之路如何走的命题。有人说既然因钢建市,也应钢铁兴市。按照经济学规律,如果一个支柱产业占一个地方整个GDP的比例达到24%,这个地方的经济就可能潜藏着较大的风险。新余市决策者敏感地意识到了这一点。汪德和说:“钢铁是传统的高耗能产业,受国际市场遏制较大。新钢公司最多能做到一千万吨产能,但那时我们的资源、交通、环境都无法承载,所以必须及早地调整产业结构,高起点培育具有巨大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
  在钢铁行业还在盛势时转身比它在颓势时转身要轻盈、流畅得多。几年的转身蜕变,使得新余基本改变了“一钢独大”的传统局面,新能源、新材料产业迅速崛起。2008年,新钢公司销售收入由五年前的80亿元上升到300亿元,但钢铁产业产值在全市GDP的比重却下降到了23%。而起步仅仅3年多的光伏产业去年占全市GDP的比重却达到15%。
  “光速”打造“太阳能之城”
  2005年以来,新余市建成投产或即将建成的投资10亿元以上的项目有23个,这些项目主要集中在光伏产业、新能源发电设备、新材料产业。新余人瞄准世界新能源等产业,以高瞻远瞩的大手笔高起点调整产业结构,变“一钢独大”为新能源、新材料、钢铁三大产业支柱,以“光速”发展成为世界主要的光伏产品供应基地。
  能源紧张已成全球化课题,风能、太阳能是我国未来十年发展的重点能源,以实现太阳能发电为核心的光伏产业将承担起改善我国能源结构的重任。从2005年起全球光伏产业以44%的年均增幅高速发展,美、德等发达国家对多晶硅片和太阳能电池等光伏产品需求相当大。2005年,新余市引进江西赛维LDK太阳能高科技有限公司,在国内较早地进军光伏产业领域。
  这样的“光速”确实令人惊讶:三年多时间,赛维公司硅片实际产能达到1450兆瓦,比建厂时增长200%,产品全部出口美欧且供不应求,订单一直排到了2018年,成为目前全球{zd0}的硅片供应商、全球{dy}个进入“吉瓦俱乐部”的光伏企业。
  为了改变目前我国光伏产业的原料——硅料一直依赖进口、价格畸高且受制于人的局面,在赛维公司自主研发攻克技术壁垒的基础上,新余从去年起开始建设三条总产能达三万吨的高纯硅料生产线,这将使国内硅料成本降低60%以上,为今后太阳能在我国的推广应用奠定基础。今年前两个月,赛维以其规模和技术优势抵御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出口额同比增长52%,赛维的“光速”发展被誉为全球光伏行业的奇迹。
  以赛维为带动,近两年来新余陆续引入了台湾等地投资的11家光伏企业,形成了一条从上游硅料、硅片到下游太阳能电池组件等较完备的光伏产业链,就业人数突破2万人。到2012年新余市多晶硅片和硅料产量将分别占全球20%以上,成为{sjj}光伏产业基地,产值达到1700亿元。“钢城”新余将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太阳能之城”。
  
在节能减排中寻找产业空间
  当一些地方还在把节能减排的任务视作压力和负担时,新余却将其做成了当地未来重要的产业发展空间和新的经济增长点。螺杆膨胀发电机生产项目、风力发电机生产项目就是其中的代表。
  如何有效回收企业放散浪费的热能进行发电,是我国节能减排行业的一项重点攻关技术。我国拥有约40万台工业锅炉,产生的蒸汽十分可观;我国的水泥、陶瓷等行业的大型工业窑炉排烟温度高达400摄氏度以上而未加利用;许多化工厂工艺流程中的反应热、压差及工矿企业废气、废液都有大量的潜热和显热可以回收利用。由于缺乏技术和相关产品,国内工矿企业对生产中大量的热、汽、烟气等一排了之。
  在新余,就有这么一项不喝汽油、柴油而是利用上述钢铁、电力、石化等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低品质余热、废弃蒸汽、烟气等进行发电的新专利技术,这就是新余民营企业江西华电公司经过三十多年科研攻关、八年样机生产、四年商业运行完成的螺杆膨胀发电机发电技术。
  螺杆膨胀发电这项节能减排的新技术正在逐步变成一个巨大的产业空间。从2005年在新余钢铁厂安装了首台螺杆膨胀发电机以来,近3年来华电公司累计有40多台螺杆膨胀发电机应用于广东韶钢集团、北京华能电厂、中石油银川炼化、宁夏沙湖纸业、西藏羊八井地热发电等,实现装机2万千瓦,节约电量1.2亿千瓦时以上,节约标煤4万多吨。首钢集团、山东莱钢、镇海石化、西藏阿里地热田等都计划新装螺杆膨胀发电机设备。以经济发达省份江苏为例,如果江苏37000多家高耗能企业能安装螺杆膨胀动力发电机设备,达到平均每家回收热能发电300千瓦,就相当于江苏每年“拣”回1000万千瓦的发电能力。
  目前,年产1万台套螺杆膨胀发电机项目已在新余开建,一期工程将于今年底投产,项目达产后年装机300万千瓦发电机组。新余的太阳能光伏产业集团公司:塞维
LDK-生产硅片,江西瑞晶-电池片,组件,江西升阳-电池片,江西天能-电池片,江西中材-光伏设备,华电集团-光伏供电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历史上的今天-->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新余——太阳能之城- 小刚的日志- 网易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