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向2020年中国客车制造业_平庸_新浪博客

飞向2020年中国客车制造业

2010年6月6日

 

又是一个xx,心头又一次浮现中国客车制造业。于是,觅一偏静处,沏一杯清茶,思绪飞向了2020年的中国客车制造业。

 

回忆起十年前的2000年,那是客车业很热闹的日子,因为需求在爆发性增长,还因为客车制造业升起一颗新星——金龙客车。时势和英雄总是相伴而生的,以至今还没有人能解释清楚时势和英雄的因果关系。在那时,总有预感,中国客车制造业的格局将要发生变化。

 

于是,今天形成了“三龙一通”的行业格局。今天的客车制造业比起10年前,不论产业规模、产品水平、制造工艺水平都已不可同日而语,而且从行业里的市场结构看,客车行业似乎已趋于稳定,年复一年的行业排名不过在重复既往。这时候,偶有预感萌生,中国客车制造业正处新格局的孕育时刻。

 

碧绿的茶叶轻柔地沉入了杯底,茶香便乘着水汽升腾起来。笼罩在树荫中静谧的山庄不时有游客光顾,树丛嬉戏的飞鸟不知是惊恐还是欢娱,啁啾不停。此时此地,与客车制造业无关,此刻我心却飞入了2020年的中国客车制造业。

 

一、   全球客车产业中心

 

2020年6月6日,国际客车工业联盟成立大会及首届理事会在中国南方某城市隆重召开。全球100多家知名客车制造业{lx}聚集一堂,畅想客车未来。

 

2020年,全球最主要的前30家客车制造业把它们的总部或者其研发、制造、营销等核心职能模块设在中国。

 

2020年,全球最xx的客车制造企业10强中半数以上属于中国自主品牌,或由中国自主品牌控股的中外合作企业。

 

2020年,中国自主品牌或中国主导品牌占全球客车市场份额超过50%以上。

 

2020年,中国大地上出现了3-5家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客车市场控制力的客车企业集团。

 

 

二、  三大制造模式共生

 

2020年,经过长期的市场竞争、市场细分、企业自我定位,中国客车制造业形成了“定制客车企业、标准客车企业、客车车身企业”等三大类客车制造模式共同存在、共同发展,相互补充、相互竞争的局面。

 

1、 定制客车企业

 

这类企业仍是一类重要的客车制造企业类型。它们是现阶段客车企业“大规模定制”制造模式的继承和延续。它们的血脉里流淌着“金龙”的血液。

 

2、 标准客车企业

 

随着客车制造和客车两个产业的不断成熟,包括用户的采购理性的成长,标准化的客车产品市场比例权重将越来越大。这类市场将催生一类以“标准化、高品质、高xxx、优质服务”为特征的客车企业。宇通目前的种种努力是这类企业正催生的迹象。

 

3、 客车车身企业

 

“采购客车专用底盘加装车身”是我国客车企业在20年前的主流模式,目前被“组装底盘自制车身”的模式替代。

 

2020年,这种“采购客车专用底盘加装车身”的模式在专业分工上的显著优势又被市场重新青睐。大型商用汽车企业具有供应成熟、先进、安全、环保、低成本的客车底盘的各方面优势,但没有兴趣去投资拓展机械化、自动化制造程度很低的客车车身业务,产生了与专业的客车车身公司合作制造客车的需要。

 

客车底盘与客车车身分别由专业底盘厂和车身厂制造,并由车身厂采购底盘组装的模式是欧洲客车行业至今为止的一种典型模式。他们不仅制造分工完成,而且营销和服务也分工完成。一个车身厂可以选用几种底盘,一个底盘厂可以选择几个合作的车身厂。

 

这种模式是当前中国客车中小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重要出路。2020年,比较知名的专业客车车身制造厂达到50多家。

 

三、 五类主流市场

 

1、长途客运

 

2020年,长途客运仍然是中国客车最重要的国内市场。由于城际铁路和航空业的高度发展,长途客车出现了在未来10年里多次区域性转移,从发达地区向次发达地区转移,从中心城市向新兴城市转移,从成熟经济带向战略发展经济带转移,但长途客运的客流量和客车保有量总量仍在持续增长。

 

2、城市公交

 

尽管城市地铁和地面轻轨日趋普及,但市内交通的要求和需求也日益提升,随着政府逐渐放开xx公交行业,2020年,公交客车成为了一个不仅在份额上,而且在产品技术上、经营收益上带动客车制造业持续快速增长一股重要力量。

 

2020年,新能源城市客车基本垄断大中城市客车市场。

 

3、租赁市场

 

2020年,旅游客车市场和大部分的企业通勤用车,以及一些时间阶段性的各类盛事大会用车将基本采用租赁的方式。这种需求转化为一个巨大的租赁市场。

 

2020年,得益于旅游营运资质管制等政府政策的配套改革,客车租赁公司成为一类非常重要的客车用户。

 

4、村镇市场

 

随着交通的普及和提升,政府倡导多年的村镇、县级客运市场已经成型,2020年,一个巨大的中小型客车新兴市场在广大发达的村镇和次发达的县市形成。

 

5、 国际市场

 

在2010年,中国各大客车厂在国际市场还“风水轮流转”地轮流坐庄,各客车企业在国际市场打“运气牌”。

 

2020年,在国际上,“中国丰田、中国本田、中国日产”式的客车企业正式出现,成为国际客车市场实至名归的“庄家”而不再靠“手气”。

 

四、七个关键情况

 

1、关系营销的关系“变质”

 

2020年,中国的市场经济又前进了十年,中国的国民素质又提升了十年,目前中国特色的客车关系营销开始“变质”——由于目前在企业利益中掺杂着很多个人利益的“关系”变成以供求双方企业利益、客户价值为主导的“营销关系”。

 

中国特色的“关系营销”营销的实质性淡出,意味着客车品牌营销在真正意义上的胜出。2020年,中国客车的优势品牌是与品质和服务等品牌的核心内涵相匹配的。

 

2、基于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2020年,基于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成为赢得市场的一种重要力量。产品力对车身来说,除了基本功能外,就是做工的精益求精。一批执着地把车身造型和内外饰做工做到视觉的享受的企业成为了行业xx。

 

产品竞争力另一关键是,像当前的康明斯、玉柴发动机、东风153车桥、綦江变速箱等优秀核心汽车底盘总成资源的独占。由于客车总体规模的局限,客车制造厂自主开发这类总成还不太现实,社会采购方式很难垄断这类资源,这方面需要有创造性举措,比如形成与大汽车集团的联盟来形成配套资源占用优势。2020年,通用标准客车企业创造性地解决这个问题,从而拥有了产品核心技术的竞争力。

 

3、 连锁制造模式

 

2010年,行业优势企业都倾向于集中在一个基地的大规模集中制造的运营模式。2020年,类似“麦当劳”的连锁制造模式创造性的运用,并形成一种竞争和发展显著优势。

 

多地连锁经营模式曾在2000年前后被厦门金龙用“产地销、销地产”的概念提出过,并一定范围地实践过。尽管客车不同于汉堡和炸鸡翅,客车连锁制造能力的培育和移植,以及管控难度大得多,但2020年,果敢尝试的客车企业家成功了!

 

4、新型国际合作在客车制造业普及

 

2020年,以中国客车企业为主导的,以全球各大客车品牌为重要合作伙伴的一种新型国际合作模式在中国客车制造业普及起来。

 

这类新型的国际客车合作企业除了改变以前由外方主导为中方主导的决策机制外,也彻底改变了此前仅面向国内市场的做法,开始依托中国,面向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

 

这是中国成为国际客车制造业中心的标志之一。它源于此前十多年中国本土客车制造业对国际客车制造业和国际客车市场的不懈耕耘和自身的不断成长。

 

5、 客车集团的形成

 

由于客车在民生服务、在城市环境、在绿色低碳、在城市形象、在公共安全等诸多方面的显著地位和影响,政府和投资力量、企业家人才对客车制造业日加xx,随着客车企业自身的努力和成长,2020年,中国形成了数家实力强大的客车集团,它们不仅主导了国内客车市场,而且引导着国际客车市场。

 

这些客车集团突破了以前仅在中大型客车的领域经营的界限,进入轻型客车的市场,以及微客的市场,从而一统“大、中、轻、微”全系列客车产品。通过拓宽产品线,这些客车集团营造了自主的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独特优势,并创建了强大的品牌和网络的优势。

 

这些客车集团有来自之前大中客企业的向外扩张成长起来的企业,也有来自轻客和微客企业入侵大中型客车市场后发展起来的企业。

 

6、 三龙一通的回忆

 

2020年,“三龙一通”已成为一个历史名词,但这段历史耐人寻味,发人深省。

 

2010年,宇通获得了市场的{lx1},但当时看不出有太多的过人之处。2000年,金龙曾代表新生力量有很多不凡表现,但到2010年却表现出一些挣扎在体制的桎梏中的窒息状态。

 

站在2010年,可以说,宇通的现在与汤玉祥有很大关系,宇通的明天也许需要另一个“超汤玉祥”。金龙的今天获益于创业当初的“病态体制”,也许金龙的明天取决于革除当前的“体制病态”。

 

2020年,站在一个客车新的时代,2010年作的的那些关于“三龙一通”的假设和推测,有几分意味仍可咀嚼。

 

7、 行业的变革力量

 

波特说,行业变革的力量存在于“五力”中,即客户的力量、供应商的力量、竞争者的力量、潜在入侵者的力量、替代品的力量。这是一个典型市场经济形态下的行业变革模型。

 

2010年,回顾过去的10年、乃至20年的中国客车制造业,在这个模型中,我还想添加个我个人认为重要的企业家和人才要素,以及汽车集团的兴趣。

 

企业家人物的出现是中国客车行业发展的加速器。本世纪初十年里,中国客车格局中的两个核心的人物的个人特质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一是庹新永先生,二是汤玉祥先生。宇通的兴起在于培养并容纳了企业家,金龙的不幸在于诞生又流失了企业家。如果宇通再培养一家超越汤玉祥企业家,如果金龙吸引了投资家兼企业家或新的投资家慧任真的企业家,“金龙、宇通”将会延续xx中国客车的又一个十年。

 

在客车这个规范性比较差,工业化的技术和管理成果应用程度较低的汽车产业小行业里,企业领导人的作用非常关键。其思路、其思想境界、其成就欲望、其事业追求、其视野、其执着等个人特质无不时刻左右着企业的朝朝夕夕、里里外外,乃至生死存亡,更不用说大展宏图了。

 

除了企业家这个领军人物外,还想说一下“人才效应”问题。可以说,由于客车制造、设计、销售等核心职能的现代化程度都不高,客车行业本身规模不大,客车行业人才的质量和数量都有较大局限性。同时,由于行业的特殊性,或者说相对于汽车产业高度发达的工业文明而言的“落后性”这个特殊性,客车行业对于多样化人才的培养和吸纳、使用都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这也是局限客车行业快速成长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客车企业中实务性人才较多,策划性、战略性、创造性、领导性人才非常缺乏。宇通在引进业外人才方面做了积极尝试,也取得了积极的效果,值得客车业学习。

 

{zh1}提及的因素是汽车集团的兴趣。汽车集团一旦对客车市场产生真正的兴趣,是可以轻易地施加影响的。金龙集团和宇通客车都是上市公司,汽车集团用一点“备用金”就可以进入客车xxxx的董事会。汽车集团都有自己的客车业务(客车企业),如果真要“举集团之力”抢占客车份额,真会像我们国家举全国之力去办一个奥运和世博会一样志在必得、势在必得。汽车集团还有一种选择,把自己客车业务的股权结构搞活,通过提升企业活力来让自己的客车企业既得天独厚又自强不息,从而冲击中国的客车制造业。

 

一只飞鸟落在了独自一人的我的桌前。抬头一看,这里已非静谧的山庄。游客三五成群地围成一桌桌,或打牌、或聊天,欢声笑语、高谈阔论,此起彼伏,热闹不凡。抬腕一看,我已在2020年的时空里徜徉了3个小时。小鸟静静地看着我,伴着我,不知是回避那群欢愉的人群还是同情我孤寂,抑或提示我别作那些无稽诞想。

 

回到现实,我年轻了十岁。也是一个xx,思绪回到八年前投身客车创业时光,记下了《冲入客车制造业》那些浸透着往事的文字。看来,这个xx更有收获,那个xx回到现实时老了8年,这个xx则年轻了10年。

 

2020年,中国的客车行业,你究竟会怎么样呢?小鸟没有发现其实我并非孤身一人,陪伴我的还有一位通用汽车前总裁斯隆同志的导师彼得.德鲁克先生。

 

我搁下2020年的事,凭着刚赚的年轻激情,继续拜读德鲁克的《Managing  For  Results》这本不朽的著作。我正读到FOCUS ON OPPORTUNTYMaking the Future Today 。这也是我{dy}次读该著作的英文版。我端起杯子呷了一口茶,小鸟知趣地飞走了。于是,我抄下彼得.德鲁克书中本章的头两句话作为这篇梦话连篇的随笔的结尾。

 

We know only two things about the future:It can't be known. It will be different from what exists now and from we now expect。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飞向2020年中国客车制造业_平庸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