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6-08 01:28:19 阅读22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核心提示:停牌前的5月19日,成交放出6.76亿元的巨量,是前一个月平均每日成交量的近3倍,换手率也猛增4倍,并最终以涨停板报收。坊间直指其消息提前泄露导致的股价涨停问题,同时也质疑宏达股份也很可能涉嫌内幕交易。
6月7日,一纸重组终止的公告让宏达股份(600331.SH)的股价滑铁卢再度上演。
根据公告显示,自上月19日停牌后,宏达股份曾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和中介机构与大股东宏达集团就资产收购事宜进行反复研究、论证,但始料未及,因交易目标资产相关条件不成熟,该商谈被宏达集团最终终止。
阴霾随之来临。当日复牌,宏达股份旋即跌停,与2008年类同资产收购流产后如出一辙。而前10大流通股股东中的众基金以及于停牌前夜悄然潜伏的游资也一起置身套牢泥潭中。
不过,与此前重组境况不同的是,有基金业人士认为,此次投资折损全因游资“自作自受”,而受此连累,众多基金机构则多少有些无辜。“股价提前异动导致宏达深陷‘消息提前泄露’的嫌疑,这无论如何都不是好事。”
记者初步测算,复牌首日,基金将由此浮亏过亿。对此,宏达股份某内部人士显得相当无奈。在他看来,有过往经历后宏达股份已在尽量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但尽管严防死守,也无法对抗市场更为强大的趋利能量。
潜伏者的如意算盘落空
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此次为其买单的,却无疑将再度落脚到此前慕名股价幸福时光的潜伏者们。正是事前大举进驻所曝露的消息泄露最终让这部分逐利资金叫苦不迭。而受此拖累,以长期投资为主的众多基金机构也难以独善其身。
5月19日,有两家机构席位现身买入龙虎榜,合计买入约11770.28万元;另有三家游资(其中,xx游资俱乐部——宁波解放南路营业部位列买入席第二名,成交8166.13万元以上)合计买入16945.76万元。
按照当日成交均价计算,经一个跌停,前五位买入机构、游资整体浮亏约3000万元。而除此之外,此前早已置身其中的更多基金机构也将由此遭遇大额浮亏的尴尬。
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2010年3月31日,共8家主力机构持有宏达股份,持仓量总计8355.11万股,占流通A股13.74%。其中,光大保德信基金持有2892.73万股,为宏达股份{dy}大持有基金;次之的是融通新蓝筹基金,持有2165.19万股;华夏平稳基金在一季度成为新进基金,持有1364.79万股,此外,广发稳健基金、嘉实沪深300指数基金还分别持有800万股、396.97万股;值得一提,另有两家全国社保基金组合合计持有675.43万股(其中375.43万股为新增持有).
由此,倘若上述主力机构截至复牌首日持股未变,不难测算,这部分机构也将整体浮亏达1.14亿。
不过,对此,某参股基金人士认为,基于长期价值的考虑,在宏达股份基本面不会有重大变故的情况,应该不会考虑减仓,而以目前公司价值来看,反倒可能会增仓。但不可避免,此次重组的流产对公司看好的价值提升会造成一定折损。
“终止”与“中止”之辩
一切归咎于重组终止的噩耗。在宏达股份董秘王延俊看来,其直接原因是时间问题。
“因为标的资产还有些细节问题需要处理,无法在监管层的一月期限内完成。所以短期内,重组不得不终止。”王向记者坦承,商讨未取得预期效果其实也在公司的考虑之中,“毕竟当初重组只是处于酝酿阶段。是否成功本来就尚未确定。”
5月20日,就在宏达股份停牌当日,记者曾从其内部高层获悉,公司将很可能通过非公开增发股份收购宏达集团位于西藏的铜钼矿。为此,双方已在前几日做好了具体谈判的准备。
在该公司人士看来,此次重组接触仅仅是公司资产重组前必要的可行性探讨,并未期望有实质的结果。而当时,该标的资产的正式评估报告也尚未出炉。双方的谈判更多是在重组框架上进行。
涉及到具体细节,无疑使得重组的可变性增大。王延俊称,要在一个月内完成符合重组的标的资产的各项指标存在很大难度。这是条件不成熟的主要原因。不过,到底是哪些细节问题,王却不愿更多透露。
但其可以肯定的是,此次重组流产并未涉及深层次的资产作价问题。因为对宏达集团而言,通过股权融资获得矿业资产的开发并非仅是出于资产需求的考虑,更多的是出于对宏达股份业绩提升的支持。
“既然只是时间问题,又何必终止呢?xx可以先中止,等条件成熟再启动。”成都本地某综合类券商人士对此提出质疑。“仅仅是因为技术性原因就终止重组,则无疑对广大股东的不负责任。显而易见的是,复牌公告一出,股价必定跌停。”
这也成为宏达集团方面的无奈。作为操刀此次重组的主导者,宏达集团某高层认为,按照预期,即在一个平常的交易日公布重组意向的消息,且并未让外界知晓涉及矿业资产的重组,即使是重组失败也会有现在这样复牌即跌停的后果。
意外正是出在停牌的时机上。而恰好股价异动就在前日征兆性地发生。
据悉,停牌前的5月19日,宏达股份成交放出6.76亿元的巨量,是前一个月平均每日成交量的近3倍,换手率也猛增4倍,并最终以涨停板报收。据交易明细显示,机构、游资都旗鼓相当地以过亿资金介入。
前述宏达股份人士并不避讳消息提前泄露的问题。在他们看来,出具公告乃无奈之举。“毕竟市场传闻很多,而公司的确也在做前期接触,再不停牌可能会有更xxx烦。”
而事实上,由此而及的非议在翌日已是铺天盖地。坊间直指其消息提前泄露导致的股价涨停问题,同时也质疑宏达股份也很可能涉嫌内幕交易。
“资产重组本来就具有很多可变因素,所以{zh1}流产也是很平常的事。”前述券商人士分析,对宏达而言,尽管重组未成稍有遗憾,但至少能获得避嫌内幕交易的效果。显然利大于弊。
对此,公司董秘王延俊看来,从初步接触,到停牌谈判,整个过程显得较为仓促。但基于市场的异动,上市公司又不得不做出及时公告。这使得重组要在既定时间完成不可确定的任务无疑难上加难。
记者接触的多家上市公司董秘也认为,由于监管层规定的披露时间较短,一般情况很难完成诸如资产收购等较为复杂的重组,所以大多会选择谈得比较成熟的时候披露。如果因外界因素提前公布,则不可避免重组流产的风险。
--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