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学者叫朱学勤,我经常把他和李学勤搞在一起。因为以前买过几本北大版的《十三经注疏》,主编就是李学勤,所以后来叫X学勤的都当做他了。最近看了几篇胡适和储安平的文章,顺着脉络查了一下自由主义,结果就在wiki里看到了朱老师的介绍。这名字听着耳熟,果不其然,竟是母校的老师,顺便感叹咱学校也藏龙卧虎。

  今天写这篇文章,主要是看到了几篇文章,关于朱老师对上海历史教科书修改的一些言论,以及引出的讨论。这个大概是几年前的事了,不过今天被我翻到,我就再出来说几句。

  首先,我稍微整理了一下看到的资料,一共有5篇文章比较具有代表性,而且能够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只要看看标题,就能知道这场“争论”是如何的激烈。这个“故事”挺值得我们去思考的,不管是支持朱老师的,还是反对朱老师的,不作过多的评判。我只是想谈一下我们这代人怎么去看历史,怎么去学历史,怎么去评论历史。

  80后的童鞋可以回忆一下我们的历史课是什么样的,历史教科书是什么样的。据我所知,一般童鞋都不喜欢历史课(我曾经是小小的历史课代表),有时候历史课上就做其他课的作业,到了考试背一下完事。这可能与当时的应试教育有关,也有可能和老师的教学有关,有可能是教科书的内容引不起同学的兴趣。关于应试教育大家都懂,不多说。关于老师的教学,我现在揣测大概历史在我们国家是最难教的一门课,不是因为课本身的程度深,而是意识形态的问题,也不多说。至于历史教科书,确实有些枯燥,大致的路线就是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国外为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讲的也就是农民起义,帝王将相,阶级斗争之类的,因此在我们幼小的脑海中的历史就是这样一个牢牢的框架,对历史的认知也就局限在了这个框架里。

  似乎到了高三之后非历史班非历史专业的童鞋就很少去上历史课了。少一点应试和教条也好,可以有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不过,这个从小到大的阶级斗争框架始终在脑海中挥之不去,自己感觉有点悲哀了。前一段时间,把中国通史和外国通史看了一遍(两本书都是中国大学教师写的,不是什么名著),看到后来真是要睡着了,果然还是和中学历史教科书一脉相承,后悔买下它们了。虽然从这些教材上能够大致了解到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基本情况,但是书中的评论还是那么单一,比如总是说什么什么起义/斗争/革命有一定的先进性,但还有局限性,没有考虑广大群众之类的云云,很唯物辩证。可这仅仅是唯物史观,它并不是历史的全部。

  前段时间看了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知道历史也能这样去解释,没有了阶级,没有了斗争,从一个“大历史”的角度去解读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似乎比我们所学的教材有趣多了。后来还看了黄仁宇的《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发现一个全新的蒋介石,而不是教材中说的那个“蒋匪”。再后来读了《私人阅读史》才知道在中国出版的书是会经常被删节的,尤其是哲学社科方面的,尤其是讲西方“先进”思想的。再后来读了谢泳的《靠不住的历史》,才知道历史研究的新方法与新视角:从间接材料里获取实证。这些都是以前所没有看到过的。因此,我稍微总结下心得:

  历史要怎么看呢?看书是{zh0}的方法,教科书{zh0}不要看,网上炒起来的书也不要看,要看就看大师的著作,看大众不喜欢的书,比如黄仁宇,而且要看各家的说法,{zh0}是那种外国人写的另一国的历史。

  历史要怎么学呢?还是看书,不过可以看一些小说,提高兴趣,其中首推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如果看书吃力,也可以看看电视电影,但国人拍的{zh0}不要看,{dy},不严谨;第二,和教科书一样。我比较推崇日本NHK的大河剧,他们对史料的考证非常严谨(虽然是历史小说改编,但还算忠于历史,不会出现雷人的穿越)。

  历史要怎么评呢?仍旧要看书,看别的历史评论学家怎么评的,依样画葫芦,把这些评论融合贯通了,自然而然就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没有依据的评论是站不住脚的。但记住,非历史学家的评论不要看,看了会被误导。

  以上是个人的一些奇谈怪想,难免存在错误,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