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主要秋作物(粮食类)栽培技术规程_躬耕_新浪博客

夏玉米栽培技术规程

 

    玉米是我市第二大粮食作物,是重要的饲料和轻工业及新型能源工业原料。近几年,我市玉米生产快速发展,种植面积逐步扩大,单产、总产不断提高。2009年,全市玉米种植面积390.28万亩,平均单产372.1公斤,总产145.22万吨。在去年秋粮生产季节涝灾、风灾、病虫害等较为严重的情况下,玉米实现增产增收,为保证我市全年粮食产量超100亿斤,推进南阳粮食主产区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为进一步提高我市玉米生产技术水平,夺取今年玉米丰产丰收,结合我市生产实际,特制定如下栽培技术规程。

一 、播前准备

(一)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1、品种选择

一般在生产条件较好的平原地区,宜选用郑单958、浚单20、浚单26、中科11等耐密型品种;在生产条件较差的丘陵地区,宜选择鲁单981、济单7号、中科4号、浚单22等大穗型品种。玉米生长季节自然灾害发生较重的地区,应以抗逆性较强的品种为主,如鲁单981、登海602、中科11、豫单998等,或进行不同抗性高产品种合理搭配,以增强玉米的稳产性。购买种子应选择信誉好的大公司品牌种子,种子质量标准应达到:纯度≥96%,净度≥98%,发芽率≥85%,含水率≤13%。

2、种子处理

(1)精选种子:因当年用的种子产于上年,存放时间较长,农民购到种子后,要对种子进行挑选,xx霉变、破碎、混杂及有病虫害的种子。

(2)晒种:选择晴天上午9时到下午4时进行晒种,(注意:不要在铁器和水泥地上晒种,以免烫坏种子),连续晒2~3天,可提早出苗1~2天,出苗率提高13%~28%。

(3)药剂处理:一般选用包衣种子。未包衣种子在播种前{yt}进行包衣或药剂拌种。包衣可选用20%福.克悬浮剂或5.4%吡.戊玉米种衣剂,以控制苗期灰飞虱、蚜虫、粗缩病、丝黑穗病和纹枯病等。药剂拌种可选用戊唑醇、福美双、粉锈宁等,以减轻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用辛硫磷、毒死蜱等拌种,可防治地老虎、金针虫、蝼蛄、蛴螬等地下害虫。种衣剂及拌种剂的使用应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

(二)播种机具的选择与调试

1、机具选择:目前我市主要推广麦后免耕覆盖机播技术,针对因麦秸缠绕引起的下籽不均、深浅不一、缺苗断垄等生产实际问题,应选用装有秸秆切碎和抛撒装置的联合收割机收获小麦,将麦秸切碎至5厘米左右并均匀抛撒。

2、机具调试:播种前要根据种植密度确定行距、株(穴)距,核准排种量和排肥量,并把机具调整到位。半精量播种,要求每穴种子1~3粒,精量播种每穴1粒。机具调整好后要先进行试播,检查播种深度和播种均匀性,检查行距、株(穴)距、覆土、镇压等是否符合农艺要求,不符合要求的要调整合格后才能进行作业。

(三)肥料准备

玉米常用肥料有尿素、二铵、复合肥、中微肥、玉米专用肥、玉米专用缓控释肥等。要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施肥要遵循以产定氮、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合理搭配(磷肥按氮肥的1/3左右)、分次施入的原则。我市氮肥施用参照标准:产量水平<400公斤/亩地块,亩施纯氮7~9公斤;产量水平400~600公斤/亩地块,亩施纯氮9~12公斤;产量水平>600公斤/亩地块,亩施纯氮12~14公斤。

二、播种

(一)播种期

夏玉米播种越早越好,一般要求在6月上旬种完为宜。麦套玉米一般在小麦收割前3~4天趁墒套种,以免小麦机收碾压玉米苗。

(二)播种量

播种量一般为2~3kg/亩,根据品种特性酌情增减。

(三)播种方式

高产田宜采用宽窄行播种,宽行70~80厘米,窄行40~50厘米;中产田可采用等行距播种,行距60~65厘米。

(四)播种深度

一般以5~6厘米深为宜。墒情较好的粘土地,应适当浅播,以4~5厘米为宜;疏松的沙质壤土,适当深播,以6~7厘米为宜;若土壤含水量过高,不宜深播。播后及时镇压保墒,以利出苗。

(五)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是实现玉米高产的重要措施之一,密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玉米减产。合理密植应根据品种特性和地力而定,一般耐密型品种每亩定苗4500株左右,大穗型品种每亩定苗3500株左右。同一品种,在水肥条件好、地力水平高的地块种植,要比在水肥条件差、地力水平相对较低的地块,每亩增加300~500株。

(六)足墒播种

充足的土壤墒情是保证玉米苗全、苗齐的基本条件。在适播期内,要趁墒抢种,若土壤墒情不足,播种后要及时浇蒙头水。

(七)施好种肥

种肥可促壮苗早发,种肥一般占总施肥量的10%左右,通常每亩施尿素3~4公斤和部分磷钾微肥,在玉米播种时随种子施入。套种田可结合浇蒙头水施入。

三、田间管理

(一)苗期管理

1、化学除草:播后要及时进行化学除草,采用土壤封闭或茎叶处理。土壤封闭墒情不足时,要适当加大喷药用水量;苗后除草,采取定向喷雾,严禁喷到玉米植株上,以免造成药害。

2、间苗、定苗:幼苗3叶期间苗,4~5叶期定苗。定苗时,要留大苗、壮苗、齐苗,不苛求等距,对个别缺苗地块,可在邻近留双株补齐,按合理密度留足苗。

3、追施苗肥:要普遍施用苗肥,促苗早发。苗肥在玉米5叶期施入,将氮肥总量的30%及磷钾肥沿幼苗一侧(距幼苗15~20厘米)开沟(深10~15厘米)条施或穴施。

4、蹲苗:蹲苗是促进玉米根系下扎,提高玉米后期抗旱性和防止倒伏的重要措施。玉米苗期耐旱怕涝,在土壤不太干旱的情况下,苗期一般不需要浇水,适当的干旱,有利于玉米蹲苗促壮。

5、病虫害防治:适时防治地老虎、麦秆蝇、蓟马、粘虫、甜菜夜蛾等害虫,在稻区周边田块要重点防治灰飞虱,以控制粗缩病。

(二)穗期管理

1、追施穗肥:穗肥有利于雌穗小花分化,增加穗粒数。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株高1米左右,11~12片展开叶)将总氮量的60%施入。

2、合理灌溉:玉米拔节后进入生长旺盛阶段,对水分的需求量增加,尤其是大喇叭口期发生干旱(俗称“卡脖旱”),将影响抽雄和小花分化;抽穗开花期玉米需水量最多,是玉米需水的临界期,此期干旱将影响玉米散粉,甚至造成雌雄花期不遇,降低结实率。因此,在大喇叭口到抽雄后25天这一段时间,发生旱情,要及时灌溉。

3、病虫害防治:适时喷施xx剂防治叶斑病;大喇叭口期进行药剂丢(灌)心,防治玉米螟。

(三)花粒期管理

1、补施粒肥:玉米后期如脱肥,用1%尿素+0.2%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洒。喷洒时间{zh0}在下午4时以后。高产田块,也可在抽雄期再补施5~7公斤尿素。

2、保墒防衰:玉米生育后期,保持土壤较好的墒情,可提高灌浆强度,增加粒重,并可防止植株早衰。此期土壤干旱应及时灌水。

四、适时收获

目前,我市玉米收获时间普遍偏早,严重影响玉米产量。合理的收获时期应在苞叶发黄后7~10天,即籽粒变硬,出现光泽,乳线消失,基部黑层出现时收获,一般可增产10%左右。玉米收获后要及时晾晒,当籽粒含水量达到13%~14%时安全贮藏。

五、减灾措施

我市玉米生长季节,自然灾害发生频繁,针对灾害要及时采取应变措施,确保丰产稳产。

(一)涝灾

玉米前期遇到涝灾,要及时排水,淹水时间不应超过0.5天。生长后期对涝渍敏感性降低,但淹水不应超过1天。

(二)雹灾

苗期遭遇雹灾,应加强肥水管理,可根部或根外施xx氮肥,促进快速恢复,降低损失。拔节后遭遇严重雹灾,应及时组织科技人员进行田间诊断,视灾害程度酌情采取相应补救措施。

(三)风灾

小喇叭口期前遭遇大风,出现倒伏,可不采取措施,玉米会自行直立,基本不影响产量。小喇叭口期后遭遇大风而出现倒伏,应及时扶正,并进行浅培土,以促进气生根下扎,增强抗倒伏能力,降低产量损失。此外,对易倒伏品种或种植密度过大有倒伏倾向的地块,应适时喷施玉米抗倒剂进行预防。

  

水稻栽培技术规程

 

要发挥水稻增产潜力,实现高产高效,必须坚持“壮个体、小群体、高积累”的技术路线。水稻生产管理的目的就是围绕肥、水及病虫害防治,利用各种调控措施,要在培育壮秧、合理密植的基础上,实现秧苗个体健壮、生长发育正常,适当控制群体数量,实现足穗、大穗、多粒、粒饱获得高产目标。

一、选择高产优质高抗品种

常规粳稻重点推广豫粳6号、郑稻18、津优9702、新丰2号等。杂交稻重点推广超级稻Ⅱ优明86、国稻6号、两优0293、Ⅱ优航1号及杂交籼稻川香优6号、绵Ⅱ优838、Ⅱ优725、冈优729、宜香9号、杂粳9优418等品种。

二、培育壮秧

采取旱育、稀播、化控等技术,培育适龄壮秧。壮秧指标:秧龄35~40d,株高15~20cm,叶龄5~6叶,有1~2个分蘖,苗基部茎扁粗,单株白根多,叶直不披,叶色绿黄。机插秧苗的壮秧指标有:秧龄15~20d,株高12~17cm,叶龄3.7~3.8叶,苗基部茎宽≥2mm,单株白根10条以上,地上百株干重≥2.0g,根系盘结好,提起不散。

(一)合理安排播种时间

粳稻播种时间4月20日~30日,秧龄35~45天,大田每亩用种量1.2~1.5公斤,秧田播种量8~10公斤。杂交籼稻播种时间5月1日~10日,秧龄30~40天。大田每亩用种量1~1.2公斤。

(二)浸种xx和催芽

洗净→清水浸种→“强氯精”浸种→洗净→清水浸种→催芽。

(三)秧田管理

在秧苗1叶1心前保持秧田畦面上湿润无积水,以后维持浅水。2叶1心时每亩秧田施尿素4公斤、氯化钾4公斤作为断奶肥。薄膜覆盖的要选择好天气揭膜;35天以上秧龄的在4叶期每亩秧田施尿素2.5公斤作提苗肥;移栽前5天每亩秧田施尿素2.5公斤作送嫁肥。

三、合理密植

常规粳稻一般为每亩2万穴,每穴3~4苗,杂交稻为每亩 1.5~2万穴,每穴1~2苗。宽行窄株或宽窄行种植。

四、科学施肥

水稻施肥要点是“一足二全三均衡”,具体施肥方案,应根据不同肥力田块、不同品种、不同产量指标、不同生产管理水平等因素统筹安排。

(一)底肥

高产示范区,底肥包括每亩优质农家肥3~4方,N、P、K含量为15%、15%、15%复合肥30公斤或35%含量的水稻专用肥40公斤或碳铵50公斤加过磷酸钙50公斤、氯化钾5~10公斤。一般大田,底肥包括每亩农家肥2~3方,N、P、K含量为15%、15%、15%的复合肥50公斤,没有农家肥的,复合肥用量增加10公斤以上。

(二)追肥

以氮肥为主,磷肥、钾肥为辅。高产示范田,追肥要巧:分蘖初期每亩施尿素10公斤左右;晒田好的、转色快的,拔节期每亩施尿素5公斤左右、钾肥5~10公斤;晒田差的、转色慢的,拔节期每亩尿素3~4公斤、钾肥8~10公斤。剑叶定长期或孕穗后期(破口期)结合施农药叶面喷洒尿素1公斤;灌浆初期结合施农药叶面喷洒磷酸二氢钾150~200克/亩,浓度要控制在0.5%以内。一般大田追肥要稳:分蘖初期每亩施尿素8公斤左右;能晒田、叶色较淡的田块,拔节期每亩追肥尿素3~4公斤、钾肥5公斤左右;不能晒田、叶色较浓的田块,拔节期每亩追肥尿素3公斤左右,钾肥8~10公斤;抽穗前后,结合施农药,叶面喷洒尿素0.5公斤、磷酸二氢钾150~200克。

五、合理灌溉

稻田水分管理,应坚持浅水勤灌、以湿为主、干湿交替的原则进行。具体方法是:

(一)秧苗移栽返青后有水层促活棵,水深3~5厘米。

(二)分蘖期灌浅水,活棵后浅水层促分蘖。

(三)分蘖末期晒田。全田大分蘖(3片叶的分蘖)和主茎苗数达到预计穗数的80%开始晒田5~7天,抑制分蘖速度。苗数达到预计穗数、拔节前必须断水重晒,控制无效分蘖,增加土壤通透性,促根系下扎,扩大营养面积,起到蹲苗作用,同时,促进秧苗由以氮代谢为主的营养生长,向氮、碳代谢并重的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阶段转化。

(四)孕穗至抽穗期田面保持浅水层,水深不超过3厘米。

(五)抽穗至成熟期浅水勤灌,做到前水不见后水,干干湿湿到成熟。收割前7~10天断水。切忌不要深水灌溉、一灌到底。

六、加强病虫草害防治

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防治原则,强化各项病虫害防治措施的落实。秧田以防治稻蓟马、条纹叶枯、苗瘟等为主,同时抓好以稗草为主的草害防治。移栽田主要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白叶枯病、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稻苞虫、稻飞虱等病虫害,秧苗移栽返青后3~5天结合施分蘖肥进行化学除草,施药后保持3~4厘米水层5~7天。

七、适时收获

水稻一般在八成九成熟时收割。超级稻具有明显的两次灌浆特点,在九成熟收割能够保证丰产丰收。为了保证稻米品质,稻谷收割后不能长时堆放,应该及时摊晒。

夏大豆栽培技术规程

 

大豆是我市传统的秋粮作物,也是南阳一大优势作物,近年来种植面积稳定在100万亩左右。我市大豆有高蛋白、非转基因、污染小等特点。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在品种利用上实现优质专用,推广配套栽培技术措施,提高我市大豆单产水平和品质,对促进我市种植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播前准备

(一)科学选择良种。选择适应性好、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大豆品种。根据生产用途和环境条件合理选用豫豆25、郑92116、郑9805、濮豆6018、豫豆29、商豆1099、许豆3号、周豆12号等。

(二)种子处理。去除杂质、杂粒、病虫粒和秕小粒,留饱满种子。播前晒种1~2天,发芽率应在90%以上。提倡使用包衣种子,也可每亩用3%的磷酸二氢钾或用硼砂10克或钼酸铵2~3克拌种,还可用其它微肥加水浸拌种子。

二、提高播种质量

(一)适期早播。麦收后抓紧抢种。宜早不宜晚,正常情况下不要超过6月15日。

(二)足墒播种。播种时土壤含水量在20%左右。如墒情不足,要浇水造墒,及时播种。

(三)合理密植。百粒重20克左右发芽率正常的种子,每亩播量掌握在4~6公斤,密度依品种特性、地力而定,10000~15000株/亩,播种深度一般3~5厘米。

(四)推广免耕机播。小麦收获后,采用机械免耕播种,精量匀播,开沟、施肥、播种、覆土一次完成。一般等行距40厘米左右,或宽行40~50厘米、窄行20~25厘米宽窄行播种。播种时每亩深施大豆专用复合肥20~25公斤。

三、防除杂草

免耕覆盖田易于滋生杂草,可于播后喷洒化学除草剂进行土壤封闭,或在大豆出苗后用化学除草剂对杂草进行茎叶处理杀灭杂草。要注意掌握正确化除方法,避免大豆发生药害。

 四、田间管理

(一)幼苗期

1、查苗补种:大豆出苗后,立即查苗补种,凡断垄30厘米以上的应补种或补栽,30厘米以下的可在断垄两端留双株。

2、及早间、定苗:在大豆2片子叶展开后到{dy}对生单叶出现时及时人工手间苗、五叶定苗,确保合理密度。

3、中耕灭茬:大豆出苗后,及时进行深中耕破除麦茬。

4、病虫害防治:主要防治地老虎、蚜虫、红蜘蛛、豆杆蝇和霜霉病等。

(二)分枝期

夏大豆从分枝出现到开花为分枝期,从播种到分枝期大约25天左右。

1、冲沟培土:结合中耕在宽行内培土防倒和方便浇水及排涝。

2、追花荚肥:从开花到鼓粒,是需肥高峰期,一般大豆开花前每亩追施二铵15~20公斤,可达到明显的增产效果。

3、防治虫害:加强对蚜虫、豆杆蝇、红蜘蛛、豆荚螟的防治。

(三)开花结荚期

 开花株数达总数一半的日期为开花期,一般播种到开花约40天左右。

1、叶面喷肥:每亩用磷酸二氢钾150克、尿素1000克加水50公斤混合叶面喷洒,可减少花荚脱落。

2、化学控旺:如有旺长趋势,初花期每亩用15%多效唑50克加水50公斤进行叶面喷施或用25%助壮素水剂15毫升兑水50公斤喷施。如盛花期仍有旺长,用药量可以增加20%进行第二次控旺。

3、病虫害防治:主要防治食心虫、豆天蛾、造桥虫、豆荚螟等。

4、抗旱防涝。花荚期遇旱要及时浇水,遇涝注意排水。

(四)鼓粒成熟期

 8月中旬,当籽粒明显鼓起的植株达50%以上,即进入鼓粒期,直至成熟。大豆鼓粒期,在田间管理措施方面,必须满足后期生育所需要的养分和水分,及时防治病虫害,遇旱浇水,及时排涝。还应防止肥水过多,造成贪青晚熟。

五、及时收获

在荚熟末期收获,此时植株变干,叶及叶柄脱落,籽粒收圆变硬,即为成熟期,注意要在露水干后收获。

 

 

 红薯栽培技术规程

 

一、育苗

红薯育苗是红薯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只有适时育足壮苗,才能不误时机地保证做到适时早栽,一茬栽齐,苗全株壮。

(一)红薯育苗前的准备工作

1、选用优质高产品种。高淀粉品种可选用豫薯8号、梅营1号、豫薯7号、商薯19、豫薯13、豫薯12等,食用品种可选用北京553、苏薯8号、郑薯20等。{zh0}选用脱毒种薯。

2、种薯标准及用量。一亩春薯需种薯35~45公斤,要选用具有本品种皮色、肉色、形状等特征,无病、伤,没有受冷害和湿害的夏薯做种薯,种薯0.15~0.2公斤,大小均匀。

3、种薯、种苗处理。育种前用52~54℃温水恒温浸种薯10分钟、或用 50%多菌灵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500~700倍液浸种。也可将种苗在栽植前用上述药剂浸苗基部10分钟。

4、选择适宜的育苗方式。育苗专业户可选择火炕塑料大棚育苗、地上加温式塑料大棚育苗、塑料温室大棚育苗;农户可选择酿热温床育苗或冷床双膜育苗;夏薯于4月下旬建立地膜覆盖采苗圃,栽插选用秧头苗。

(二)排种时间和密度

采用大棚加温或用火炕和温床育苗,应在当地红薯栽插适期前30~35天排种;采用大棚+地膜或冷床双膜育苗的于栽前40~45天排种。

排种时要注意头朝上,切忌倒排。种薯应大小分开,平放稀排,保持上齐下不齐。火炕育苗每平方米床面可排种薯23~25公斤,温床育苗每平方米床面可排种薯20~22公斤,冷床双膜育苗每平方米排种薯15~18公斤。

(三)苗床管理

苗床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以催为主,以炼为辅,先催后炼,催炼结合”。

1、保持不同时期的适宜温度

(1)前期高温催芽。种薯排放前,床温应提高到30℃左右,排种后使床温上升到35℃,保持3~4天,然后降到32~35℃范围内。

(2)中期平温长苗。待齐苗后,注意逐渐通风降温,床温降至25~28℃,棚温前阶段的温度不低于30℃,一周以后逐渐降低至25℃左右。

(3)后期低温炼苗。当苗高长到20厘米左右时,栽苗前5~7天,逐渐揭开薄膜晒苗,使床温接近大气温度。

2、浇水。排种后盖土以前要浇透水,浇水量约为薯重的1.5倍。采过一茬后立即浇水。掌握高温期水不缺,低温炼苗时水不多,酿热温床浇水量要少,次数要多。

3、通风、晾晒。在幼苗全部出齐,新叶开始展开以后,选晴暖天气的上午10时到下午3时适当打开薄膜通风,剪苗前3~4天,采取白天晾晒、晚上盖,达到通风、透光炼苗的目的。

4、追肥。每剪采1次苗结合浇水追1次肥,选择苗叶上没有露水的时候,追施尿素,每10平方米一般不超过0.25公斤。追肥后立即浇水,迅速发挥肥效。

5、采壮苗。薯苗长到25厘米高度时应及时采苗,促进下面小苗正常生长。春季采苗时,桩基至少留1片叶,以利于下茬苗快发。壮苗标准是:薯苗茎秆粗壮、节间短、叶片肥厚大小适中,茎韧不宜折断(折断时有较多的白浆流出),苗高25厘米左右,苗龄30~35天,百苗鲜重500克以上。

二、深耕起垄、科学施肥

薯田耕作深度以26~33厘米为宜,垄距均匀,垄直,垄面平,垄土松,垄心无露耕。春薯在湿润地宜随栽随起垄,易干旱地应趁墒及早作垄。夏薯随施肥、随耕作、随起垄。做垄要因地制宜,黏土地、地势低洼易涝地及地下水位高,土壤肥力高的地块和生长中后期雨水偏多的地区,宜做大垄、高垄,垄距1米左右,垄高25~33厘米;在地势高或砂质土、土层厚或肥力差,宜做小垄。垄距65~85厘米,垄高20~25厘米。

掌握“以基肥为主,应主要使用有机肥,稍施氮素化肥,增施钾肥、磷肥”的原则。氮肥总用量的70%以上和大部分磷钾肥作基肥施,有机肥和化肥混合施用,提倡多施腐熟、无病源农家肥,结合耕翻整地施用。栽植时,穴施磷酸二氢钾2公斤/亩作种肥。有机复合专用肥及化肥作垄时包入垄心。一般每生产1000公斤鲜薯,需施入氮(N)5公斤,磷(P2O5)5公斤,钾(K2O)10~12公斤。氮、磷、钾比例1:1:2~2.5。在中等肥力情况下,鲜薯亩产2500~3000公斤,需施优质农家肥(沤肥、堆肥)2500~3000公斤,补施尿素10公斤,过磷酸钙30公斤,硫酸钾15公斤。

三、田间栽培

(一)栽植时间

根据气候条件、品种特性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宜栽期,一般在土壤10厘米地温为16℃以上时栽植适宜。春薯栽植以4月中旬为宜,过早易感染黑斑病;地膜覆盖栽培可提前10天;甘薯套种适宜期为5月中旬;夏薯要抢时早栽,最迟应于6月20日前结束。

(二)栽植密度

栽植密度的确定,应根据品种植株形态、土壤肥力、栽期早晚来定。掌握“肥地宜稀,旱薄地宜密;春薯宜稀,夏薯宜密;长蔓品种宜稀,短蔓品种宜密”的原则。一般丘陵旱地4000~5000株,平原旱地3500~4000株,肥水地3000~3500株。

(三)栽植方法和深度

在土壤墒情好和雨水足的情况下,以水平浅栽、垄作有利提高产量。水平浅栽的具体方法是,选用具有展开叶6~7片的壮苗,顶部露出地面3片展开叶,其余节位连叶片全部以水平位置埋入土中,栽深约5厘米,入土部分应全部盖严封平。如在严重干旱、缺水地区,采用深栽直栽,深度为7~10厘米,浇足窝水。

四、栽后大田管理

(一)前期管理

一般在春薯栽后至60~70天,夏薯栽后至40天左右,本期末茎叶进入封垄期,茎叶覆盖地面,主攻目标是根系、茎叶生长,管理的核心是保证齐苗。主要措施是:

1、查苗补栽:一般栽后2~3天随查随补。补苗选用壮苗,在下午或傍晚时补栽{zh0},以补一棵活一棵。可在田头栽一些预备苗以便补缺使用,补时应带土连根一起栽。

2、及早中耕、除草:从成活期至封垄前,中耕2~3遍,成活后{dy}遍,团棵期第二遍,封垄前第三遍,先深后浅,xx杂草。也可在栽后中耕一遍破除板结后,每亩用70%都尔乳油或50%乙草胺乳油100毫升兑水50公斤喷洒田面。

3、早追肥,防弱苗:以“肥地不追,弱苗偏追”为原则,春薯栽后50天左右追施,夏薯栽后30天施肥,穴施尿素5~10公斤/亩。基肥不足的,距棵15厘米左右条施适量复合肥和硫酸钾20~30公斤/亩。

(二)中后期管理

从结薯数基本稳定至茎叶生长达高峰为生长中期(蔓薯并长期),春薯在栽后60~100天,夏薯在栽后40~70天左右。主攻目标是:地上、地下部均衡生长,管理的核心是茎叶稳长,群体结构合理。

从茎叶生长高峰期至收获为生长后期(薯块盛长期),春薯在栽后100天以后,夏薯在栽后70天左右。主攻目标是:护叶、保根、增薯重。本期末叶色褪淡即正常“落黄”,叶面积系数在2.0左右。中后期主要管理措施是:

1、防旱排涝:红薯虽耐旱,但需水量大,前期土壤水分以七、八成墒对红薯生长有利。当叶片中午凋萎,日落不能恢复,连续5~7天,可浇水,垄作以浇半沟水为宜。遇到多雨季节,使垄沟、腰沟、排水沟“三沟”相通,保证田间无积水。

2、控制旺长:高水肥地块、氮素使用量过多或雨水较多容易引起旺长。可提蔓、不翻秧、不摘叶。封垄后,每亩可用15%多效唑50~70克,加水50~60公斤喷洒1~2次,控制茎叶后期疯长。

3、叶面喷肥防止早衰:出现脱肥现象的地块,可喷施1%的尿素与0.2%的磷酸二氢钾混合液1~2次。

五、病虫害防治

(一)甘薯黑斑病

1、培育无病壮苗。①用无病床土育苗;种薯排放前用52~54℃温水恒温浸种薯10分钟;②在苗床上用35~37℃高温进行催芽3天;③苗床上用高剪苗方法采苗,剪苗保留1寸以上基部。

2、薯种贮藏育苗时或栽植时用50%多菌灵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500~700倍液浸种10分钟。

(二)甘薯茎线虫病

1、选用抗病品种豫薯13、豫薯9号、苏薯7号等。

2、用52~54℃恒温水浸种10分钟,可杀死薯块皮层内的茎线虫。

3、病区育苗时用50%辛硫磷300~500倍液泼浇病床;病区大田栽植时,每亩用50%辛硫磷500克,兑水1000公斤浇拌均匀,浇入窝中,随后封严。

(三)、红薯根腐病

红薯根腐病至今尚无有效药剂进行防治,只能采取下列主要农业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良种。选用商薯19、豫薯8号、豫薯12、梅营1号、苏薯3号等品种。

2、培育壮苗,适时早栽。

3、深耕翻土,增施基肥。

4、轮作换茬。

5、清洁田园,xx病薯残体。

6、建立无病留种田。

(四)甘薯天蛾、斜纹夜蛾、甘薯潜叶蛾

1、农业防治措施:甘薯天蛾重发地结合冬耕拾除杀蛹,利用物理方法诱杀成虫。斜纹夜蛾重发地在发蛾盛期摘除寄主卵块,用物理方法诱杀成虫。甘薯潜叶蛾重发地及时清沟排水,降低湿度,减轻虫害发生。

2、药剂防治措施:每亩用90%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用2.5%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10%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以上药剂交替使用,防止害虫产生抗性。

(五)地下害虫(蝼蛄、蛴螬、金针虫、地老虎)防治措施

整地时,用50%辛硫磷乳油1000毫升拌细土100公斤均匀撒入地面,随犁翻入土内。大田生长期,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灌根。

六、收获

在地温降至15℃以下时应适时收获。一般在10月中、下旬(地温12℃~15℃)开始收获,贮藏鲜薯于“霜降”前收完。淀粉加工区当地温降至10~18℃时,可边收获边加工。

 

秋季粮食作物病虫草害防治技术

 

一、玉米

(一)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

1、播种—苗期

(1)主要防治对象

地下害虫、玉米蓟马、二代棉铃虫、二代粘虫、玉米病毒病、黑穗病等。

(2)防治技术措施

①种子处理:大力推广种子包衣技术或用杀虫防病药剂混合拌种。方法:按50%辛硫磷乳油2毫升加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克拌1公斤玉米种的比例,加水1公斤搅拌均匀,闷种4~6小时,晾干播种,可防治地下害虫及种传病害。黑穗病重发区,可用种子量0.2~0.3%的赛力散(有效成分)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以减轻种子带菌造成的危害。

②药剂防治:

蛴螬、蝼蛄、地老虎:玉米出苗后,蛴螬、蝼蛄、地老虎发生危害严重的地块,可采用毒饵法防治。用10公斤炒熟的麦麸或豆饼,加入90%敌百虫晶体100克或50%辛硫磷乳油50毫升,制成毒饵,傍晚时,把毒饵撒入玉米行间,每亩用量2公斤,防效很好。

棉铃虫、粘虫、甜菜夜蛾:6月中旬至7月上旬当虫株率达5%时及时用药防治。每亩用25%除虫脲可湿性粉剂20~30g或者每亩用3.2%甲维盐·氯氰45毫升,加水30公斤喷雾。

玉米粗缩病:粗缩病通过灰飞虱传播。要xx田边杂草,减少灰飞虱滋生。在播种后,每亩用菊酯类杀虫剂25~30毫升,兑水50公斤喷雾,或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喷雾,或20%啶虫脒乳油2000倍液,喷洒地表及田边地头,杀灭传毒媒介—灰飞虱,兼治蓟马和蚜虫。

2、玉米生长中、后期

(1)主要防治对象

纹枯病、大小斑病、褐斑病、玉米锈病、玉米螟、玉米蚜虫等。

(2)防治技术措施

①搞好健身栽培:开好田间“三沟”,以利玉米各生育期的排灌;合理密植,改善玉米生态环境;科学施肥,增强玉米抗病能力。

②药剂防治:

玉米大斑病、小斑病、褐斑病:在发病初期、病叶率20%时,每亩用50%的多灵菌可湿性粉剂、或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药液喷雾,隔7天再喷一次。

玉米纹枯病:在发病初期用5%井冈霉素1000倍液或50%三唑酮乳油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

玉米螟:在大喇叭口期,当田间危害株率达到10%时,每亩用3%辛硫磷颗粒2.5公斤,或10%吡虫啉40克加50%辛硫磷乳油150毫升,按药与沙土1∶5 比例,制成毒土丢心(儿),每株丢2~3克,防治二代玉米螟。穗期当虫穗率达10%或百穗花丝有虫50头以上时可用80%敌敌畏乳油500倍液滴花丝,每穗2~3滴;或每亩用18%杀虫双水剂10倍液用手持式喷雾器点心。

玉米蚜虫:一方面要铲除田边杂草、拔除蚜虫较多植株的雄穗,可以减少虫源和虫量。另一方面要搞好药剂防治。在玉米抽雄初期,蚜株率达到50%或者百株蚜量5000头时,每亩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0克、或10%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50克,兑水50公斤,均匀喷雾。

玉米叶螨发生较重时,可用1.8%阿维菌素2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15%哒螨灵乳油2500倍液喷雾防治。

如遇玉米中后期阴雨天气多,要注意玉米锈病的防治,可用三唑酮或烯唑醇防治。

(二)玉米田化学除草技术

玉米田主要杂草种类有马唐、狗尾草、牛筋草、狗牙根、藜、苍耳、苘麻、马齿苋、龙葵、铁苋菜、反枝苋、小飞蓬、大蓟等。化学防治应抓好播后苗前和苗后早期两个关键时期,采用土壤封闭和茎叶处理两种方法进行化学除草。

1、玉米播种期的化学除草

玉米播种期常用除草剂及使用方法如下:

莠去津(阿特拉津):可以防治多种一年生禾本科和阔叶杂草,对阔叶杂草的除草效果优于禾本科杂草。可于玉米播种前、播后苗前进行土壤处理,也可在苗后玉米3~4叶期、禾本科杂草1~2叶期、阔叶杂草3~4叶期进行茎叶处理,用40%莠去津悬浮剂150~200毫升/亩,粘土地和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中要加大剂量。

异丁草丹(丁草特、莠丹):可以有效防治多种一年生禾本科杂草、阔叶杂草和一些莎草科杂草。玉米播后芽前进行土壤处理,在砂质土、壤质土用85%乳油270毫升/亩、粘质土用350毫升/亩,兑水喷洒。因异丁草丹易挥发,只能采用混土法施药,施药后要在20分钟以内混入土中。

甲草胺(拉索):可以有效防治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部分阔叶杂草。在播种前、播后苗前进行土壤处理,{zh0}于播种后随即施药,用48%拉索浮油250~400毫升/亩,应根据具体土壤情况而定,砂质土减少用药量,粘土地要加大用药量,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也要加大用药量。施药后如果天气干旱,可将药剂混入2~3厘米土层中,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进行灌溉。

乙草胺(禾耐斯):可以有效防治一年生禾本科和阔叶杂草。在播种前、播后苗前,{zh0}在播后随即用药,用药量随土壤情况而定。

地阿(地乐胺+阿特拉津):用40%地阿悬浮剂150~200克/亩,在玉米播后芽前兑水喷施,施药后进行浅混土,可以有效防治多种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

丁阿(丁草胺+莠去津):用50%丁阿合剂300毫升/亩,在玉米播后芽前兑水喷施,可以有效防治多种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

2、玉米生长期杂草的化学防除

 玉米生长期常用除草剂及其使用方法如下:

 烟嘧磺隆(玉农乐):可以有效防治稗草、狗尾草、马唐、牛筋草、野燕麦、卷茎蓼、柳叶刺蓼、苍耳、反枝苋、鸭跖草、香薷、水棘针、风花菜、狼巴草、龙葵、绿苋、马齿苋、刺儿菜、大蓟、苣荬菜、蒿属及香附子、异型莎草、碎米莎草等禾本科、莎草科和阔叶杂草。用药量高时也可以防治藜、小藜、地肤、鼬瓣花等杂草。于玉米苗后、杂草2~4叶期进行茎叶处理,用4%玉农乐水剂100毫升/亩,兑水进行茎叶喷雾。

噻磺隆(阔叶散、宝收):可以有效防治多种一年生阔叶杂草,对苣荬菜、刺儿菜、大蓟等也能抑制其生长。在玉米苗后,阔叶杂草2~4叶期进行茎叶处理,用75%阔叶散干悬浮剂1~1.2克/亩,兑水喷施。

使它隆(氟草定、治莠灵):可以有效防治猪秧秧、荞麦蔓、马齿苋、龙葵、繁缕、巢菜、田旋花、鼬瓣花、蓼、苋等多种阔叶杂草。在玉米播后、杂草2~4叶期,用20%使它隆乳油70~100毫升/亩,加水配成药液进行茎叶喷雾。

莠去津+烟嘧磺隆(阿特拉津+玉农乐):混用后能有效防治一年生禾本科杂草、一年生阔叶杂草和莎草科杂草。在玉米苗后、杂草2~4叶期进行茎叶处理,用4%玉农乐水剂67毫升/亩+40%莠去津悬浮剂100毫升/亩,兑水喷施。

莠去津+苯达松(阿特拉津+灭草松):二者混用可扩大杀草谱,提高除草效果,而且对玉米生长安全。在玉米苗期,玉米1~4叶期、杂草2~3叶期,用40%莠去津胶悬剂10毫升/亩+48%苯达松水剂80毫升/亩,兑水40~50公斤喷洒,可以有效防治玉米田内多种杂草。

二、水稻

(一)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1、主要防治对象

稻瘟前几天、条纹叶枯病、纹枯病、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苞虫等。、

2、防治技术措施

(1)种子处理:预防烂秧病、恶苗病、苗瘟等苗期病害。浸种前晒种,然后用1%石灰水澄清液浸种,15~20℃时浸3天,25℃时浸2天,水层要高出种子10~15厘米,避免直射光。或每5公斤稻种用25%咪酰胺(使百克)乳油4毫升加水7.5公斤浸种,早稻浸48小时,中、晚稻浸24~36小时,浸种后直接催芽或播种,不需淘洗,以免降低药效。

(2)药剂防治:

水稻纹枯病:一般在水稻封行后至抽穗前期或病害初发期,每次每亩用5%井冈霉素可溶性粉剂100~150克,兑水75~100公斤,针对水稻中下部喷雾或泼浇,间隔期7~15天,施药1~3次。

稻瘟病:要早抓叶瘟、狠治穗瘟,如分蘖期叶片上出现急性型病斑,特别是逐日增加时,需要立即防治,控制发病中心,对发病重的田块,应连续防治2~3次。可发病初期喷洒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25%咪酰胺(使百克)乳油,每亩用量60毫升,兑水30~40公斤,均匀喷雾,叶瘟要连防2~3次,穗瘟要着重在穗期进行保护,特别是在孕穗期和齐穗期是防治适期。

水稻稻曲病:水稻孕穗后期(破口期3~5天)施药一次;在抽穗期遇阴雨天气时,在水稻破口中期(破口50%左右)再施药一次。可每亩用5%井冈霉素水剂300~350毫升,或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50~75克,或2.5%纹曲宁水剂300~350毫升,兑水50千克均匀喷雾。

xx性条斑病、xx性褐斑病、条纹叶枯病、疫霉病等,在发病初期,可每亩用57.6%冠菌清干粒剂15~30克,兑水45公斤喷雾,每7天用药一次,但抽穗扬花期禁用该药,可用井冈霉素代替,防治1~2次。也可在破口前期5~7天用40%丙环唑·咪酰胺乳油每亩30~40亳,兑水45公斤喷雾或者选用20%龙克菌或20%噻森铜100毫升/亩加水30~40公斤均匀细喷雾,严重的可在齐穗期再用药一次。

稻蓟马:当卷叶率达10%~15%时,每亩用10%吡虫啉20克、或3%啶虫脒20克,或5%锐劲特悬浮剂25~30克,兑水50千克均匀喷雾。

稻飞虱:在卵孵高峰期至低龄若虫高峰期,当百蔸成若虫达1000头以上,可选用35%毒死蜱+噻嗪酮乳油100毫升/亩,兑水45~50公斤,均匀喷雾,施药时田间要保持3~4厘米左右水层,药后保水5~7天为好;或亩用25%吡蚜酮悬浮剂20~35克或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50克,兑水50~60公斤,对准稻丛中下部均匀喷雾。

稻纵卷叶螟:在圆杆期百丛有二、三龄幼虫30~40头或者束叶小苞40~50个、孕穗期百丛有二、三龄幼虫20~30头时,开始用药。可每亩用5%锐劲特乳油40毫升,或40%毒死蜱乳油100ml,或氟虫腈50~60毫升,或呋喃虫酰肼100~120毫升,或90%杀虫单可湿性粉剂40克,或18%杀虫双水剂300毫升兑水50千克喷雾防治。

二化螟、三化螟:在卵孵化始盛期进行调查,当二化螟丛枯鞘率达到10%、三化螟丛枯心率达到2%~3%时,应及时进行药剂防治。每亩可用5%锐劲特40ml,或3.5%锐丹乳油40ml,或志信灵乳油35 ml,或90%杀虫单可湿性粉剂40克,或18%杀虫双水剂300毫升,或20%三唑磷乳油100毫升,兑水50千克均匀喷雾防治。

稻苞虫:在分蘖期每亩有卵块120块,孕穗、抽穗期每亩有60个集中被害株时,可选用48%毒死蜱亩用量在80~120毫升,或25%阿维·毒乳油亩用量60~70毫升,兑水喷雾。

(二)水稻田化学除草技术

杂草种类主要有稗草、异型莎草、牛毛毡、扁秆草、碎米莎草、眼子菜、鸭舌草、水苋菜、野慈菇等。综合稻田杂草的发生规律和除草剂的应用性能,稻田杂草的防治应立足早期施药,即芽前芽后施药。

1、秧田杂草的化学防除

秧田杂草的防治策略:{dy},防治秧田稗草是防治稻田稗草的关键所在,要抓好秧田稗草的防治;第二,秧田早期必须抓好以稗草为主兼治阔叶杂草的防治;第三,加强肥水管理,促进秧苗早、齐、壮,防止长期脱水、干田,是秧田杂草防治的重要农业措施。

常用除草剂品种及应用技术介绍如下:

杀草丹:以50%杀草丹乳油200~300毫升/亩,配成药液在水稻落谷后喷施;或用10%杀草丹颗粒剂1000~1500克/亩直接撒施,施药后2~3天播种。在稻苗1叶1心期,用50%杀草丹乳油200~300毫升/亩,制成药土撒施或配成药液喷施。可防治牛毛毡、稗草及千金子、异型莎草等。

噁草酮(噁草灵):用12%噁草灵乳油100~150毫升/亩,或25%噁草灵乳油50~75毫升/亩,配成药液喷施,施药后2~3天播种。可以有效防治一年生禾本科杂草、阔叶杂草和莎草科杂草。

莎扑隆:用50%莎扑隆可湿性粉剂200~300克/亩,制成药土撒施,并混拌入5~7厘米土层中,而后即可润水播种。此药剂适于莎草科杂草发生较重的秧田。

敌稗:在稗草2叶期,用20%敌稗乳油400~600毫升/亩,配成药液,排干水后喷施,药后{yt}灌蒙头水,深淹二天后恢复正常水层。适用于以稗草危害为主的秧田。

禾大壮:在稗草1.5~2叶期,用96%禾大壮乳油100~150毫升/亩,拌细土或细沙撒施,主要防治稗草,其次抑制牛毛毡和异型莎草。

苯达松:在稻苗3~4叶期,用48%苯达松水剂100~150毫升/亩,配成药液,排干水层后喷施,药后{yt}复水。可以防治莎草科杂草、鸭舌草、矮慈姑、节节菜等。

除草醚+扑草净:以25%除草醚可湿性粉剂500~600克/亩+50%扑草净可湿性粉剂10克/亩,加水配成药液喷施,此混合剂比单用除草醚有增强杀除一年生杂草及牛毛毡的能力。另外,该除草剂也可用于不催芽播种的中、晚稻湿润育苗秧田进行播后苗前处理。

杀草丹+敌稗:在稗草2叶期左右,用50%杀草丹乳油150毫升/亩+20%敌稗乳油300毫升/亩,配成药液,撤浅水层喷施,施药后1天复水。可防治稗草、牛毛毡、千金子等。

2、水稻移栽田杂草的化学防除

对水稻移栽本田杂草的化学防治策略是狠抓前期,挑治中、后期。通常是在移栽前或移栽后的前(初)期采取土壤处理,以及在移栽后的中后期采取土壤处理或茎叶处理。前期(移栽前至移栽后10天),以防治稗草及一年生阔叶杂草和莎草科杂草为主;中后期(移栽后10~25天)则以防治扁秆藨草、眼子菜等多年生莎草科杂草和阔叶杂草为主。具体的施药形式可以分在移栽前、移栽后前期和移栽后中后期三个时期进行。

在水稻本田施用除草剂,除要求必须撤干水层喷洒到茎叶上的几种除草剂外,其它都应在保水条件下施用,并且大部分药剂施药后需要在5~7天内不排水、不落干,缺水时应补灌至适当深度。

常用除草剂品种及应用技术介绍如下。

丁草胺:在移栽前1~2天,也可在移栽后2~4天,用60%丁草胺乳油100~150毫升/亩制成药土撒施或配成药液泼浇。

噁草酮(噁草灵、农思它):在水稻移栽前2~3天,用12%噁草灵乳油100~150毫升/亩、或25%噁草灵乳油50~75毫升/亩;也可在移栽后3~7天,用12%噁草灵乳油100~150毫升/亩,制成药土撒施或配成药液泼浇。

草枯醚:移栽前3天,用20%草枯醚乳油400~600毫升/亩,制成药土撤施或配成药液泼浇。在移栽后2~4天,用20%草枯醚乳油400~600毫升/亩,制成药土撒施。

莎扑隆:移栽前1~2天,用50%莎扑隆可湿性粉剂200~400毫升/亩,制成药土撒施或配成药液泼浇,并搅拌于3~5厘米表土层中。在移栽后5天左右,用50%莎扑隆可湿性粉剂100~200克/亩,制成药土撒施。此药剂处理主要用于防治扁秆藨草、异型莎草、萤蔺等莎草科杂草较多的稻田。

环草丹(禾草特、禾大壮):在移栽后5~10天,用96%禾大壮乳油100~200毫升/亩,制成药土撒施或配成药液泼浇。

杀草胺:在移栽后3~5天,用60%杀草胺乳油60~120毫升/亩,制成药土撒施或配成药液泼浇。

异丙甲草胺(都尔):大苗移栽后,移栽后5~7天,稗草1.5叶期以前,用72%都尔乳油15毫升/亩,制成药土撒施。

丁草胺+苄嘧磺隆(农得时):在移栽后5~7天,用60%丁草胺乳油80~100毫升+10%农得时可湿性粉剂15~20克/亩,制成药土撒施,可以有效防治稗草、牛毛毡、扁秆藨草、雨久花、慈姑、萤蔺等多种杂草。

三、大豆

(一)大豆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1、主要防治对象

地下害虫、叶斑病、茎腐病、根腐病、xx性角斑病,豆天蛾、大豆蚜、大豆食心虫、造桥虫、豆荚螟等。

2、防治技术措施

(1)前期保苗:

①播种期进行土壤处理:播种前,每亩用5%辛硫磷颗粒剂1公斤,均匀撒于地面,结合耕耙翻入土中,也可与基肥混合使用。或用10%辛硫磷颗粒剂0.5~1公斤盖种、条施或穴施,可防治蛴螬、蝼蛄等地下害虫,由于辛硫磷易光解,使用时要随撒随翻,不能暴露地表时间太长。

②大豆苗期:一般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大豆蚜虫点片发生时,采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8~10克进行喷雾防治或用3%啶虫脒可湿性粉剂稀释1000~1600倍液喷雾。

(2)中期保叶(茎花):主要防治豆田蛴螬和豆天蛾、大豆造桥虫及根腐病、纹枯病、褐斑病、菌核病等。

豆田蛴螬重发区:可在卵孵化盛期(一般为7月15~20日),用5%毒死蜱颗粒剂或5%辛硫磷颗粒剂,每亩3公斤,兑适量细沙土混合均匀,开沟条施,覆土后浇一次小水。

豆天蛾、大豆造桥虫:在卵孵化盛期或低龄幼虫期,每亩用10%氯氰菊酯乳油或25%灭幼脲悬浮剂30~40毫升,兑水喷雾防治。

大豆根腐病、纹枯病、褐斑病、菌核病等病害:可在发病初期,用57.6%冠菌清干粒剂1000—12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

(3)后期保叶或荚粒:重点防治大豆食心虫和豆荚螟。一般在成虫发生盛期及卵孵化盛期之前施药,每亩可用菊酯类杀虫剂2000~3000倍液喷雾。

(二)大豆田化学除草技术

杂草种类有马唐、狗尾草、牛筋草、狗牙根、藜、苍耳、苘麻、马齿苋、龙葵、铁苋菜、反枝苋、小飞蓬、大蓟等。

1、大豆播种期的杂草化学防除

大豆播种期进行杂草防治是杂草防治中的一个最有利,最关键的时期,可防治杂草于萌芽期和造成危害之前,可以推迟或减少中耕次数。如苗前施药除草效果差,苗后还有机会补救。采用大雾滴喷雾,可以减轻和防止对周围敏感作物的飘移危害。

播种期常用除草剂品种及应用技术介绍如下。

氟乐灵:可以有效防治稗草、野燕麦、狗尾草、马唐、牛筋草、千金子、马齿苋、藜、扁蓄、繁缕、猪毛菜、蒺藜等一年生禾本科和小粒种子的阔叶杂草。在大豆播前5~7天施药。用药量受土壤有机质影响而有差异,以48%氟乐灵乳油为例,土壤有机质含量在3%以下用量为60~110毫升/亩;土壤有机质含量在3%~5%以下用量为110~140毫升/亩;土壤有机质含量在5%~10%,用量为140~175毫升/亩;土壤有机质含量在10%以上,则不宜施用。

灭草猛(卫农):可以有效防治野燕麦、狗尾草、马唐、牛筋草、香附子、油莎草、猪毛菜、马齿苋、苋、藜、鸭跖草、苘麻、田旋花等一年生禾本科和部分阔叶杂草。在大豆播前施用,用药量因土壤质地而异,以88%灭草猛乳油为例,砂质土用量为175毫升/亩;壤质土用量为225毫升/亩;粘质土用量为265毫升/亩。灭草猛挥发性强,需高容量喷洒和混土,施药20分钟内必须将其耙入5~7厘米土中。施药前要求土地整平耙细,将已出土的杂草除掉,使地表无植株残体。

地乐胺:可以有效防治稗草、马唐、野燕麦、狗尾草、臂形草、苋、猪毛菜、藜、野芥菜、大豆菟丝子等一年生禾本科和某些阔叶杂草。通常于大豆播种前施用,采用大容量喷雾,施药后及时混入5~7厘米土中。以48%地乐胺乳油为例,砂质土用量为150毫升/亩;壤质土用量为230毫升/亩;粘质土用量为300~375毫升/亩。地乐胺对大豆出苗安全,施药后即可以播种。

乙草胺:可以有效防治野燕麦、稗草、狗尾草、马唐、牛筋草、看麦娘、千金子、棒头草、菟丝草、藜、反枝苋、酸模叶蓼等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部分一年生阔叶杂草。在大豆播后苗前施用,{zh0}在播种的3天之内施药,用50%乙草胺乳油60~150毫升/亩,兑水50~80公斤,喷雾土表。

2、大豆生长期的杂草化学防除

大豆生长期化学除草可以做为豆田杂草的一个补充时期,也是豆田杂草防治上的一个关键时期。

常用除草剂品种及应用技术介绍如下:

稀禾定(拿捕净):可以有效防治一年生和多年生禾本科杂草。一般在杂草3~5叶期用12.5%拿捕净机油乳剂60~130毫升/亩,兑水30公斤,均匀喷施杂草叶面。施药应选择早晚气温低时进行,中午气温高时停止。施药时防治药液飘移到麦、稻、玉米等敏感作物上,以免造成药害。

吡氟禾草灵(稳杀得):可以有效防治一年生和多年生禾本科杂草。在大豆出苗后,一年生禾本科杂草2~3叶期,用15%精稳杀得乳油或35%稳杀得乳油33~50毫升/亩;4~6叶期,用66~80毫升/亩;防治20~60厘米高的芦苇,用83~130毫升/亩;防治狗牙根、双穗雀稗等多年生杂草,用135毫升/亩。

喹禾灵(禾草克):可以有效防治一年生和多年生禾本科杂草。在大豆出苗后,一年生禾本科杂草3~5叶期,用5%精禾草克乳油或10%禾草克乳油50~80毫升/亩;防治芦苇、狗牙根、双穗雀稗等多年生杂草,用量为100~130毫升/亩。

吡氟乙草灵(盖草能):可以有效防治一年生和多年生长禾本科杂草。在大豆出苗后,一年生禾本科杂草3叶期以前,用12.5%高效盖草能乳油或35%盖草能乳油50毫升/亩;4~5叶期,用量为55~65毫升/亩;防治芦苇、狗牙根、双穗雀稗等多年生杂草,用量为100~130毫升/亩。杂草叶龄小用低剂量,叶龄大用高剂量。

噁禾草灵(威霸):可以有效防治一年生和多年生禾本科杂草。在大豆出苗后,一年生禾本科杂草2~4叶期,用7.5%威霸浓乳剂30~50毫升/亩;防治芦苇、双穗雀稗等多年生杂草,用量为40~50毫升/亩。杂草叶龄小用低剂量,叶龄大用高剂量。

苯达松(排草丹):可以有效防治苍耳、反枝苋、刺苋、刺儿菜、大蓟、酸模叶蓼、马齿苋、猪秧秧、苣荬菜、繁缕、藜、龙葵、鸭跖草、豚草、荠、苘麻和蒿属、旋花属、云苔属等多种阔叶杂草。最适宜的施药时间是在大豆1~3片复叶期、杂草2~5叶期,一般用48%苯达松水剂100~200毫升/亩,兑水30公斤喷洒杂草叶面。土壤水分适宜、杂草幼小和生长旺盛,用药量低;干旱和杂草较大时用药量高。水涝和过于干旱时不宜施用。

克莠灵(苯达松+杂草焚):二者混用对大豆的安全性提高,扩大了杀草谱。施药{zj0}时期为大豆1~3片复叶期、阔叶杂草2~4叶期,用44%克莠灵水剂100~130毫升/亩,兑水30公斤喷洒于杂草叶面。应根据草龄大小和土壤水分状况调整用药量大小。

四、注意事项

(一)农民群众在选择病虫草害防治时机时,一定要注意听取当地植保部门的病虫预报和技术指导,避免盲目喷药,贻误{zj0}战机。

(二)在选购农药品种时,要到国家批准的正规农药销售门店购买,并尽可能选用植保部门推荐的农药品种,使用时要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不要随意加大或减少用药量。

(三)秋季粮食作物病虫草害种类多,往往多种病虫在同一时期同时发生,重叠危害。要根据病虫的实际情况,按照防治指标有针对性地进行防治,并尽可能采取混合施药,主攻一种,兼治其他,以降低防治成本,提高防治效率。

(四)秋季气温高,极易发生作物药害和农药人畜中毒事故。要树立安全防范意识,严格按照农药介绍和操作规程进行用药,提倡早晨和傍晚施药,真正做到科学用药、安全用药。

(五)各地要积极扶持发展各种类型的专业化防治组织,加强对机手的技术培训,强化对专业化防治组织的技术指导与服务,大力推进秋粮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工作。对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粘虫等突发性、毁灭性害虫,要实施联防联治、统防统治和应急控制,努力提高防治效果和防治效率。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南阳市主要秋作物(粮食类)栽培技术规程_躬耕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