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乾坤湾_西贝巧儿_新浪博客

                            神秘乾坤湾

                                    西贝巧儿 

题记——

    你晓得——

    天下的黄河幺

    几十几道湾

    几十几道湾湾呀几十几只船

    几十几只船上有几十几根杆

    哎呀几十几个梢公呀

    哎个吆幺把船扳 

    ……

    黄河,天地之间恒古流淌不息的一个生命;黄河,维系炎黄子孙血脉,中华民族民族精神与民族情感的象征河……而黄河弯弯曲曲的弯道更是造就了她的美丽与坚强的生命力。

    位于延川县与山西边界处的“国家黄河蛇曲地质公园”的乾坤湾便是吸引全球人眼球的黄河上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那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我心里一直默默地念着“乾坤湾”这个地名,带着美好的向往,随一些友人,顶着炎炎烈日一路风尘仆仆颠簸着来到乾坤湾。我满怀崇敬的心情,感受乾坤湾的诗情画意。

令人惋惜的是,我对乾坤湾的了解只是浮光掠影。

    对黄河边上的那块土地的印象,总觉得它缺少盎然绿意与生机,把它与荒凉”“愚昧”“落后等字眼连接在一起,并没有在意它应有的神奇与辉煌。也许是因为历史尘封的太久,使人们的认识出了稍许偏差。来到这个地方,才知道黄河的魅力,流经延川县的黄河水在这里形成了一幅天造地设的太极图,简直是个奇迹。站在观望台俯瞰,连绵起伏的群山,座座相连,纠缠在一起,在群山环绕之间,乾坤湾犹如xxxx盘旋于千沟万壑之中。奔腾不息的黄河水,汹涌澎湃的气势在这里明显减少了它的威力,神话般地在千沟万壑间酝酿成了巨大的形转弯,塑造出了极为壮美、罕见的蛇曲景观,而乾坤湾则是几个巨大转弯中最漂亮、最有魅力,{zj1}有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的{jp}。

    乾坤湾是雄伟的黄河{dy}湾,地处秦晋大峡谷,{zh0}的观看点就在延川县的土岗乡。烈日炎炎,风清气朗,秦晋大峡谷略显苍凉,高高的岩层巨石从峡谷的山崖上突兀裂出,像极了一张张饥饿的老鹰的嘴,一丛一簇的荒草在山腰间的石头缝里恣意地生长。谷底的黄河,水流平稳而舒缓,顺着宽广的河床从上游缓缓而来,在这里稍作沉思又悠然地流转而去,把一个个思维的轨迹化为巨大的转弯,深深地印在大地上。弯道环边的土地四方平坦,中间聚起一座姿态优美的小山,恰似一位享受着太阳的沐浴,席地而坐的憨厚老者,闲适恬静,身旁的黄河湾仿佛是他打谷子时扬起的链架在下落时形成的那一道满是喜悦的弧。

    炎热的太阳照在大地上,四野幽静,只有黄河潺潺的流水低声吟唱。微风拂过,花草懒洋洋地摇晃着,偌大的乾坤湾从容淡定,一股强烈的灵气弥漫在空气中。站立在乾坤之间,一条灵动的大河在身边缓缓流淌,是是非非被一并抛之脑后,浑身轻快而充实,一些关于生命本性的遐想不由自主地活跃起来。

    但凡奇异充满灵气的地方,时常伴随着优美动听的神话传说,相传我们的华夏先祖伏羲曾在乾坤湾观天象,察地理,创立了太极八卦。在乾坤湾河心当中,聚起的那一座座小山,被当地人认为是伏羲创立太极八卦时留下的一个个巨大的脚印。这样的一个好地方,要是不被外人所知道和流传,那便是对资源的浪费和对文化的蔑视。乾坤湾很幸运,地处偏僻荒凉的陕北高原上,却以它优美的姿态和深刻的意境迎来了众多的摄影家和文学爱好者的倾慕,而它所蕴含在天地间的谜题,将在一个个的文人和研究人员的大脑快速xx。

    碾畔村是距乾坤湾不远的一个村子,它名字的由来是因为村里有着年代久远的碾子。在陕北,碾子并不少见,而这里的碾子恒久地保存了下来。在碾畔村,每个大户人家都有一个碾子。但是“碾盘”为何写作“碾畔”,见到的那个农人无法说清,也许是因为这个村子座落在山畔上的缘故吧!

    大户人家的碾子,各为己用。无论吃油糕,还是黑豆钱钱,碾子便开始忙活了起来。沉重的碾轱辘,伴随着咯吱咯吱的声音慢腾腾地一圈圈转着。碾子旁的婆姨女子们一边熟练地挥舞着手里的家当,一边还拉开嗓门和对面碾子上飘来的被生活碾压的零碎瓷实的声音拉个不停,抽空还不忘吆喝一声不听话的毛驴,这时的碾畔村便有了气氛有了生机。

    一个碾子会繁衍出许多争吵埋怨,碾子多了就各为己用,邻里团结和睦。它们在这个村子生息不绝,相互观望,却在荒芜寂静中慢慢老化,相伴随的只是那些裂了缝的破门旧窗,掉了皮的石窑洞和坍塌了跟跟脚脚的院墙,青苔丛生,荒草茂盛。碾子的青春远去,碾畔村便成为一个有着百年历史的古老村落。

    碾畔村古老的石窑洞在这里形成了高低错落的窑洞群。如今,窑面上被白灰涂过的泥皮都已掉光,块石躯体裸露出来,显得古老而衰败。这些窑洞群经久荒废,无情的岁月侵蚀了它们往日的盎然生机,被荒草埋没的小径早已湮没了人们的喜怒哀乐,只是在紧闭的门梁上深深铭记了碾畔村的年轮。就在它们昏昏欲睡沉闷的时刻,一群虔诚的文学爱好者和研究者步履轻轻,推门而入,神情敬慕,这里保存完好的原生态的陕北民居,让他们欣喜若狂。

    古老的碾畔村独具魅力,一下子便引人注目。在社会各界人士和政府的支持努力下,终于打造出了“延川县土岗乡碾畔村原生态文化博物馆”,那些古老的石窑洞就成了展厅,分门别类,一个窑洞一个类别,这破旧不堪的石窑洞便开始弥漫着历史复活的气息。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陕北人,这儿东西我大部分都见过,有些还可以说非常熟悉。这些窑洞展室里,有油灯、农用工具、旱烟工具等,结构简单,古朴大方。也许这里还出土过许多使人瞠目结舌的贵重文物,可它们是不会陈列在这些简陋的窑洞里的。

    滚圆沉重厚实的碾子还在老地方,曾经一圈又一圈,周而复始地转动,枯燥而乏味,却碾出了碾畔村人生生不息的脚步。碾米的婆姨老去,但年轻女子和后生们还是那样勤快,风华正茂。

    与碾畔村相邻的小程村也是一个古老的村落,被称为“民间艺术村”。小程村也是由一些破旧不堪的石窑洞接踵摩肩组成的窑洞群,最引人注目的是村里还保留着几孔千年古窑洞。据当地人讲这几孔古窑洞的主人是胡人,也就是匈奴人。这几孔古窑洞与其他窑洞不同,古窑洞窑面是用修凿规则的大块石砌成,上面刻有匈奴人的生活图案和人物等,显得别致新颖。这样的窑洞风格在小程村众多的破旧的石窑洞中鹤立鸡群,独树一帜。据当地人讲,这几孔古窑洞的历史至少在1300年以上。

    千年之后,历史的尘埃早已散尽,我们很难体会到当时匈奴人在这里的生活处境。人们常说,大杂居,小聚居的生活方式促进了民族间的融合和文化的交流,但当杀戮和奴役来临的时候,谁又会毫无顾虑地想到这些呢?当地的老百姓是不是遭受着苦难的折磨?“胡马依北风,越鸟朝南枝”,匈奴人是不是夜夜思乡?当人们为了生存而拼命挣扎的时候,却往往忘记了自己也是推动历史的主人。

    千年古窑的旁边,就是现在村民们修葺平整的新石窑,一新一古,隔着时空,遥遥相望,历史的沉重让崭新的石窑衬托的祥和而又宁静。在小程村我们还欣赏到了当地具有代表性的剪纸和布堆画作品。这里的剪纸构图恰到好处,剪法密实;布堆画形象生动,寓意含蓄而深刻。时值正午,农家小院里到处栽满了嫩绿的枣树,还有谁家硷畔的枣树旁倚着一位凝神守望的老者?还有那苍老的老槐树,槐花滋蔓满枝桠。迎面一阵微风,吹到了小程村的角角落落。

    夕阳西下,感受了乾坤湾及古老村落的灵韵之后,我们便踏上了归程。一路上引吭高歌,激情澎湃,疯狂的思绪都难以遮掩乾坤湾带来的震撼与欣喜,那乾坤湾鬼斧神工的神奇与天地造设壮丽留给了人们无限的遐想,思想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来……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神秘乾坤湾_西贝巧儿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