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及雨天(续)

以及雨天(续)

吃完饭在大沽路混了大半天。淘了几张有意思的碟,去了一家暖洋洋的书吧,挑了一摞不用动脑子的书,杂文趣语、两性心理、旅行美食,还有一本讲上海的老建筑老故事。手工柚子蜂蜜酸奶不错,心痒难耐,回家后就去淘宝上搜酸奶机了。信誓旦旦跟朋友说我也要去考证,一个调酒师的证,一个烘焙师的证。不过我向来是无志者常立志,大家好像都习惯且不以为然了。。。回家后BP交待了一堆破事,诸如帮忙买东西快递到他老家之类,于是我很希望他先给我颁发一个秘书证,移动版的、拥有流窜作案资质的,因为身兼数秘-_-
聊天时说到一女的,本科是北大中文系,硕士考到经管学院,然后去美国读古典计量经济学的女博士。我的计量经济学及格了,但好像有一半是连蒙带猜,还有几个选择题是瞄到了隔壁桌的卷子,所以我很崇拜她,虽然她的硕士论文用了号称很高级很复杂的model只是验证了一个地球人都知道的结论。但是我宁愿这故事的后半段,她是去读古典文学而不是古典计量经济学。专业越学越精深的同时也越学越窄,后来专业就成了解读世界的主要窗口,如果不是{wy}一扇的话。对个体来说,古典文学的幸福指数不一定比古典计量经济学高,但从群体来看,前者的幸福概率也许会大一点。
后来说到事业。不明白为什么所有人都充满焦虑感和危机感,好像不这样就不够精英。月薪三千要焦虑,月薪三万也要焦虑,那就不是月薪的问题了,是人的问题。
其实吧,每次谈到这种人生观之类的严肃话题,我就会想到某闺蜜的抱怨:“那个男人很帅很时尚,却一直跟我谈人生谈理想;要知道老娘这辈子别的没干啥,就跟男人谈人生谈理想了,现在听见就想吐……”
去Marks&Spencer找洗手间,发现几乎没人,四层楼面,顾客还没售货员多,姑娘们那叫一个殷勤。考虑到如今除了人口啥都不多的中国、除了地皮啥都不少的南京西路、除了白眼啥都不给的上海小姑娘,觉得不逛一会儿简直对不起自己。不过后来发现其实逛了更对不起自己。
四楼是食品酒水专区,转了一圈,每次看到漂亮的巧克力、冰淇淋、曲奇、蛋糕,我就把右手放在胸口,默念一声“忍”,然后体会一下心跳速度,如果慢下来了,就走开;如果仍然像初恋一样心如鹿撞,就放进购物篮。结果发现自己还真是纯情,动不动就有初恋的感觉。。。后来买了两瓶意大利的pinot noir和pinot gris、Beringer Zinfandel,Alsace Riesling,还有一瓶甜白,以及若干1L装的饮料、冰淇淋,另外一只手还要提包、拿伞、拎羽绒服,结果逛到三楼的时候胳膊就快断了,二楼看都没看,直奔一楼出口。
这家是Marks&Spencer的上海旗舰店,也是全亚洲{zd0}的一家M&S,四层楼面,保守估计也有四五千平方米建筑面积。可是连中型家乐福/乐购都有储物柜,它却没有。至少{zg}和{zd1}层都应该设置一个储物柜的,考虑到有人习惯从一楼往上逛,有人习惯从顶层往下逛。从商场的角度出发,从一楼开始逛的人,未必逛得到顶楼,但从顶楼开始逛的人,必然要走到一楼出口,所以顶层设置储物柜是有鼓励消费作用的,至少可以提高每平方米之上的单位人流量。没有哪个女人在冬天逛商场的时候希望穿着或者拎着臃肿不堪的羽绒服,尤其是上海这种秋冬季经常下雨的地方,所以在顶层--甚至只在顶层--设置储物柜,相对于牺牲租金把热门餐馆请到顶楼来说,实在是低成本高效益的人流吸引方式。
另外,当我在一楼稍作停留的时候,问收银台可不可以把这一大堆东西暂存几分钟,收银员迟疑了一下,描着精致眼线的单凤眼往我手里轻飘飘瞥了一眼,看到几个购物袋上都有明显的M&S logo,才点了点头。总之,M&S不够user friendly,鉴定完毕。

Comments (5)

郑重声明:资讯 【以及雨天(续)】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