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有毒蔬菜识别指南

     

内地有毒蔬菜识别指南

□记者 胡佳恒

文章摘自《凤凰周刊》2010年第16期总第365期封面故事

    如何避免蔬菜残留农药中毒,对大陆消费者来说,已是极需掌握的生活常识。

2005年统计,中国主要粮食的平均农药用量为14kg/公顷,比发达国家高出1倍,长江流域一带一般每年使用农药30-45kg/公顷,有的达75kg/公顷以上。

而蔬菜的农药使用量更高于粮食,公开数据显示,北京郊区菜地平均用药量达135kg/公顷以上。

近年来,中国大力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蔬菜种植面积增加迅速。以黄瓜为例,截至2004年底,大陆黄瓜的栽培面积从1990年的45.3万公顷增加到150.3万公顷,占世界总裁培面积的61.93%,产量从1999679万吨升至2004年的2556万吨,增长了2.76倍,居世界xx。

增产的大部分来自于大棚生产。大棚技术在北方广泛使用,棚中过高的温度与温度加大了对农药的依赖。一位对此做过调研的植保人员称:“大棚菜基本就是在农药中泡大的。”

过量和不规范施用农药,尤其是施用国家禁止的农药,使有毒蔬菜造成的事故屡见不鲜。什么样的蔬菜更容易出现农药中毒?什么季节的蔬菜农药残留量偏高?什么地方的蔬菜相对安全?《凤凰周刊》记者汇总大陆多地的常年农药残留检测记录,试图写出一份清晰的防止有毒蔬菜的指南,以供读者参考。

韭菜“灌根”,卷心菜“灌心”

4月初山东青岛爆发“毒韭菜事件”后,各地紧急下文,严查蔬菜安全。422,沈阳一名六岁女童在食用韭菜不到12小时内就口鼻出血,中毒身亡,成为一个月内第二幕被公开报道的蔬菜安全惨剧。在当地媒体的采访中,院方初步怀疑是残留农药中毒,与此同时,沈阳数家医院急诊室也陆续收治多名韭菜中毒患者。

事实上,韭菜农药残留并非新鲜话题。早在2005年,此次毒韭事件发生地的山东省,其工商系统就曾在一次覆盖全省的农产品抽检中,发现韭菜农残超标极为严重。而在距沈阳300公里外的吉林省长春市,一项贯穿2000年至2004年的农残调研行动显示,韭菜是{wy}一种四年都登上农残不合格榜单的蔬菜。

这份名为《长春市蔬菜中农药残留现状分析》的农残报告,由东北师范大学完成。依据其中的四年检测记录,韭菜农残超标率一直保持在10%以上,成为名符其实的“毒菜”。

韭菜天生能挥发出一种辛辣味的硫化丙烯气味,这能抑制普通病虫,但并不能阻止韭菜的{zd0}天敌—韭蛆钻入地下,蚕食韭菜根部,普通的农药喷洒无济于事,农户只能采用“灌根”的方式,即施农药于韭菜根部,以求杀死韭蛆。

据大陆媒体报道称,山东农业大学教授王开运经过实地调研,披露部分本地农民使用一种名为3911的违禁农药,不但可以杀韭蛆,还具有肥料的功效,能保韭苗叶肥粗壮。但施用的直接后果,是韭菜农药残留的大幅超标。

作为一种常年生植物,韭菜一年内能多次收割上市。连续的收割与施药,往往无法顾及农药残留的安全间隔期,施药不久便带毒上市的情况不时发生,使之成为一种高危蔬菜。

属甘蓝类的卷心菜,也是出现在此份报告中的另一种高危蔬菜。与韭菜“灌根”相反,卷心菜的农药残留,大部分来自于“灌心”施药。为消灭钻进卷心菜的“钻心虫”,农户往往将杀虫剂浇灌到菜心上,称为“灌心”。如果采收时机稍有提前,农药就很容易残留其间,这些躲藏在叶片最深处的菜心,毒性反倒比包裹它的绿叶更甚。

绿叶类>甘蓝类>茄瓜类>瓜果类

除韭菜与卷心菜外,在东北师范大学的此项报告中,其他多次上榜的蔬菜包括菠菜、油菜,这些蔬菜都属绿叶类。四年的检测数据,传递出这样一个粗线条的讯号,即绿叶类蔬菜农残大于瓜果类。

虫害青睐叶面宽大的蔬菜,百绿叶菜本身,也与农药施用的接触面积较大。在多地的历年调研中,农药残留的分布,多以绿叶菜的剂量为{zd0}。

比长春农残调研更为清晰的分析结果,摆在了西北农业科研人员的案头。

2008年,在大陆西北干旱地区的甘肃省武威市,其农产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高级农艺师陈志叶等人,每季度从河西内陆干旱灌溉农业区内的重点蔬菜生产基地中,抽取蔬菜样品进行农残检测,品种涉及茄瓜类、瓜类、白菜类、甘蓝类、绿叶类。在这150份样本中,8份绿叶类蔬菜超标3份,超标达到37.5%

甘蓝类的农残超标xx于绿叶类,在6份样本中有1份超标。黄瓜、西葫芦、辣椒等茄瓜类次之,豆类蔬菜则无一超标样本。

这一递减结果,在检测小组的观察中,被总结为“绿叶类>甘蓝类>茄瓜类>瓜果类”的农残检测规律。此规律,同时也在前述的长春调研数据中得到印证。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毒韭事件”等一系列农残中毒个案,并非只与蔬菜产地有关。

陈志叶进而提议,因为本地芹菜等绿叶菜类、甘蓝类农残超标严重,应作为今后治理重点;对黄瓜、西葫芦、辣椒等茄瓜类蔬菜,应予高度xx;豆类蔬菜则相对安全。

五月至八月毒性最强

品种的差异,是蔬菜农药残留水平波动的重要因素。而在时空范围内,这一波动则显得更为明显。

一条巨大的连续“W”型曲线,画出了安徽省合肥市自去年5月到今年5月的蔬菜农残检测结果。

合肥市植保值检站提供的数据显示,去年513日,当地100株甘蓝上的虫卵达到973.3粒,菜青虫产卵高峰显现。农户在成虫期即用药,并未经安全间隔期就上市贩售,将农药残留超标曲线拉高。随后指数浮沉,在秋季之后归于平静。业界一般认为,由于病虫害的发生多在夏秋两季之间,农药残留水平的上升,也与之呼应。

6年前,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重庆)研究员柴勇等人,在大陆西南地区,也同样获得了这样的曲线变化结果。

……

详文请见《凤凰周刊》2010年第16期总第365期封面故事

如需购买《凤凰周刊》请登陆

1  凤凰星书城 

2  国际书城:    

3  阿里巴巴批发

 

郑重声明:资讯 【内地有毒蔬菜识别指南】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