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上海市教育对口支援与合作交流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2009年上海市教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根据上海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协调依托教育系统力量,全面开展教育对口支援和教育交流合作,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2009年,上海教育系统在西部地区改建学校3所,向西部对口地区及其他地区捐赠教育经费384.96万元,捐赠各类教学仪器设备2457台,捐赠图书资料23.68万册,资助贫困学生22827人。接受干部、教师4318人来沪进修、培训和挂职锻炼,选派专家、教师838人赴西部地区开展支教讲学。投入新疆高中班和西藏初中班的办学经费8982.67万元,全年用于支援西部地区及其他地区教育发展和开展教育交流合作经费投入达31499.2万元。

  一、坚持选拔标准,向西部地区选派优秀支教教师

  2009年,上海市教委分别向对口支援地区选派优秀支教教师,帮助西部对口地区学校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平。继续向云南省19个对口县选派了第九批支教教师100人,继续向都江堰选派第二批支教教师60人,首次向新疆阿克苏地区选派支教教师25人。

  在选派过程中,一是坚持好中选优的标准,选送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骨干教师赴对口地区。二是根据对口地区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选派支教教师。2009年根据都江堰教育部门的要求,选派30名教育管理干部和30名信息技术教师赴都江堰支教。三是支教教师在承担教学工作的同时,还通过上公开课、示范课、讲座等形式,协助当地教育部门开展教师培训工作。

  上海支教教师在支教岗位上辛勤工作,无私奉献,为对口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受到当地教育部门和学校的好评。2009年,上海第八批赴滇支教教师中有40人被云南省教育厅授予“沪滇教育对口支援优秀教师”光荣称号。

  二、注重教师培训,帮助西部地区加强师资建设

  2009年,上海市教委启动新一轮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工程,接受新疆13个地、州、市的118名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在上海进行为期一年的汉语培训学习和教学实践。上海市教委高度重视各项工作的开展,成立了由市教委薛明扬主任任组长的新疆少数民族教师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并投入近600万元在上海师范大学为新疆来沪培训教师改建宿舍楼和清真食堂,为来沪新疆教师创造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确保圆满完成新疆教师在上海一年的学习任务。

  根据教育部的要求,2009年上海市教委接收新疆阿克苏地区和阿勒泰地区中小学校长18人来沪挂职,分别安排到徐汇、闵行、宝山、嘉定、青浦、浦东新区、金山、奉贤8个区的17所中小学进行为期半年的挂职培训。他们通过跟岗学习,参与挂职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活动,全面了解学习上海教育教学情况和学校管理特点及办学理念,进一步提升新疆阿克苏地区中小学校长的教育管理水平和教学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此外,市教委还为西部地区举办了多期师资培训班,重点提高西部地区师资水平。一是举办了西部地区教育督导干部培训班,来自云南、贵州、新疆、重庆、湖北等5省区的教育督导干部48人参加了培训。二是实施了云南省教育督导干部来沪挂职培训项目,接受该省州、县教育督导干部10人到上海市黄浦、卢湾、长宁、虹口和宝山区进行为期2个月的挂职学习。三是继续实施西部对口地区职业学校教师和管理干部培训项目。委托上海电子工业学校成功举办了“西部地区2009年度职教管理干部培训班”,为云南红河、文山、普洱、迪庆,新疆阿克苏,重庆万州,湖北宜昌等7个对口地区职教系统的校长和管理干部49人实施了职教管理业务培训。四是委托上海师资培中心举办西藏日喀则地区学校团干部和高中骨干教师专题培训班,来自日喀则地区初中、高中、职业学校共青团干部26人和高中骨干教师19人分别参加了为期2个月的专题业务培训。五是实施了对新疆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师培训项目,安排该院10名青年教师到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立信会计学院和上海农林高职学院进行一个学期的专业进修学习。

  三、招收边疆学生来沪就读,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人才

  一是继续做好本市高校西藏民族班和新疆民族班的招生工作。2009年上海高校西藏民族班和新疆民族班共招生学生383人,比上年增加了47%,招生学校已从教育部直属院校扩大到本市地方高校。二是帮助云南省培养优秀文艺人才。委托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校定向开设云南民族舞蹈中专班,2009年在云南省招生学生20名。三是认真做好本市新疆高中班和西藏初中班的招生和办学工作。上海市教委高度重视西藏初中班和新疆高中班的办学工作,成立本市民族教育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加强对援疆援藏教育工作的领导、协调和管理。市教卫党委、市教委和各有关区县委、政府等领导,多次深入内地中学民族班办班学校看望、慰问学生。2009年本市内地新疆高中班办班学校10所,学生2810名,比上年增加400名;内地西藏初中班办班学校2所,学生850名;内地西藏高中散插班学校4所,学生81名,比上年增加21名。

  四、继续开展与对口地区的中等职业教育合作办学

  为支持对口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上海市17所{gjj}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继续与云南省红河州、文山州、普洱市、新疆阿克苏和重庆万州和湖北宜陵等6个对口地区的25所中职学校开展联合招生合作办学。2009年在上述6个地州招生学生2668人。目前,在沪就读学生规模达到2158人。为提高合作办学教学质量,本市各相关学校主动加强与对口学校沟通专业需求和交流教育教学理念,制定适合的教学计划,同时,针对来沪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课程,满足学生的需求,精选教师授课,确保教学质量。许多学校千方百计为学生联系安排实习单位,并积极创造条件为学生解决生活和学习的后顾之忧,使对口地区来沪学生在新的学习环境中得到全面成长。

  五、圆满完成各类援建项目,支援对口地区学校建设

  一是完成第五期教育援藏项目。受上海市政府委托,市教委承担了上海市第五期教育援藏项目——日喀则地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学实训楼援建工作。该项目建设总投资1089万元,设备配备163万元。2009年,市教委完成了该项目的建造及绿化、室内设备安装等配套工程建设,正式交付使用。该援建项目的建成将进一步提高学校办学条件,更好的为西藏经济建设服务。

  二是完成万州区职业教育中心综合实训楼教育装备配备工作。受上海市政府委托,市教委承担了重庆万州区职业教育中心综合实训楼教育装备配备工作。该项目总投资500万元,涉及旅游、信息技术、机电一体化三大专业12个专业实训室的设备购置、安装和调试。上海援建人员克服时间紧、任务重、高温炎热等困难,精心规划,规范操作,统筹兼顾,在1个月内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地完成了项目建设任务,得到市领导及当地学校和师生的高度好评。

  三是配合都江堰对口学校教育设施援建工作,确保按时开学。为都江堰市23所各类学校教育装备援建项目提供审核、设计、招标代理、设备采购、指导安装等技术服务,确保各援建学校9月1日按时开学。同时,加强对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相关装备管理人员的培训,帮助都江堰市打造一支精干的教育装备管理的技术队伍。

  六、积极与对口省市开展教育人才交流

  为支持海南基础教育的发展,2009年市教委安排海南省中小学学科骨干教师50人到上海4所小学和5所中学进行为期3个月的跟班培训。上海的5所中学、2所小学也积极开展与海南省5所中学、2所小学的结对交流学习活动。2009年10月,沪琼两地对口学校共互派21名校长、教师到对方学校进行跟班学习。

  为加强与都江堰地区的教师交流,2009年上海教育系统先后接受四批239名都江堰中小学、中职学校骨干教师来沪参加为期两个月的学习培训。同时组织上海专家赴当地开展专题培训。2009年暑期组织17名教育专家、优秀班主任赴都江堰开展班主任培训交流活动,对都江堰1145名小学和初中班主任进行了为期3天培训;组织57名校外教育骨干教师奔赴四川,在都江堰市城区、郊区和农村的5个活动校点,组织学生开展包括德育、科技、艺术、体育等内容的夏令营活动,都江堰近5675名中小学生先后参与了活动。

  七、实施教育援助,学校对口帮扶工作不断深化

  2009年,根据当地教育部门的需求,上海市教委捐资60万元,为西藏日喀则地区教师培训中心购置100台电脑和100套配套桌椅设备,以解决该中心教师教学培训和教师计算机技术能力考试的用机需求。同时继续援助30万元资助该地区高中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受到当地学生和家长的赞誉。

  上海市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也积极推动学校对口帮扶工作的持续开展。各有关学校主动开展与云南结对学校的“手拉手”帮扶活动,以向云南对口学校捐赠资金和教学仪器设备、捐赠衣物、资助贫困学生、开展教师互访活动等形式使受援学校的基础设施得到一定的改善,使一批批贫困学生得以继续完成学业。在各区县教育局的推动下,目前,全市已有34所中小学、幼儿园、中职学校与都江堰地区的31所对口中小学、幼儿园、中职学校确定了结对关系并签订了协议,在师资培训、人员交流、资源共享、校外活动以及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形成了合作意向。



郑重声明:资讯 【2009年上海市教育对口支援与合作交流工作取得积极成效】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