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健《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示范课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学科:地理  执教:陈健  时间:10月22日 班级:高一(2)班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掌握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并且能够用事实解释自然界中的热力环流。

       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的特点及对风向和风力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热力环流的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通过分析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对方向的影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运用图示解释风的形成认识大气与宇宙中所有物质一样都是运动的,而且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

 

二、 重点:

1、热力环流的原理。

2、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的特点及对风向和风力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

1、热力环流的原理、三力作用下的大气运动。

四、教具准备:

2、多媒体投影、热力环流实验器材。

五、内容分析:

1、热力环流

这部分内容是本节课的关键部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又是大气的水平运动的学习基础。所以可以通过这部分内容学习来衡量学生掌握大气运动的程度,予于足够的重视。

2、大气的水平运动

这部分内容是对空气运动中水平运动的动力成因的分析。对于近地面风的形成及风向的变化,也是下部分知识“气压带和风带”的基础,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的方向等是难点知识,因此,这部分虽然在课标中也没有具体要求,但也是承前启后的知识和技能,应予以重视。

六、教学环节

知识准备

教学内容

运用资料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教学检测

 

 

 

 

 

 

 

课前预习

 

 

 

 

 

 

 

热力环流

 

学生观察实验过程,并画出实验中空气的运动方向示意图

 

实验演示

 

1请学生到黑板上画出空气的运动状况

 

2学生总结描述热力环流形成过程

 

3学生根据热力环原理完成海陆热力环流的有关习题

热力环流形成示意图

气压分布图

学生观看动画演示并思考:三地气压值如何变化,为什么这样变化,变化的结果是什么等

 

动画演示热力环流的形成,并设计一系列由浅渐深的问题

海陆热力环流示意图

学生画出海陆热力环流形成过程图

引导学生运用热力环流知识解决问题

 

 

 

 

 

课前预习

 

 

 

 

 

大气的水平运动

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的风向图

观察等压线的数值分布及形状

从热力环流中引出水平方向上的空气运动

能在气压分布图上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

 

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下的风向

 

学生观察

 

动画演示并加以分析

能画出高空中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及地转偏向力影响下的风向

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察力共同作用下的风向

学生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并对学习的方法进行总结提练

电脑演示三种情况下风向的变化

 

 

教学反思、听评课记录

(陈健)教育效果:整节课的设计思路是通过实验让学生更直观去理解热力环的形成原理,通过结合生活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会应用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注重师生交互活动,教师在这节课里除了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指引学生学习、思考和讨论的引导者,即体现了新课程目标,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育效果良好。把地理小实验来引入课堂教学是一种新的尝试,可以引发学生参与地理学习的浓厚兴趣,实验的可操作性让学生耳目一新,通过观察得出的地理原理在生活中灵活运用使学习达成{zh0}效果。激发学生动手做实验,思考设计实验的方法也要大力提倡,使地理学习的过程渗透到日常生活当中去。

教学反思:教学中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培养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思维的发散性。再现生活中的真实情境,精心设计问题呈现给学生,让这种真实、有趣、生动的设计可吸引学生投入到问题的解答之中。

本节课从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出发,力求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尽量使教学方式多样化,营造宽松民主的课堂气氛。在教学设计及教学过程中,碰到一些难题如,单独讲解“热力环流”知识容量偏小,需重组教材,加以拓展;受实验条件的限制,用塑料容器做出的实验现象没有玻璃容器的清晰。课堂中的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关注学生的成果与评价,把学生所得出的结论或板图作为获取下个知识点的载体。但学生的能力水平参差不齐,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照顾各层次的学生需求,并培养发挥学生的不同特长方面,还需努力。

同时在教学中也存在不足,如本节课内容较多,问题不能深入,课件的使用应在课前在班级电脑中提前准备以免在课堂中出现问题等,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扬长避短,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做到尽善尽美。

(伍中军)讲课思路清晰,引入新颖,调动学生积极性,知识点讲解透彻。是一堂成功的示范课。建议:知识点有点较多,后面讲课有点赶进度,声音较小。

(郭文萱)教学形式生动活泼,具有启发性,很注重问题的探究性,适合高中的学习;声音可以更大一些,实验时很多学生未观察到,而且不适宜用香烟来点,可以用蚊香代替;课件制作要注意链接到位。

(张燕燕)导入课程的方式新颖,重难点突出,形式多样,能做到深入浅出,是一堂优质的展示课。

(赵思平)讲解透彻,目标明确,教学手段直观,易于学生掌握,

(陶玖琳)课件运用效果非常好,形象直观;结合实例运用所学知识,效果好;适当拓展,及时巩固,思路清晰,富有亲和力。但声音较小,有些精力不集中的学生听不清;没有照顾到少数较差的学生的学习情况;课堂上使用香烟做教具欠佳。

(刘振)讲解清晰,条理化有逻辑,学生广注参与,讲练结合好,多媒体课件环节多,内容丰富。后段内容讲得过快,{zh0}用香代替烟做演示实验。

(叶朝耀)课堂教学活跃,师生互动多,特别是实验观察,让学生体会深刻。课件制作明晰,使学生对知识落实,可靠。环节太多,课堂时间安排不协调。

(邱述明)教学目标明确,条理清晰,层层释疑,处处设问,实验演示紧扣主题并使知识得到形象直观的阐释;同时,把知识和日常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能够采取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参与度较高。

不足:在课件操作和知识衔接方面,有些地方欠流畅,声音可以再洪亮一点。{zh1}阶段时间偏紧,练习偏少。

(吴跃斌)大气的运动一直是中学地理教学的难点,非常抽象,从实验入手直观而生动,整堂课思路清晰,层次分明,由浅入深,有拓展,运用,知识点学生掌握得很好,对学过的知识有回顾,本节知识学生掌握好对后面几堂课的内容是很好的铺垫,热力环流的原理在后面会反复运用,这是一堂成功的课,值得借鉴。

(高文霞)陈健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非常好,非常成功的示范课。本身高中地理难度,深度很大,要想让学生弄懂,弄透很不容易。陈老师通过制作课件和实验演示,使这些问题迎刃而解,并引导学生一步步去思考,去探究,体现了新课标下的地理教学特色,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其次,知识点的讲练结合非常好,一个知识点紧接着一个练习,难度也有提升。这些都是值得我去学习的。

郑重声明:资讯 【陈健《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示范课】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