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防范知识
安全防范知识
  (一)防盗的基本方法
  1、防盗的基本方法有人防、物防和技防三种。其中,人防是预防和制止盗窃犯罪惟一可靠的方法。物防,是一种应用最为广泛的基础防护措施。而技术防范,则是可即时发现入侵、能够替代人员守护且不会疲劳和懈怠可长时间处于戒备状态的更加隐蔽可靠的一种防范措施。同学们在学校和家庭防盗工作,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①要随时关好窗户锁好门,千万不要怕麻烦。同学们一定要养成随手关灯、随手关窗、随手锁门的习惯,以防盗窃犯罪人乘隙而入。 
  ②不要随便留宿不知底细的人。不能只讲义气、讲感情而不讲原则。如果引狼入室而将会后悔莫及,这种教训是惨痛的。
  ③发现形迹可疑的人应加强警惕、多加注意。作案人行窃时,往往要找各种借口,如找什么人或推销什么商品等,见我们有所松懈、进出自由、房门大开,便来回走动、窥测张望、伺机行事,摸清情况、瞅准机会后就撬门扭锁大肆盗窃。遇到这种可疑人员,同学们应主动上前询问,如果来人确有正当理由一般都能说清楚。如果来人说不出正当理由又疑点较多,其神色必然慌张,则需要进一步盘问,必要时还可请他出示身份证、学生证、工作证等身份证明。如果发现来人携有可能是作案工具或赃物等证据时,可一方面派人与其交谈以拖延时间,另一方面打电话给学校保卫部门或公安机关尽快来人做调查处理。 
  ④同学们应积极参加教室和宿舍等部位的安全值班,协助学校保卫部门做好安全防范工作。通过参加值班、巡逻等安全防范工作实践,不仅可保护自己和他人财物的安全,而且还可增强安全防盗意识,锻炼和增长自己社会实践的才干。 
  ⑤注意保管好自己的钥匙,包括教室、宿舍、箱包、抽屉等处的各种钥匙,不能随便借给他人或乱丢乱放,以防"不速之客"复制或伺机行窃。
   2、几种特殊易盗物品的防盗措施
  ①现金是一切盗窃分子图谋的{sx}对象。{zh0}的保管现金办法是将其存入银行。尤其是数额较大时,更应及时存入银行并加密码。密码应选择容易记忆且又不易解密的数字,千万不要选用自己的出生日期做密码。这是因为,一旦存折丢失很容易被熟悉的人冒领。特别要注意的是,存折、信用卡等不要与自己的身份证、学生证等证件放在一起,以防被盗窃分子一起盗走后冒领。在银行存取款时,核对密码要轻声、快捷,切忌旁若无人、大声喊叫。发现存折丢失后,应立即到所存银行挂失。 
  ②各类有价证卡磁卡等。这些有价证卡应当妥善保管,防止丢失或被人盗用。各类有价证卡{zh0}的保管方法,就是放在自己贴身的衣袋内,袋口应配有钮扣或拉链。所用密码一定要注意保密,不要轻易告诉任何人,以防身边有不速之客。如果参加体育锻炼等项活动必须脱衣服时,应将各类有价证卡锁在自己的箱子里,并保管好自己的钥匙。
  ③自行车被盗是社会的一大公害。校园内也不例外。买新车一定要到有关部门办理落户手续。这是因为,一些犯罪分子专拣不打钢印的车偷以方便销赃,无钢印号的车一旦丢失,很难查找。要安装防盗车锁,养成随停随锁的习惯。骑车去公共场所,{zh0}花钱将车停在存车处。如停放时间较长,{zh0}加固防盗设施,如将车锁固定在物体上或者放在室内。自行车一旦丢失,应立即到公安机关报案,并提供有效证件、证明及其他有关情况,以便及时查找。
  ④贵重物品--如黄金饰品、手表、随身听、xx衣物等,较长时间不用的应该带回家中或托给可靠的人代为保管。暂不使用时,{zh0}锁在抽屉或箱(柜)子里,以防被顺手牵羊、乘虚而入者盗走。门锁钥匙不要随便乱放或丢失。在价值较高的贵重物品、衣服上,{zh0}有意地做上一些特殊记号,即使被偷走将来找回的可能性也会大一些。
  3、发生盗窃案件的应对办法:一旦发生盗窃案件,同学们一定要冷静应对:
  ①立即报告学校保卫部门或公安机关,同时封锁和保护现场,不准任何人进入。不得翻动现场的物品,切不可急急忙忙地去查看自己的物品是否丢失。这对公安人员准确分析、正确判断侦察范围和收集罪证,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②发现嫌疑人,应立即报告学校保卫部门或公安机关。这里我个人不提倡同学们去抓埔,但要记住歹徒的面部特征和逃跑方向等,要讲究方式方法。
③配合调查,实事求是地客观回答公安部门和保卫人员提出的问题。积极主动地提供线索,不得隐瞒情况不报,学校保卫部门和公安机关有义务,有责任为提供情况的同学保密。
 ④如果发现存折被窃,应当尽快到银行挂失

(二)网络安全问题
随着中国互联网事业的飞速发展,网络交友、网络聊天等活动逐渐普及。作为一种网络即时通信工具,QQ 受到了网友,尤其是青少年网友的欢迎,越来越多的青少年上网开始使用QQ和网友交流,我想在坐的同学们也不例外吧。可与此同时,网络活动的安全问题也凸现出来。
  网络交友聊天工具为网友间的交流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许多网友在网络中找到了知心的朋友,获取了很多有用的知识,解决了许多学习和工作中的疑难问题,许多网友受益非浅,但网络毕竟是不见面的交流,网络超越了时空的障碍,边际模糊,网友形形色色,很容易使涉世未深的青少年产生虚幻的感觉,网友交友极易被误导,这种情况时有发生,令人担忧。基于这种忧虑,我们有必要提醒同学们特别是青少年网友在参与网络活动中注意以下事项,加强自我保护:
  1.虽然QQ扩大了网友的交际面,使用方便,很容易在网上找到天南海北的网友,但同学们要注意区分网络与现实的区别,避免过分沉迷于网络。
  2.正如有人利用电子邮件传播不良信息一样,同样会有少数人利用聊天工具散播一些无聊的、有害的公众信息以达到其个人非法目 的。同学们在网络活动中应守法自律,不要参与有害和无用信息的制作和传播。
  3.同时网络里也会有极少数有不良意识的网友或违法分子,同学们应谨慎防范。同学们在填写QQ个人资料时,注意加强个人保护意识,以免不良分子对个人生活造成不必要的骚扰。
  4.同学们在不了解对方的情况下应尽量避免和网友直接会面或参与各种联谊活动,以免为不法分子所乘,危及自身安全。 
  下面有几个案例:
  一女中学生险被“网友”强暴。某职业高中两名女学生倩倩(网名)、姗姗(网名),在网上聊天时结识某男网友。在相约见面后,男网友将二人骗至宾馆,一男青年对倩倩实施强奸,由于姗姗极力反抗强奸未遂。由于犯罪嫌疑人在与被害人见面时使用的都是网名,没有留下真实姓名,所留下的电话号码、传呼经验证也都是假的,案件侦破陷入僵局。后来在市局刑警大队与计算机安全监察部门的经过缜密侦查下,找到了在网上自称“大禹”的犯罪嫌疑人。{zh1}民警在某网吧将其团团围住,而此时的“大禹”还在网上寻找新的“猎物”。 
  另外还有一名15岁少女犯罪分子被严惩。离家多日未归,父母着急得向公安机关报案。据其同学反映,该名少女迷恋于网络聊天,失踪前经常在离家不远的鬃网吧上网,根据这一线索,终于查明该少女曾与一名男子在鬃酒吧相约会面。公安机关顺藤摸瓜,终于在11天后,在鬃省找到并解救出已遭拐卖的该名少女。少女获救后,解释说当时觉得网友见面会很新奇,而且觉得与她接触的网友言谈不俗,她很想见见,没想到竟然因为一时好奇而被拐卖。犯罪分子虽被严惩,而这名少女一生都将留下痛苦的回忆,悔恨不已。 
  通过对以上两个案例分析,可以看出由于青少年涉世不深,很容易被网络虚象迷惑,而且好奇心强,遇事缺乏随机应变的处理能力,因此很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同时又缺乏自我保护能力。青少年应该认识到网络中的形象并不代表每个人的真实面目,参与网络活动中,应提高安全意识,加强自我保护,不要随便与网友会面,特别是不要单独与陌生的网友会面,以免发生不测。
  另外,青少年对感情问题处理缺乏经验,新鲜感强,容易沉迷网络交友,甚至发展网恋,一旦发生问题,又很难做到理性认识、正确看待。其实网络交友、网恋与现实生活中的交友和发展恋情存在着极大的区别,网友在现实生活中的缺点很容易被网络所掩盖。面对这类问题,青少年交友中必须保持平常心态,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和工作中,做到客观分析,避免沉迷于网络,难以自拔。
  (三)防诈骗的安全知识
  1、遇到街上丢包陷阱怎么办?
生活中你可能会遇到这种情况,一个在你面前“无意”丢下一包东西,被丢的包里往往装满xx票、假金首饰,另一个人上前假意与你一起发现被丢的包,要求平分你拾到的东西,并花言巧语让你得大部分,但要你拿出身上的钱或佩带的金饰抵押,这时请你不要贪图小利,利令智昏,应将拾的东西送交派出所或打110报警,是你的{dy}选择,有可能的话稳住骗子,以利我们公安机关打击违法犯罪。
  2、遇到假金器、假药诈骗怎么办?
骗子们往往利用假金元宝、假药草及电子零件、假邮票称家里急用钱,希望低价出售,再安排一些“媒子”假购买,你在对货物判断不出真伪的情况下,千万不要轻易掏钱购买。
  3、碰到有人用外币与你兑换人民币怎么办?
外币兑换应在指定的银行办理。如遇到有人要与你兑换时,在辨别不出外币是何币种及真伪情况下,{zh0}不要理睬这些人,以免上当。他们通常二至三人,一人xxxx人,一人假扮银行工作人员。使用秘鲁币,冒充美元、法朗、新加坡币等外形相近兑率较高的币种,以外地来办事突遭车祸或有急事急需要换钱为由,由假冒的“银行工作人员”鉴定真假后,骗得事主钱财。有时这些街头兑币的把戏还有外国人来上演,我们更要引起注意。街头诈骗得外币一般是xx或是急不值钱的外国货币,被受骗上当者往往损失惨重。
  4、外出需购紧张的车票的,遇到陌生人主动帮你购票怎么办?
请相信你自己和你的判断力,自己到窗口排队买来的票是真的。
  5、外出旅行时,遇到热情同路人请你共饮共餐怎么办?
不要被他人的盛情迷惑,要谢谢他的好意,婉言拒绝。
  6、遇到免费推销商品中奖怎么办?
当你行走在街头时,遇到有人向你免费推销产品,当你打开产品,恭喜你中奖时,你可千万别上当,因为当你领完奖品时,骗子常会谎称奖品必须交纳一部分税金,从而骗取你的钱财。
  7、遇到无赖讹诈怎么办?
当你外出,遇到无赖突然歪倒在你的车前,谎称你将他撞倒,要求你给予医药费,损失费或是他们故意与你迎面相撞,将不值几文的变色镜,所谓的“金表”扔到地上,说你把他撞坏了,必须赔他:你不必跟他争吵,你说那行,咱们上派出所去处理,这招不灵,你可以称你身上没有带钱,可跟我回住处取等方法与之周旋,并寻机会向附近的派出所报案。
  (四)防抢的安全知识
  1、到银行取款,存款时, 如取、存大额款项,须有人陪同。在校验密码时,注意一米范围内人员。请不要把填写有误的存取款单随手扔掉,应带到别处撕碎因为存款单上可能留有你的帐号及身份证号。
  2、我们生活中常遇到上门推销的情况,请记住天上不会掉馅饼的,一概拒绝,不要与其纠缠,更不要开门让其进屋。
  3、有陌生人称替你家人代送物品你不防打个电话先核实一下,向家人问清情况后,再开门,千万不要轻信马上开门。还有得以抄水表、煤气表、维修之类理由想进家门,你在无法确定真假时,不妨婉言拒绝,待家人回来后再说,千万不要轻易开门。
  4、骑车走路如何防抢?飞车抢夺一直是发案较高的街面案件,受害者往往为单身夜行的女性。有两种作案手法,一是两人骑摩托车,由坐在后座者实施抢夺;另一种是驾小车抢劫,作案时间多在夜间10点至凌晨5点,作案地点多在小巷及便于逃脱的差路口。夜间外出的女性要注意走在人多光线亮的地方,{zh0}结伴而行,对于悄悄驶近的摩托车、小车要注意防范。请把你腰间的手机盒扣好,女同学挎包不可单肩背,应斜挎在身上,以防顺手牵羊或割断包带被抢。提包是女性不可或缺的物件,包里往往装有现金、信用卡、钥匙、通讯录、手机等。歹徒在晚间,便常常把贪婪邪恶的目光瞄向女士们的手提包。我们在工作中发现,许多女士很随意地把包挂在肩上,或放在自行车前面的车篓里,其实是很不安全的做法。如果携包步行,相对安全的方法是把包提在手里或斜挎在胸前。骑自行车带包,如果包放在车前篓里,带子一定要在车把上多缠几道,短到歹徒的手抓不到为好;如果背在身上,当然应像小学生一样斜挎,并注意把包垂在胸前。
  5、当你骑自行车在正常行驶时,发现车子突然骑不动等故障,首先要将车篓内物品抓牢,将包背在身上,因为常有犯罪分子往后车轮扔布条、钢丝等,当你查找原因时,而趁机抢包。
  6、女性单独夜归时,要留意身后是否有人盯梢,在偏僻的路段如有人始终跟在不远处的身后,尤其要提高警惕。怀疑被人跟踪时,则要向灯火较亮、行人集中的地方行下走;确定被跟踪时,应避免停下来与对方正面冲突,而应就的进入热闹的商店或有治安人员的地方,或找最近的居民家向主人求援并打电话与家人、朋友联系。当你在上下楼之间、楼梯口或院子门口遇到生人时,要留心,发现生人尾随要警惕,特别是进家门,勿与陌生人同进楼,必要时,问找谁?防止对方突然袭击。
  7、如何应对歹徒施暴
女性面对歹徒施暴时,可采取以下方法来自救一是在较早发现歹徒欲行不轨,歹徒并非熟练的老手且体格较小时,女子可抢起手提包或其他触手可及的物品向对方眼部猛砸去,同时大声呼救逃脱。二是在尚无防备便被歹徒捂住嘴并按倒,拖往僻静处时,要头脑冷静,做出异常恐惧状,待其放松戒心,趁其不备猛提脚,用膝盖猛顶其裆部。或抓一把沙土,掷向歹徒眼睛。另外也可拔下发夹攻击歹徒的眼睛、耳朵、鼻子等易受攻击的部位。三是在势单力孤无法摆脱时,要注意记住歹徒的体貌特征,脱险后及时报警。
  8、遇到意外交通事故时,应迅速呼救,记下肇事车辆车牌号,让他人迅速报警并与家人取得联系,记住目击证人,尽量不要单独随肇事车辆、人员去救治。
  9、遇到拾金不还怎么办?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拾金不还者除了要受道德谴责外,还要受到法律制裁。如果拾到的物品价值巨大,拒不归还者,将构成侵占罪,可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因此,当你发现你丢失的物品被人拾到后不还时,可到派出所报案。

(五)其他方面的安全预防:
  1、家庭使用液化气应注意哪些方面?液化气瓶应该置于通风良好的地方,在一定距离范围内不能有明火和热源。气瓶阀门和管路接头等处应保证不漏气。严禁用明火试漏,气瓶内剩余残液不得自行倾倒,防止残液流散和蒸发而燃烧起火。
  2、如果家中煤气、液化气泄漏 ,首先关掉煤气总开关、液化气总阀,打开门窗,让空气自然流通。千万不能开灯,不能在室内打电话或手机,不能开启或关闭家用电器,以免产生电火花,引起爆炸,赶快疏通老人、儿童,到安全处打电话报修;并通知周围邻居做好相应准备。
  3、如果火灾发生,心中不要慌,要保持头脑冷静。
  (1)打119报警,向周围邻居大声呼救求助。
  (2)疏散家中老人、儿童到安全处;
  (3)切断家中电源;
  (4)在保障自身安全条件下,利用附近现有条件来灭火,疏散物品,切勿贪恋财物;
  (5)远离火灾现场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身弯腰,向着火点相反方向撤到安全地区。如:高层建筑火灾,安全通道被火封堵时,可将上半身探出窗外,呼吸新鲜空气,等待救援,切不可跳楼。 
郑重声明:资讯 【安全防范知识】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