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产业表现为一种动态, 其核心是以市场价值为导向对其运行方式实现变革从而走产业经营的道路。
教育培训产业链是各类教育培训系统机构的总称。教育培训机构系统是指有组织的教育及培训的机构体系,其中包括:公办院校、民办院校、各类儿童和青少年教育培训机构、各类成人教育培训机构以及各级教育行政组织机构等。
从产业链纯理论的角度来看,社会分工和专业化促进了知识和技术的进步,知识和技术的进步反过来又促进了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由于技术的发展,迂回生产程度的提高,生产过程日益划分为一系列有关联的生产环节。企业在组织生产的过程中,由于“科斯定理”、规模经济、范围效应等等诸多条件的限制,不能将生产过程全部由一个企业来承担,因此就产生了企业间的关联。而这种企业间的关联就促成了产业链的产生。
具体到教育培训产业,纯理论性产业链所提及的“社会分工”在教育培训产业内指的就是教育培训产业的细分化,即教育培训产业的细分产业和行业。比如,语言培训、IT培训、管理培训、教育产品、教育技术和职业培训等等。这种“产业细分化”的分工与交易的复杂化对交易条件、交易制度、交易方式的要求提高了,在教育培训产业的经济活动中通过什么样的形式联结不同的分工与交易活动是这个过程中日益突出的问题。单个的教育培训企业和机构并不能应付现在日益复杂的分工与交易活动问题,只有依靠上下游企业间的相互关联才能解决问题。教育培训产业链的出现就是在这样的需求之下产生的。
如下图教育培训产业链生成的蛛网模型所示,教育培训产业链的形成首先是由教育培训产业细分化引起的,在交易机制的作用下不断引起教育培训产业链组织的深化。
教育培训产业链蛛网模型示意
在以上示意图中,Cl,C2,C3均表示教育培训产业细分化的程度,其中C3>C2>Cl表示教育培训产业细分化程度的不断加深。Al,A2,A3,A4均表示教育培训产业市场交易的程度,其中A4>A3>A2>Al表示教育培训产业市场交易程度的不断加深。B1,B2,B3均表示教育培训产业链的发展程度,其中B3>B2>Bl,表示教育培训产业链条的不断延伸和产业链形式的日益复杂化。而三个坐标相交的原点“O”点只表示既无产业细分化又无市场交易的初始状态。当然,在这种状态下根本不会有教育培训产业链的产生。
教育培训产业链的产生过程如下:首先,从C1点开始,而不是从这三个坐标相交的坐标原点“O”点开始,意味着教育培训产业细分化是市场交易的起点,也是教育培训产业链产生的起点。由于教育培训产业细分化Cl的存在就促进了教育培训产业市场交易程度Al的产生,在A1作用下,需要B1的产业链形式和它对接。而Bl这种产业链形式的产生又促进了教育培训产业细分化的进一步发展,于是教育培训产业细分化就从Cl演化到C2。相应地,在C2的作用下,教育培训产业市场交易程度又从Al进化到A2。而A2又促进了教育培训产业链形式从Bl发展到B2。接着,按照同样的原理,B2促使教育培训产业细分化程度从C2发展到C3,C3又促使交易程度从A2发展到A3,A3又跟着促使教育培训产业链从B2发展到B3……如此,周而复始,使教育培训产业链不断形成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