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色彩澳门

2010, 色彩澳门

2010-06-03 16:03:27 阅读11 评论0 字号:

 

 

在这草长莺飞美丽的4月,伺机去深圳出差外加培训,谁成想行前记错了培训时间,在快马加鞭赶课程之后,就意外地空出了这么{yt}。想到后面香港游是重头,为了分散一下任务,我临时改道,打算用周日的时间澳门一下,当天打个来回,周一就能在深圳继续上班了。

 

周六晚上把深口蛇口码头到澳门新港澳码头的船次查好,再查一下我要去的大三巴,议事亭前厅,炮台,澳门博物馆,澳门艺术馆,渔人码头等路线,用一张纸记了一下关键点,就是我的全部行前准备了。

 

下了船,在码头的旅游问询处拿了免费地图以及其它旅游材料,我信步走出大厅,脸不红心不跳地蹿上了新xx大酒店的免费车。从出了码头的那一刻,就有多个服务生塞来各个xx的优惠券,比如赠送筹码等,一路走来的,车里的闭路电视也是不停地蛊惑你快去赌吧,下一个亿万富翁没准儿就是你啊!

      

 

酒店的车停在了地下N层的xx入口处,我跟随人群进了金碧辉煌的大厅。老虎 机旁坐着一个个面部表情奇特的赌徒,企盼,失望,欣喜或不露声色,但{jd1}都是聚精会神。 我在猜大小的赌桌前小有流连,还跑到兑换窗口问筹码的价格。就在伸手拿出钱包的一瞬间,我脑海里突然神奇地浮现出无数个迷人的葡式蛋挞,仿佛在向我挥着小手,我立刻意会,钱要用在刀刃上!!

 

  

    

  

 

在xx门口拍了几张照片,突然被一人叫住,转身一看,是一个满脸媚笑的和尚,伸出的一只手上拿着一个明晃晃的烫金箔佛像,递给我并表示祝福我,随即掏出一个小本表示让我留个名。我低头一看小本,上面赫然写着的几十个名字,笔迹一致,显然出自一人之手,名字旁边各有一个金额,基本上都是500元。我于是把小本连同佛像都递还给假和尚,假和尚不依不饶,不过见我不为所动也就悻悻然拿着金箔离开了。

 

新马路应该算是澳门的主干道之一,狭窄的人行道上,来往的宾客川流不息,两旁店铺林立错综,阴云压顶,湿度95%的空气裹着身体,总让人有点昏昏欲睡的感觉。不出意外地看到议事亭前厅的繁华,两旁亮彩浓重的建筑,黑白相间波纹形的地面砖,连同中央的喷水池,以及喷水池上摆放着的象征葡萄牙航海远征的天球仪,都令我在{dy}刻想起了xxx附近的那个色彩之岛。一样浓郁的南欧风格,一样密度的人群,和一样潮湿的空气。

 

    

      

   

  

  

沿着议事亭前厅的开阔地,一路上坡走过去,一个个叉路口引你走向琳琅满目的小商业街,我循着大三巴的路线上行,小路的两旁满是“手信”店,最为知名的要数那家“咀香园”了。手信即是当地的土特产,大致就是烤肉干,杏仁饼,蛋挞,鸡蛋卷之类。我先在路口买了2个蛋挞,虽不能说是囫囵吞入,却也是真有点迫不及待的意思,那酥脆的挞皮和厚厚的爽滑的蛋心,真是销魂得一塌!走进小路深处,一家家店铺前,{zx0}映入眼帘的基本上都是各式各样的烤肉干,在门口层次排开,你稍作停留,店主就会拿一把大剪刀剪下来烤肉干拿给你,丝毫不计较你是否真的要买。更有甚者,就端着一个竹篓,里面盛着喷香扑鼻热乎乎,香喷喷的杏仁饼,诚邀过往的客人品尝。我就这么走了一路,抬头看到大三巴牌坊的时候,已经吃饱了!

 

        

    

  

  

 

位于大三巴斜巷的牌坊是圣保禄教堂前壁的遗迹,据说三巴圣保禄的译音,又因残留的前壁遗迹貌若中国传统的牌坊,所以叫它作大三巴牌坊。牌坊至今已有350多年的历史,现在俨然已经成了澳门的标志之一,并且被列入了世界遗产。教堂前面的石阶上满是驿动的游人,或在细细观赏着牌坊鬼斧神工的宗教雕刻图案,或是绕过前壁,从后面的楼梯直接登上第二层,自上而下俯视着石阶上的人群,抑或者拉着朋友家人三两成群地拍照。我应邀帮疑似华侨满口英文的母子留了影,自己也不免俗套地来了一张。

 

        

 

绕过牌坊,继续上行就到了大炮台,炮台博物馆和澳门博物馆。值得一提的是,走进澳门博物馆{dy}眼映入的是陈列室里孔子和老子的塑像以及二者之间写着“儒”和“道”的石雕,这令我想起刚刚在步行街看到的一个名叫“中国根”的家具店,总觉得那是即便曾经挣扎在殖民笼罩中,也要拼死保留根脉的执拗,就仿佛这座城市本身,如果你能够穿越这浓墨重彩的异域风情,就会看到那丝毫无法被淡化的民族之源。

    

  
  

  

  

从澳门博物馆帅哥工作人员处讨了去澳门艺术馆的路,乘电梯一路往下,又在大三巴博物馆稍作停歇,就直线下坡,在“周生生”店铺跟老板又打听了下,寻了辆巴士在澳门活动中心下了车,沿街就走到了艺术馆。刚要进馆,转过身时发现对面就是“渔人码头”,于是欣喜地调转方向,先到码头耍了耍。渔人码头的宁静和先前步行街的拥挤成了鲜明的对比。码头上是又一群崭新漂亮的楼宇,多是各色中西式餐厅,间或有几个卖纪念品的小贩,也不见有人大声喧哗。 海风从一幢幢楼间吹来,把一家餐厅里的音乐也一并吹动,悠扬的乐声蔓延在行人寥寥的路间,或散步,或在楼前的木椅上坐坐,漫天的阴霾也不再令人沮丧,那份淡淡的忧郁倒仿佛是这惬意里恰如其分的点缀了。

      

   

回头想想澳门的这{yt}旅程,艺术馆真是我的大爱!除了一层楼曹长雄的漫画令人捧腹,转角上去斜坡道就到了二楼的展厅,是已故女画家谢景兰的回顾展。是我最喜欢的抽象水彩画,我在一幅幅色彩前凝神驻足,大多数的画作都是“无题”,给了观赏者极大的思考空间,去体会和揣摩作者在提笔落墨时的心情和思想。大屏幕在播放画家生前的生活短篇,无声的。三层,四层和五层分别是西洋画引进中国的历史,澳门历史变迁的摄影展以及陶瓷艺术品展。偌大的一幢楼,{zh1}只剩下了每层配备的一两名工作人员和全楼{wy}的游客。我从五层楼往下的时候,抬起头目光所及处,几乎看到每一个工作人员都在向我颔首微笑算是告别,我也发自内心地向着他们微笑着,有时候语言真的是多余。

      

         

 

走出艺术馆,已经是晚上七点钟,我正打算找辆巴士回到新港澳码头乘船,却见不远处是那尊xx的观音金像。我像被牵引般的绕了几条路,终于走到海边,看到延伸至水中的小桥那段端立的观音像,在华灯初上的夜色中,神色温婉,姿态袅娜,静默地俯首注视着脚下这片历尽沧桑的土地。

      

 

站在海边,我就这么呆呆地看了许久,回过神来的时候,发现自己迷了路,且距离船票上的开船时间也只有40分钟。我不想让自己陷入匆忙,破了这份夜晚的宁静,就凭感觉穿行在干净的街道,整齐的建筑,和寥寥的行人车辆之间,欣喜地感受着这份意外的寂静。

  

 

问了路边的xx,稀里糊涂又上了一辆酒店的免费大巴,到达码头的时间刚刚好。坐着轮渡返回深圳的时候,我几乎没有倦意,脑子里突然飘出这样一个比喻:澳门就像一个优雅娴静的妇人,带着与生俱来的贵气,温和而不张扬,值得你一而再,再而三,飘洋过海来探望。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历史上的今天-->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2010, 色彩澳门】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