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英才网—— 铸件废品分析与制订对策的方法_铸造英才网just的空间_ ...
铸造生产一项系统性很强的生产工程,任何一道工序出了差错,某种原辅材料脱离了标准,都可能产生质量问题。由于影响废品的因素很多,而我们掌握的现场实际情况及可能采取的手段是有限的,分析与选择对策的时间必须非常及时。为此,本文将对废品出现的几率及选择对策的方法进行分析。

根据美国xx质量管理学家J·M朱兰博士的研究,工业上的产品缺陷80%以上可由管理方面控制,而20%以下是由操作者控制的。从铸造生产来看,同样有这种情况。

现场中不少管理人员常常认为铸件废品大多数是操作者造成的,将管理上的废品误认为操作废品,而忘记了自己的责任。由于认识上的错误,造成解决废品的途径失误,使质量问题长期拖延,得不到解决。

废品分析与选取对策是铸造质量工作的两方面,只有进行正确的废品分析,才能选择正确的对策。

废品分析工作包括:(1)研究缺陷的现象与特征;(2)推论产生缺陷的原因;(3)进行分析、试验,确定真正的原因。

选择对策的工作包括:(1)提出可供参考的对策;(2)确定必须采取的对策;(3)通过实践验证对策的正确性,制定巩固质量的方法。

形成废品的原因可能有许多种,如何选择适当的对策是一件非常复杂的工作。某种缺陷根据经验或逻辑推理选取对策可能比较容易,而对某些复杂的缺陷,特别是对现场情况不十分清楚的,选取对策则不是容易的事情。为此,要考虑选择对策时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对策正确与否与采用的方法有关,除必备的专业知识外,要根据问题的性质及资料掌握的程度,灵活地采用不同的方法来选取对策。 经常采用的方法有下面几种:

1、对症下药法

在对缺陷准确诊断的基础上,根据铸造工艺理论指导,采取针对性措施。

例如,某铸钢件产生批量性的气孔,我们一度仅在砂型上考虑,水玻璃砂型吹CO 2后进烘炉烘烤,未能奏效。后来发现基尔试块加工后的试棒也有严重气孔,分析认为:试块是干砂型、明浇,不存在砂型有水分或通气不良的问题,说明气体不是来自砂型,而是来自钢液。后来坚持白渣出钢,脱氧,良好浇注,试棒与铸件气孔问题均得到解决。

又如,对碳素铸钢件力学性能不合格问题,不要仅在五元素的少量变化上分析,而要着重在熔炼工艺及退火工艺方面寻找原因。

应用此法要注意之处是:问题要找准。否则,将误入岐途。上例如果将钢液造成的析出性气孔作为砂型侵入气孔,或者将气孔当作缩孔来治,则采取的对策将是“南辕北辙”毫无所获。

每个技管人员无疑都希望对废品的诊断正确,采取的措施能很快奏效。但实际上不容易做到。当废品的真正原因没有找到,采取的措施未见成效时,就不能认为已经对症下药了,需要应用其它方法,采取更广泛的措施。

2、系统对策法

对铸件缺陷的分析与对策应当从系统的整体性来考虑。废品的产生是系统内部要素之间失去平衡的结果,少数废品可能仅是个别要素被破坏,批量废品则意味着系统功能的丧失。

铸件缺陷的形成常牵涉到工艺上多种因素,有主导因素,也有诱发因素。有时不能分清何种因素起主导作用,又无法排除某种因素,则应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采取全面加强的措施。 例如对于铸件裂纹很难说是某{wy}因素造成的,要从铸件结构、浇注系统、型砂退让性、芯骨结构、金属成分、开型时间、铸件冷却等一系列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尽量采取多项有益于防裂的措施。

应用系统对策法改善铸件质量不仅对降低废品有现实意义,而且有预防作用,是铸造车间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推行工序管理、巩固质量成果的良法。

3、材料隔离法

毋庸讳言,铸造生产中还有许多因素未被了解,加之原材料、辅助材料的产地变化,检测手段不完善,有时某种铸件成批报废,使管理者手足无措,甚至缺陷长期不能解决,遇到此种情况,采用对症下药法或系统对策法,也无从下手。如改用材料隔离法处理,可能会有一定效果。例如:对成批缩松、微孔缺陷的对策。此类缺陷通过系统的检查,因属于老产品,模样和工艺方法均未改变,型砂方面也找不到原因。对缺陷成因的怀疑主要集中在金属材料上,但找不到具体的原因,于是全部改用新金属材料的配方,即配料仅用废钢与新生铁,不用回炉料(包括浇冒口)。这样排除了对旧炉料遗传性的怀疑,xx了回炉料对铁液不良的成核孕育作用,xx微量元素可能的不利影响。通过一段时期的全新配料后,xx了缩松。然后采用新配料方案后的回炉料及浇冒口逐步投入使用,直至恢复正常的配料方案。

又例如:对惯性夹砂、砂眼缺陷的对策。此类缺陷往往是突然成批性出现。不论是老产品、新产品,甚至铸造工艺丝毫未改变的传统产品均出现问题。因此,怀疑集中于型砂质量上,而不是某项操作的偶然失误。如果砂质量基本可用,则采用大部分或全部新原砂及合格的粘结剂作型砂配方。这样xx了旧砂后反复使用而积累的粉尘,烧结砂及不良物的影响,使铁液能在“全新”的砂型内冷却成形。待铸件质量稳定后,再调整型砂配方。

4、小步骤法

对某些一时吃不准但又必须采取措施的问题,可以分阶段采取小的步骤,并密切观察动向,以调整和补充措施。

例如:铸铁力学性能不够,检查发现碳当量低,在炉料来源及配方没有改变、铁液温度正常的情况下,可对配方作适当调整,提高碳当量,再观察变化。但不宜调整幅度过大,因为可能还有隐蔽的因素未发现,如冲天炉风眼不当,风量过大,性能试棒加工不合格标准等。以免当非正常因素恢复正常,又发生硬度过高,加工不动的现象。

此法的要点是:当产品质量参数波动较大,原因不很清楚时,不宜冒然对工艺参数作大幅度改动,应参照统筹方法中的“瞎子爬山法”,采取边观察,边修订措施,对参数作少量调整的对策。

综上所述,四种方法各有特点,对症下药法用于对铸件缺陷有充分了解,缺陷成因明显,可采取明确的对策时;系统对策法适用于有广泛成因的缺陷,对策上应为综合治理,有所侧重;材料隔离法应用于惯性缺陷,特别是成因与原材料关系密切,而一时又无法阐明的缺陷;小步骤法适用于须采用定量性措施,为防止出现意外情况而采取的渐进性对策。

铸造生产是不断与废品作斗争的过程,分析废品,采取相应的对策是铸造业永恒的工作主题。许多现场铸造工作者终生从事与废品作斗争的工作,深切感到发生废品是件xx的事,甚至感到工作压力,然而采取对策xx废品的过程则是有趣味的工作。根据不同情况,正确地选择方法,提高对策的准确度,将使我们在与废品作斗争的工作中少走弯路,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预期效果。



郑重声明:资讯 【铸造英才网—— 铸件废品分析与制订对策的方法_铸造英才网just的空间_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