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纸何时出现?

 

 

稍微对中国书画有些了解的人,都一定知道,书法和国画,{zh0}使用“宣纸”。

那么,到底怎样的纸才叫“宣纸”,“宣纸”是从什么时候有的,恐怕就未必人人都知道了。

一.宣纸好在哪里?

宣纸,专指安徽省南部泾县一带出产,采用特殊选材和工艺制作而成的书画艺术用纸。由于安徽泾县一带,古属宣州,因此所产的纸张,即取名为“宣纸”了。

笔者个人观点,凡不是泾县附近提供原材料并生产的,都只能叫做“仿宣纸”。

那么,宣纸究竟采用了怎样的特殊材料呢?作为书画用纸,它与普通的纸相比,又有何长处?

核心的秘密,在于制作纸浆的原材料。

当初蔡伦发明造纸术,选用树皮作为原料。而制造宣纸,却必须用青檀树两年以上生枝条的皮作为主要原料。因为青檀树皮的纤维不但坚韧,色质也较普通树皮为白。

青檀树

将青檀树的枝条先蒸,后浸泡,然后剥皮晒干,加入石灰、纯碱再蒸,以去除杂质。经过洗涤后,撕成细条,晾在朝阳之地。经过自然的日晒雨淋后,将其打成浆状,加入辅料稻草浆,以及特制的“纸药”,充分搅匀,形成浆料。再用竹帘抄浆成纸,烤干成型。

前后有十八道工序,一百多种操作!单是其中的辅料稻草,就必须选用特定的品种,当地叫作连阳稻、二麻谷等。稻草在收割后要先存放一年,再暴晒数月才能使用。可见制作工艺之繁杂,要求之严格。

由于选料严格,工艺精细,宣纸比起普通纸张来,颜色洁白,质地坚韧,纹理纯正,润墨性和渗透性也很好。用宣纸写字作画,一笔之中,可根据书画家的用心和笔力,做到墨迹浓淡深浅,层次有序,使作品骨神兼备,神采飞扬。宣纸的书画作品,最能体现中国艺术风格。

此外,宣纸寿命长,耐老化,纸张不易变脆,墨迹不易褪色,号称“千年寿纸”。我国古代很多用宣纸作为载体的古籍、书画等,保留至今,风韵不减。难怪宣纸得到书画作者的分外青睐。

 

二.宣纸何时出现?

相传,东汉建光元年(公元121年),蔡伦服毒xx后,他的弟子孔丹为了纪念老师,想造出一种洁白而能持久的纸张,来绘制蔡伦的画像。一日经过宣州地区,看见一棵青檀树倒卧溪流中,流水冲刷下,露出缕缕长而白的纤维。孔丹从中得到启发,于是选用青檀树皮为原材料,经过反复试验,终于造出宣纸。

上述传说,实际上表达了民间对于造纸术发明人蔡伦的缅怀和尊敬,但却难以得到史料证实。

宣纸的制作工艺,应该是民间工艺者经过长期摸索而总结出来的。今天能看到的最早关于“宣纸”的记载,是晚唐学者张彦远在其著作《历代名画记》中所描述,江东地区的书画爱好者“……置宣纸百幅,用法蜡之,以备摹写。”可见,最迟在晚唐时期,“宣纸”的名称就已经确定了。

安徽泾县桃花潭

皖南地区,由于地势复杂,水丰林茂,土地又较为贫瘠,农业不够发达。然而,作为宣纸的重要产地,此地却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带有石灰岩质的鸟沙土,适宜青檀树和连阳稻、二麻秆等稻草品种生长,为宣纸提供优质原材料。而当地蕴藏丰富的泉水,水质清澈、金属杂质少,酸碱度适宜,又恰好为造纸中的浸泡、洗涤、蒸煮、漂白等提供了丰富的源泉。

千百年来,皖南一带的老百姓以造纸为主要产业,这项传统工艺,自然也就在时间的长河中,越发磨砺得精益求精了。

据记载,皖南一带,古来就盛产纸张。如徽州、歙州的徽纸,池州的池纸等,在唐宋流行一时,甚至凌驾于当时的宣纸之上。到后来,则宣城、宁国、泾县、太平等地(都属古宣州地区)所产“宣纸”天下闻名。其中尤其以泾县的宣纸最为精妙。如今,泾县已经成为宣纸的主要产地。

 

三.不可复制的宝贝

宣纸是咱们中国的宝贝。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其他地方的造纸单位,好些也仿照宣纸的工艺进行制造,并打出“宣纸”的招牌。

外国一些公司和组织,长期来更是窥测宣纸的制造“秘方”。例如日本,从一百多年前就开始屡屡派间谍深入皖南,打探情报,搜集原材料,观察工艺流程。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之初,日本人借着我国官员和民众热情迎接外宾,毫无商业保密头脑的机会,来泾县“参观考察”,轻而易举获取了宣纸制造的整个流程,以及“纸药”的配方。国宝流失,让人扼腕叹息。

不过,即使知道了“秘方”,宣纸依然是不可复制的宝贝。首先,宣纸的主要原料是青檀树皮。但同样的青檀树,生长在不同的地区,水土不同,树皮质地也大不一样。日本人抗战时期占领安徽时,曾专门派人从泾县挖了一批青檀树种带回国内,但栽种之后剥皮造纸,质量却粗劣不堪。

其次,泾县当地的水源,是制造宣纸流程中必不可少的原料。这同样是难以复制的。

手工生产宣纸

此外,宣纸制造所需要的手工艺,是经过千百年传承下来的。直到今天,宣纸的核心流程依然是手工业生产。所需的人才,只能通过长期的劳作实习和手把手传授来培养。日本人偷窃了宣纸生产的全过程,搞到了“纸药”的秘方,甚至把宣纸、浆料和泉水的化学成分全部分析得一清二楚,却依然无法生产出与泾县宣纸相当的产品,原因正在于此。

然而同样的原因,宣纸作为一项文化,也始终面临着失传的危险。早在上个世纪末,就有政协委员提出,对泾县宣纸应加强保护。一方面,对于青檀树、泉水等原材料,应适度开发,避免涸泽而渔;另一方面,对人才的培养,技艺的传承更应重视,以使这瑰丽的宝贝,能持续闪耀在中华文明的长河中。

  • (2009-11-29 19:50:52)
  • (2009-12-15 10:05:47)
  • (2009-12-27 19:25:47)
  • (2009-12-27 19:32:57)
  • (2010-01-05 15:17:34)
  • (2010-01-06 12:54:58)
  • (2010-01-07 15:44:06)
  • (2010-01-09 15:38:28)
  • (2010-01-09 23:53:57)
  • (2010-01-11 23:06:08)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宣纸何时出现?】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