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5-29 22:12:08 阅读12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鸿盛欢迎您:0755-89753223 13603042128罗生
第三节 通风机附属装置
矿山使用的通风机,除了主机之外尚有一些附属装置。主机和附属装置总称为通风机装置。附属装置的设计和施工质量,对通风机工作风阻、外部漏风以其工作效率均有一定影响。因此,附属装置的设计和施工质量应予以充分重视。
一、风硐
风硐是连接风机和井筒的一段巷道。由于其通过风量大、内外压差较大,应尽量降低其风阻,并减少漏风。在风硐的设计和施工中应注意下列问题:断面适当增大,使其风速≤10m/s,{zd0}不超过15m/s;转弯平缓,应成圆弧形;风井与风硐的连接处应精心设计,风硐的长度应尽量缩短,并减少局部阻力;风硐直线部分要有一定的坡度,以利流水;风硐应安装测定风流压力的测压管。施工时应使其壁面光滑,各类风门要严密,使漏风量小。
二、扩散器(扩散塔)
无论是抽出式还是压入式通风,无论是离心式通风机还是轴流式通风机,在风机的出口都外接一定长度、断面逐渐扩大的构筑物──扩散器。其作用是降低出口速压以提高风机静压。小型离心式通风机的扩散器由金属板焊接而成,扩散器的扩散角(敞角)α不宜过大,以阻xx流,一般为8~10°;出口处断面与入口处断面之比约为3~4。扩散器四面张角的大小应视风流从叶片出口的{jd1}速度方向而定。大型的离心式通风机和大中型的轴流式通风机的外接扩散器,一般用砖和混凝土砌筑。其各部分尺寸应根据风机类型、结构、尺寸和空气动学特性等具体情况而定,总的原则是,扩散器的阻力小,出口动压小并无回流。(可参考有关标准设计。)
三、防爆门(防爆井盖)
出风井的上口,必须安装防爆设施,在斜井井口安设防爆门,在立井井口安设防爆井盖。其作用是,当井下一旦发生瓦斯或煤尘爆炸时,受高压气浪的冲击作用,自动打开,以保护主要通风机免受毁坏;在正常情况下它是气密的,以防止风流短路。图4-3-1所示为不提升的通风立井井口的钟形防爆井盖。井盖1用钢板焊接而成,其下端放入凹槽2中,槽中盛油密封(不结冰地区用水封),槽深与负压相适应;在其四周用四条钢丝绳绕过滑轮3用重锤4配重;井口壁四周还应装设一定数量的压脚5,在反风时用以压住井盖,防止掀起造成风流短路。装有提升设备的井筒设井盖门,一般为铁木结构。与门框接合处要加严密的胶皮垫层。
防爆门(井盖)应设计合理,结构严密、维护良好、动作可靠。
图4—3—1 立井井xxx盖示意图
1 .防爆井盖 2.密封液槽 3 .滑轮 4.平衡重锤 5.压角 6.风硐
四、反风装置和功能
反风装置是用来使井下风流反向的一种设施,以防止进风系统发生火灾时产生的有害气体进入作业区;有时为了适应救护工作也需要进行反风。
反风方法因风机的类型和结构不同而异。目前的反风方法主要有:设专用反风道反风;利用备用风机作反风道反风;风机反转反风和调节动叶安装角反风。
⒈设专用反风道反风
图4-3-2为轴流式通风机作抽出式通风时利用反风道反风的示意图。反风时,风门1、5、7打开,新鲜风流由风门1经反风门7进入风硐2,由通风机3排出,然后经反风门5进入反风绕道6,再返回风硐送入井下。正常通通风时,风门1、7、5均处于水平位置,井下的污浊风流经风硐直接进入通风机,然后经扩散器4排到大气中。
图4—3—2 轴流式通风机作抽出式通风时利用专用反风道反风示意图
图4-3-3为离心式通风机作抽出式通风时利用反风道反风的示意图。通风机正常工作时反风门1和2在实线位置。反风时,风门1提起,风门2放下,风流自反风门2进入通风机,再从反风门1进入反风道3,经风井流入井下。
图4—3—3 离心式通风机作抽出式通风时利用反风道反风示意图
2 轴流式通风机反转反风
调换电动机电源的任意两项接线,使电动机改变转向,从而改变通风机叶(动)轮的旋转方向,使井下风流反向。此种方法基建费较小,反风方便。但反风量较小。
3 利用备用风机的风道反风(无地道反风)。如图4-3-4所示,当两台轴流式通风机并排布置时,工作风机(正转)可利用另一台备用风机的风道作为“反风道”进行反风。图中Ⅱ号风机正常通风时,分风风门4、入风门6、7和反风门9处于实线位置。反风时风机停转,将分风风门4、反风门9Ⅰ9Ⅱ拉到虚线位置,然后开启入风门6、7,压紧入风门6、7,再妄动启动Ⅱ号风机,便可实现反风。
图4—3—4 轴流式风机无地道反风
⒋调整动叶安装角进行反风。对于动叶可同时转动的轴流式通风机,只要把所有叶片同时偏转一定角度(大约120?),不必改变叶(动)轮转向就可以实现矿井风流反向,如图4-3-5。我国上海鼓风机厂生产GAF型风机,结构上具有这种性能。国外此种风机较多。
图4—3—5 调整动叶安装角反风
反风装置应满足下列要求:定期进行检修,确保反风装置处于良好状态;动作灵敏可靠,能在10min内改变巷道中风流方向;结构要严密,漏风少;反风量不应小于正常风量的40%;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反风演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