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6-01 00:22:16 阅读24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防抖---很多影友热捧。但是同时很多影友,尤其是新手并不真正理解这个技术的实质。小弟简单?嗦几句。同时将相关资料整理如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提示:阅读这片文章之前,首先需要您对相机的基本结构,尤其是数码相机的基本结构,摄影基础理学知识即“光圈”“快门”以及“相当观光度”之间的相互关系有所了解。如果不了解请查阅相关资料。
业界公认佳能最早在单反镜头上搭载了实用化的光学防抖功能。,这支镜头就是1995年发售的Canon EF 75-300mm f/4~5.6 II IS USM,一直卖到2005年 (对佳能历史熟悉的朋友会发现佳能很喜欢用这个焦段的镜头做实验,后来{dy}支使用DO镜片的变焦镜头是Canon EF 70-300mm f/4.5~5.6 DO IS USM ),但实际上,尼康1994年就在傻瓜机Zoom-Touch 105 VR上使用了尼康称之为减震系统(Vibration Reduction)的技术,不过推出之后没卖出去多少,这让尼康认为市场不太接受这个概念而错失良机。
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发展,防抖技术已经从当初的阳春白雪发展到几乎成为家用数码相机和中长焦镜头标配的地步,除了“需要提高ISO牺牲像质来实现的电子防抖”和“牺牲有效像素来实现的数码防抖”之外,真正有意义的光学防抖技术主要分成两大类,一种是以佳能IS(Shift-type optical Image Stabilizer technology,简称IS)为代表的镜身防抖技术,另一种是以美能达AS(Anti shake)为代表的机身防抖技术。
下面我们着重就光学防抖技术来学习一下。
大家知道,在胶片机时代,移动胶片后背来补偿振动是非常难实现的以至于大家都选择了镜头搭载防抖系统作为开发方向,其中佳能xx了IS系统,其他厂商也有类似的技术,比如尼康的VR,腾龙的VC(Vibration Com-pensation) ,适马的OS(Optical Stabilizer),松下的Mega OIS(Mega Optical Image Stabilizer)等等,镜身防抖系统的作用原理是在镜头内部搭载了加速度传感器,感知镜头的运动情况之后移动镜头中某一片或一组镜片来补偿镜头运动造成的图像位移。+
重点说1下,大部分影友在提起防抖技术的时候,总是说“机身/镜头搭载陀螺仪感知相机状态”云云,实际上是不对的。实际上镜头内部是不可能装上陀螺仪的,一来在刚出现光学防抖的时候,陀螺仪还是很大一砣,比较难做的小到能放进镜头里的地步,二来陀螺仪有一个启动时间,从加电到达到工作转速是需要大概零点几秒,对于相机来说这个反应速度有点慢了(知道摄影原理的自然明白);再就是,光学防抖系统的工作原理在于:移动某片/组镜片来补偿位移,只要知道加速度就完了,陀螺仪用在这里太屈才。所以无论是那种光学防抖系统,其实使用的都是微型加速度传感器MEMS(Micro Electromechanical System)。
( 大家不要被这个看似高深的东西吓倒,这个东西我们大部分人是见过甚至使用过的,比如苹果的iphone的屏幕可以根据用户握持的状态而自动切换横向和纵向,Wii的手柄能感知用户的动作,佳能小型数码相机浏览照片能自动旋转,甚至于xx一些的计步器,这背后都有MEMS的功劳。而不是某些厂商鼓吹得什么高科技技术。)
机身防抖的作用原理其实和镜身防抖的差不多,只不过从加速度传感器当中感知到的机身运动状态信号被用于移动影像传感器来补偿图像位移。
这项技术最早由美能达开发出来,发展到现在三星的OPS(Optical Picture Stabili-zer),索尼的SSS(Super Steady Shot),宾得(SR,Shake Reduction),效果{zh0}的当属奥林巴斯的IS(Image stabiliser)。
这两种防抖技术都能够实现降低1-4档左右安全快门的效果,但是具体哪个更好,目前还没有定论,可以确定的是,在4/3系统上,机身防抖显然是个更好的选择,一方面可以兼容所有镜头,节省用户投资,更重要的是4/3系统的影像传感器面积较小,重量也较小,移动起来反应更加敏捷,而在APS机身上面,机身防抖的效果恐怕要比镜身防抖稍微差些,毕竟传感器重量和体积都增大了不少,移动起来惯性更大,响应速度会有所不及,所以4/3系统的{dj0}机身E3已经可以做到降低5档安全快门,而APS机身防抖做的{zh0}的索尼a700也只能降低4档,另外,可以打个比方来说机身防抖和镜身防抖,大家小时候都玩过用镜子反射阳光到墙上的把戏,而镜子拿在手中只要改变很小一点角度,墙上的光斑就会跑很长一段距离,那么,如果想让光斑的位置固定,是移动镜子方便还是移动墙呢?
有了防抖就可以随便抖了嘛?
为什么我开了防抖之后,图像依然会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