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验光仪使用教程_梦想镜源的空间_百度空间
  • 综合验光仪使用教程
  • 2007年5月28日 出自:互联网 作者:佚名

    • 顾名思义,综合验光仪 乃是具有综合功能的验光设备,在科技先进的国家流行使用已有近百年的历史,经过不断改进更新,已形成较为完善统一的模式。我国的视光技术发展滞缓,从人工插片发展到视网膜检影或电脑自动验光结合人工插片,已经历了漫长的时日。随着国外先进的视光产品涌入市场,综合验光仪也顺理成章地被我国的视光产品经销商所接受。然而多数验光师却认为该设备使用麻烦耗时,坚持使用者往往也仅开发其插片功能。仔细推敲,综合验光仪并无突破性的功能,仅将通常使用的验光手段集而合之,取其方便规范而已。初学者感到使用不便,盖因对其认识不足,未遑熟能生巧。有鉴于此,本文将该设备常用功能的原理和操作方法分次介绍,以报读者。目前综合验光仪的类型虽多种多样,但用于验光之功能,大致如本文所述。

      {dy}讲基本认识(上)

      1.验光盘 验光盘,俗称“牛眼”,主要部件、名称及功能如图1所示。

      图1

      (1)顶架 用于悬吊验光盘。
      (2)固定手轮 用于调节并固定验光盘位置。
      (3)旋转调节手轮 用于调整验光盘平面与被检者面部的相对位置。
      (4)水平手轮 用于调节视孔与被测双眼水平相位置。
      (5)水平标记 显示验光盘水平倾斜状态。
      (6)瞳距刻度 测定瞳孔间距,以mm为单位。
      (7)瞳距手轮 用于调节视孔与被测双眼瞳孔的相对位置。
      (8)旋转棱镜 用于测定被检眼隐斜视及双眼视觉平衡。
      (9)旋转棱镜手轮 用于调节旋转棱镜的底向和棱镜度。
      (10)辅片手轮 用于转换不同的辅助检查镜片,完成多种视功能检查。
      (11)球镜焦度读窗 显示球面镜片顶焦度。
      (12)细焦度轮盘 用于增减 O.25D球面焦度。
      (13)粗焦度手轮 用于增减 3.OOD球面焦度。
      (14)柱镜焦度读窗 显示圆柱透镜焦度。
      (15)柱镜手轮 用于增减一O.25D圆柱透镜焦度。
      (16)柱镜轴位手轮 用于调整圆柱透镜轴位。
      (17)柱镜轴位刻度 显示圆柱透镜的轴方位角度。
      (18)交叉圆柱透镜 用于精调散光的轴位和焦度。
      (19)翻转手轮 用于变换交叉圆柱透镜的轴方位。
      (20)柱镜轴位对照刻度 用于与交叉柱镜的轴位进行对照。
      (21)视孔 放置矫正镜片或辅助检查镜片。
      (22)额托手轮 用于调节验光盘与被测眼的相对位置。
      (23)额托 利于被测者额部紧靠并固定。
      (24)角膜位置读窗 用于测定被测眼角膜顶点距矫正试片后顶点的距离。
      (25)护颊片夹 用于夹持护颊片。
      (26)集合手挚 用于调节两验光盘面的集合程度。
      (27)近观标刻度杆旋钮 用于固定近观标刻度杆。
      (28)近观标刻度杆槽口 用于夹持近观标刻度杆头端。

      2.辅助镜片 旋动辅片手轮(图2),根据需要使辅片对准视孔。辅片的名称和功能如下。
      O、 ō 无镜片或平光镜。
      OC 黑片。
      R 视网膜检影片,为十 1.5OD的镜片,适用于工作距离67mm的检影检查。
      +.12 焦度为十O.12的球面镜片。
      PH 1mm小孔镜片,验证被测眼是否屈光不正性观力不良。
      P 偏振滤镜,用于验证验光试片的双眼矫正程度是否平衡。
      ±.50 交叉圆柱透镜,用于老视光度的检测。
      RL 红色镜片,用于检测双眼同时视功能及融合功能。
      GL 绿色镜片,同红色镜片。
      RMV 红色垂直马氏杆,用于检测隐斜视。
      RMH 红色水平马氏杆,功能同上。
      WMV 白色垂直马氏杆,功能同上。
      WMH 白色水平马氏杆,功能同上。
      6 U 6 底向上三棱镜,与旋转棱镜配合检测水平隐斜视。
      1O 1 10 底向内三棱镜,与旋转棱镜配合检测垂直隐斜视。


      a右侧手轮 b左侧手轮
      图2 辅片手轮

    • 第二讲 基本知识(下)

      3.视标
      (1)视标投影仪 采用光投照的方式将验光视标显示在视标面板上,其照度、亮度、对比度、清晰度和单色光的波长均要求可靠规范。主要结问如图3所示。


      图3 视标投影仪

      ①顶盖②投影仪③遥感器④调焦手轮⑤电源开关③底盘

      (2)视标遥控器 可根据屈光检查的需要揿动不同的功能键,从而选用不同的视标,主要的功能键如图4所示。

      图4 视标遥控器

      1)发射极 采用红外线技术将指令信息传递到视标投影仪。
      2)视标键 通常在视标键上方均标有该键所显示的视标类别,有关内空将在下文详述。
      3)开关键(Light)用于开启遥控器电源,通常在接通后显示O.1的视力表视标。
      4)复原键(Reset)若视标遥控器已程序化处理,揿复原键可使检查步骤恢复显示初始视标。
      5)进帧键(Program △ )依次向前显示程序化检查步骤。
      6)退帧键(Program ▽ )依次后退显示程序化检查步骤。
      7)选择键 根据需要选择性的显示整帧投影上的部分视标,如选择显示一行、一排或单一的视力表视标。
      8)替换键 依照键位所在的方向依次替换显示紧邻视标。如替换显示紧邻的一行、一排或单一的视力表视标。
      9)红绿键 在整帧投影视标的后方显示左右等大的红绿双色背景。

    • (3)常用视标
      1)对数E视标视力表和对数环形视标视力表视标(图5)
      配台镜片 球面透镜和园柱透镜验光试片。
      测试方式 常单眼测试,偶采用双眼测试。
      测试目的 测定裸眼视力,评估被测眼戴矫正试片后的屈光矫正情况。



      图5 视力表视标

      2)放射状散光试验视标(图6)
      配合镜片 圆柱透镜验光试片。
      测试方式 单眼测试。
      测试目的 评估被测眼戴矫正试片后是否仍有未矫正的散光。

      图6 放射状散光试验视标 图7 斑点状散光试验视标

      3)斑点状散光试验视标(图7)
      配合镜片 交叉圆柱透镜。
      测试方式 单眼测试。
      测试目的 评估被测眼戴矫正试片后是否仍有未矫正的散光。

      4)红绿试验视标(图8)
      配合镜片 球面透镜验光试片。
      测试方式 单眼测试。
      测试目的 评估被测眼戴矫正试片后的球面屈光矫正程度。

      5)偏振红绿试验视标(图9)
      配合镜片 偏振镜片联合球面透镜验光试片。
      测试量方式 双眼测试。
      测试目的 评估被测眼戴验光试片后双眼屈光状态是否平衡。

      图8 红绿试验视标 图9 偏振红绿试验视标

      6)双眼平衡试验视标(图10)
      配合镜片 偏振辅片朕合球面透镜验光试片。
      测试方式 双眼测试。
      测试目的 评估被测眼戴验光试片后双眼屈光状态是否平衡。
      7) worth四点试验视标(图11)
      配合镜片 右眼戴红辅片,左眼戴绿辅片。
      测试方式 双眼测试。
      测试目的 评估被测眼双眼同时视功能及融合力。

      图10 双眼平衡试验视标 图11 worth四点试验视标

      8)立体视试验视标(图12)
      配合镜片 偏振辅片。
      测试方式 双眼测试。
      测试目的 评估被测眼融合力、立体视功能,并诊断隐斜视。

      图12 立体视试验视标 图13 马氏杆试验视标

      9)马氏杆试验视标(图13)
      配合镜片 垂直或水平马氏杆辅片联合旋转棱镜。
      测试方式 双眼测试。
      测试目的 测定隐斜视。
      10)十字环形试验视标(图14)
      配合镜片 红绿辅片联合旋转棱镜。
      测试方式 双眼测试。
      测试目的 评估被测眼同时视功能,测定隐斜视。
      11)偏振十字试验视标(图15)
      配台镜片 偏振辅片联合旋转棱镜。
      测试方式 双眼测试。
      测试目的 评估被测眼同时视功能,测定隐斜视。

      图14 十字环形试验视标 图15 偏振十字试验视标

      12)偏振十字固视点试验视标(图 16)
      配合镜片 偏振辅片联合旋转棱镜。
      测试方式 双眼测试。
      测试目的 评估被测眼同时视功能,诊断隐斜视伴周边融合者。
      13)垂直对齐试验视标(圄 17)
      配合镜片 偏振辅片联合旋转棱镜。
      测试方式 双眼测试。
      测试目的 评估被测眼同时视功能,定量测定双眼影象不等及垂直隐斜视。

      图16偏振十字固视点试验视标 图17垂直对齐试验视标

      14)水平对齐试验视标(图18)
      配合镜片 偏振附镜联合旋转棱镜。
      测试方式 双眼测试。
      测试目的 评估被测眼同时视功能,定量测定双眼影象不等及水平隐斜视。

      图18 水平对齐试验视标

      第三讲 准备工作

      1.开启电源:开启电源总掣,分别检视投影视标、近读灯、检影镜、座椅制动开关是否接电。
      2.视孔试片回“O”:检查验光盘视孔试片的球面透镜和圆柱透镜的读窗,并小心将球面透镜试片和圆柱透镜试片小心回“O”。盖因若使近视被测眼误用过矫的负透镜观察远近视标,则会诱发调节,从而影响测定结果。故于每次验光结束后应及时将视孔试片回“O”。
      3.调整被测眼位置:嘱被测者取舒适姿态坐上检测座椅,升降座椅高度,通常大致使被测双眼的中点与对侧墙面上悬挂的偏振视标板的座标中点相对。

      图19 综合验光仪的调整附件图

      4.调整顶杆长度:旋松固定螺栓(39),少量调整顶杆(1)长度,调量视被检测座椅所在位置而定,调整完毕后即旋紧固定螺栓,通常只要检测座椅的位
      置固定不变,调试完成后则不经常修改(图19)。

      5.调整水平轴向手轮:旋松水平轴向手轮(2),则顶杆可沿水平轴向旋转。通常调整后使验光盘与地平面垂直,调整完毕后旋紧水平轴向手轮,若在验光过程中需要被测眼看上方或下方视标时,则可随时进行调整。

      6.调整垂直轴向手轮:旋松垂直轴向手轮(3),则验光盘可沿垂直轴旋转,通常用于调整验光盘与被测眼冠状平面的相对位置,调整完毕后旋紧垂直轴向手轮。

      7.调整平衡手轮:旋动平衡手论(4),从视孔中观察被测双眼,调整视孔中心与被测眼瞳孔的垂直向相对位置。通常使平衡标管中的气泡居中。若遇垂直性眼位偏斜并发强迫头位或原发性头位偏斜时,可适当调整验光盘的水平倾斜程度,以被测眼感到舒适为度。

      8.调整瞳距手轮:旋动瞳距手轮(7),从视孔中观察被测双眼,调整视孔中心与被测眼瞳孔的水平向相对位置。通常看远视标时使双视孔镜片的光学中心距离等于被测双眼瞳孔中心的距离。调整完毕后,可于瞳距读窗(6)直读被测眼瞳孔间距读数,单位为mm。

      9.调整镜眼距:当被测双眼从视孔中央观察视标的同时,被测者的额部恰与额托(23)稳定接触,检测者可从镜眼距读窗(24)观察被测眼角膜顶点的位置,观察距离约为20mm。

      观察时可试着变换观察角度,务使读窗内的长线恰好落在读窗外框中央的突角连线上。若被测眼角膜前顶点与读窗的中央长线刻度相切,则提示镜眼距为 13.75mm(图2O)。长线刻度的眼侧有三条短线刻度,每刻度的间隔为2mm。若角膜前顶点与{dy}短线相切,则镜眼距为15.75mm,依此类推。

      图20镜眼距观察图

      镜眼距的大小影响着验光试片对被测眼所产生的焦力。参考框架眼镜后顶点至眼的平均距离,通常以镜眼距为13.75mm为标准镜眼距,国人因鼻梁较低,则定为12mm为标淮镜眼距,一旦镜眼距确定后,验光试片的测定焦度则须按标准镜眼距换算成实际焦度开具xx,计算方法如公式1所示。

      D′=D± (公式1)
      1000-LD
      式中D为测定焦度,D'为实际焦度,L为验光试片的镜眼距与标准镜眼距的差值。正透镜试片焦度随着镜眼距僧大而增大,故公式中的测定焦度须加修正焦度;负透镜试片焦度随着镜眼距增大而减小,故公式中的测定焦度须减修正焦度。

      例1 已知 测定焦度 D=1O.OO D
      镜眼距差值L=2mm
      求 验光试片的实际焦度D'
      解 D′=D± =10.20 D
      1000-LD

      例2 已知 测定焦度 D=-1O.OO D
      镜眼距差值L=2mm
      求 验光试片的实际焦度D'
      解 D′=D± =-9.80 D
      1000-LD
      为了方便换算已制定了正透镜试片测定焦度和负透镜试片测定焦度的镜眼距换算表格
      旋动额托手轮(22)可控制被测眼与视孔试片后顶点的间距(图21)。

      图21 用额托手轮调整镜眼距

    • 第四讲 雾视法

      采用光学镜片使平行光线入射被测眼后,焦点(或焦线)转移到视网膜前方,从而缓解被测眼调节张力的方法称为雾视法。

      一.原理

      1.屈光不正眼的调节张力

      (1)远视眼在看远目标时,由于物象落在视网膜后方,视网膜上的模糊影象作为视-动刺激因素可诱使睫状肌收缩,导致晶状体调节。远视眼在看近目标时,除须维持看远时所付出的调节外,尚因视近反射导致晶状体的进一步调节。由于远视眼无论在看远还是看近时都须付出一定程度的调节。久之则产生一定量的调节张力,即使在导致调节的因素去除后,该调节张力在短时间内仍不能松弛。

      (2)近视眼在看远目标时,物象落在视网膜前方,因调节可使物象更为模糊,故近视眼在看远时不能调节。近视眼在看近时,若不戴矫正眼镜,视标在其远点以外时,仍无须调方;若戴矫正充分的负透镜时,则须付出大致与正视眼看近时相应的调节。由于近视眼在不戴矫正眼镜时看远看近都不需要调节,久之则睫状肌菲薄无力,当戴矫正眼镜近读时间过长或阅读目标过近时,睫状肌易发生痉挛性调节张力,即使停止近读作业,调节张力在短时间内仍不能松弛。

      2.雾视法的实施分析

      屈光不正眼的调节张力,因其难以定量且活跃多变,故对眼的屈光定量分析构成重要的干扰因素。通常使近视眼的测定结果偏深,远视的测定结果偏浅。

      在不采用睫状肌麻痹剂进行常态屈光测定的可试用雾视法来缓解睫状肌的调节张力。作法是依照“减负加正”的原则调整被测眼前的试镜片,使被测眼处于足够的近视状态,嘱其辨认5m以外的远视标,此时注视眼理论上不能调节,因为调节可使其近视程度进一步加深,导致视标的清晰度下降。为了看清远视标,注视眼被迫逐步放松原有的调节张力从而{zd0}限度地减少调节张力对屈光测定的干扰。

      3.雾视法的注意事项

      (1)雾视法的原则是使被测眼处于足够的“近视状态”,但不是使用任意焦度的正透镜,也不能对所有被测眼采用同样焦度的雾视透镜。已知在雾视过度的情况下,由于被测眼没有注视目标,缺乏将注视目标看清楚的努力,则反而产生刺激性调节。

      (2)须根据被测双眼不同的屈光状态选择雾视透镜的焦度,因双眼的调节是同步的,若有一眼的调节得不到充分的松弛,则双眼均不能达到雾视的自的。

      (3)采用试镜片箱施行雾视法时,须遵行“先加后换”的原则操作,即在递变雾视透镜的焦度时,先加上新雾视透镜,再撤去原雾视透镜,避免在单独撤去原雾视透镜的间隔时失去雾视效果。如此常因雾视透镜的迭加,使雾视透镜的焦度大增大减,影响雾视效果。采用综合验光仪控制雾视透镜的递变梯度不仅平缓稳定,且操作大为简便。

      (4)采用雾视法缓解被测眼的调节,不如睫状肌麻痹剂来得彻底可靠。若遇下列情况,则建议放弃采用雾视法控制被测眼的调节。
      1)矫正视力不良或时好时差。
      2)主觉屈光测定或他觉屈光测定的结果不稳定。
      3)小瞳孔,尤其是由于内斜视或内隐斜视引起者。  

      图22 调整细球镜焦度手轮
      ① 细球镜焦度手轮 ②球镜焦度读窗


      图23 球镜焦度手轮
      a 负球镜焦度读窗 b 正球镜焦度读窗

      二.操作

      1.球面透镜焦度的调整

      (1)将视孔辅片调整为“O”或“ Ω ”。

      (2)根据屈光测定的需要旋动细球镜焦度手轮①(图22),观察球镜焦度读窗②。负透镜读数为红色,右侧顺时针旋动手轮,焦度从平光至-19.OOD依-O.25D递增,逆时针旋动手轮则递减(图23-a);左侧逆时针旋动手轮,焦度从平光至-19.OOD依-O.25D递增,顺时针旋动手轮则递减。正透镜读数为黑色,右侧逆时针旋动手轮,焦度从平光至+16.0OD依+O.25D递增,顺时针旋动手轮则递减(图23-b);左侧顺时针旋动手轮,焦度从平光至+16.0OD依+O.25D递增,逆时针旋动手轮则递减。通常整数值与小数值之间不设小数点。

      (3)超过±3.OOD的焦度递变,为避免频繁调整细球镜焦度手轮,可改为调整粗球镜焦度手轮(图24)。调整负透镜时,右侧逆时针旋动手轮,焦度依-3.OOD递增,顺时针旋动手轮则递减;左侧顺时针旋动手轮,焦度依-3.OOD递增,逆时针旋动手轮则递减。调整正透镜时,右侧顺时针旋动手轮,焦度依+3.OOD递增,逆时针旋动手轮则递减;左侧逆时针旋动手轮,焦度依+3.OOD递增,顺时针旋动手轮则递减。  



      图24 调整粗球镜焦度手轮

      2.雾视法的操作步骤

      (1)将右眼视孔辅片调整为“O”或“ Ω ”,左眼调整为“OC”。
      (2)显示单排O.2视力表视标。
      (3)遵循“减负加正”的原则逐步调整右眼视孔球面透镜焦度,直至被测眼不能分辨视标的朝向。
      (4)左眼同样作上述雾视处理。
      (5)双眼视孔辅片均调整为“O”或“ Ω ”,嘱被测双眼注视并努力分辩雾视视标3-5min。
      (6)若在雾视过程中被测眼能清晰分辨雾视视标,则可对双眼同时酌情递增O.25D-O.5OD雾视透镜,始终维持雾视视标处于模糊状态。



  • 郑重声明:资讯 【综合验光仪使用教程_梦想镜源的空间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