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5-31 06:39:19 阅读5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侦察分队官兵身着防红外侦察伪装衣,携带夜视器材,巧妙利用地形地物秘密接“敌”,展开一场信息化条件下夜间伪装与防护演练。本报特约通讯员 刘永 摄
本报乌鲁木齐电 5月中旬,天山腹地,新疆xx某高炮团演兵正酣,检验抗击电磁打击、驾驭信息化新装备、捕捉跟踪锁定目标等多个新战法。团政委王淳告诉笔者,经过半个月的摸索实践,该团xx复杂电磁环境下打击5种空中目标的13个难题。
天上战机呼啸,地面炮声隆隆。笔者在演练现场看到,这个团将列装的主战装备悉数拉上演兵场,与空中强“敌”过招。其中,一批信息化含量较低的老旧装备在演练中表现不俗,实现了千里机动“xxx”、实弹发射“零故障”。
据悉,该团针对复杂电磁环境下训练经验不足、专业力量薄弱、设施配套不完善等问题,经过半年多的研究论证,建成“装备保障训练想定库”和“对抗演习用频装备数据库”,解决了老旧装备的20多个电磁防护难题,摸索总结出“抵近配置、等效模拟、频率限制、同频干扰”等构设复杂电磁环境方法和“组网降低被干扰概率、交替开机迷惑对方、等距离配置增强防护能力”等10多种抗干扰对策。
入夜,天山峡谷漆黑幽暗,星光闪烁,该团夜间训练如期进行。
团长任伟告诉笔者,夜间演练能见度差、目标捕捉难、射击命中率低,团党委“一班人”逐项研究推敲演练方案和课目,从大纲新增课目中精选了“夜间快速机动实兵实装实弹演练”、“野战指挥所开设演练”、“火力打击要素演练”等重难点课目,编写了10套23类教案课件,拍摄制作了7部教学录像片,并按照全员额、全内容、全专业、全过程的要求,把夜训时间规范为夜训时段、夜训日、夜训周,集中人员装备跨昼夜连续实施。
同时,他们还通过改造、嵌入、整合等技术手段,对老旧夜训装备进行信息化升级改造,完成了夜间单兵、协同等战术课题的训练,有效提高了夜间指挥协同、信息共享目标跟踪、装定航路和距离测定水平,xx初步具备全天候作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