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_黄痴人_新浪博客

书 

书房早年,家住农村。一家三代七八口人,挤在三间土坯屋子内,吃喝拉撒睡,全在一块儿,憋气得很。

那时侯,我{zxc}的愿望就是:啥时住房能宽敞些,自己也能拥有一间小屋子,那怕是草顶泥墙,宽窄能放下一张桌子、一张床就行。

这样,我就可以把我那少得可怜的几本书,整整齐齐地码在桌子上,再写个“闲人勿动”的字条儿,让简陋寒伧的农舍多几分书卷气。

然而,从小学到初中,初中上完,外出打工。直到恢复高考,上了大学。我的这个童年时代的梦想,仍象海市蜃楼那样可望而不可即。

到了大学,书读得多了,视野渐觉开阔。四年下来,我用每月节省下来的几元菜金,买了近千种各类书籍。《五经》、《四书》、诸子百家、名人传记、杂记笔谭、野史趣闻、中外小说、杂七杂八。

当然,这些书多是从古旧书摊儿或废品收购站捡来的破烂儿。它们大多数缺胳膊断腿儿。不是有上集没下集,就是有开头没结尾,或者是有了上、下两册恰恰缺少中册。

大学生宿舍像鸽子笼,十八平米的空间,靠墙分放四张双层床。中间则摆了四张“错对面”交叉双人桌。亏得造桌人能想出这鬼点子,这种桌子{zd0}限度地利用了空间。每到下课,八条汉子一个不落回到寝室,真是连转身的地方都没有。里边的人要出去解手,全室都得起立,恭恭敬敬敬站起来,让他挤过去。回来时,还要用同样的方式迎接。

我们各人的杂物只好用纸箱什么的装好,高高地摞起来。自然,我买的那些破书,就没有拿出来显摆的机会,只得“书”之高阁了。

毕业离校时,我特意到商店,一块钱买了五个烟酒包装纸箱。又跑到郊区雇了一辆毛驴车。赶车的是位六十岁上下的庄稼汉,他看我黑不溜秋,晕蔫吧唧,不象是个大学生。又看看我实实在在几纸箱破书,以为我是废品收购站的。他把我连人带书送到黄河渡口,二十里地只要了一块半钱。

“收个破烂儿,赚不了几个钱!”老汉挺理解也挺可怜我。

从此,这堆破烂儿便开始随我辗转迁徒。

刚参加工作,住集体宿舍。后来成了家,添了孩子,学校照顾我,让我挑了一间面积比较大的寝办合一的单间儿。

这屋子真不算小,足有十五平米。但是,一张大床占去屋子的三分之一,剩下的三分之二便是办公桌、办公椅、教案、教材、作业本,煤球、面袋、大白菜,锅碗瓢勺洗衣盆。

可怜见我的那些书,又只好原封不动地码在纸箱里,塞到了床下。一任它们受潮、发霉、虫蛀。偶尔发神经,想查点资料,由于翻箱倒柜的太不容易,往往叹口气算了。

看来这一辈子,巴尔扎克与托尔斯泰都当不成了。偶尔到有钱人家去串门,看到他们宽敞明亮的房间里,各样时兴家具电器一应俱全,唯独书架空空荡荡,我就为我的那些刮牙齿买下来的书鸣不平。叹它们明珠投暗生不逢时。不过,反过来想想,这些早该进造纸厂纸浆池的垃圾,除了我们这些读了点书就迂腐透顶的人,谁去捡呢?

前年,在遥远的郊区,我有幸谋得一小块儿地皮。面积虽然小得可怜,可聊胜于无。我于是痛下决心,就是砸锅卖铁也要把房子盖起来。

我想象中的新房,无论如何得有一间书房,大小不论,总算有个静静读书的所在。我不能总让儿子:冬天趴在床头上写作业,夏天院子里地面当课桌。这种局面将一去不复返了,我有点儿得意忘形。

经过千辛万苦、万苦千辛。我想美国人发射宇宙飞船远没有我盖这两间房子困难。房子竣工,债台高筑。我粗算了一笔帐,除了地皮的使用权暂时属于我,这房子基本上是人家的。如果将房子卖掉还债,净赚操心受累。

不管怎么说,小楼两层,两层小楼,建筑面积80平米。下层两室一厅,厨房卫生间算是配套齐全,只是没有自来水,这不要紧,打个压井用地下水。上层两室一厅,外加小书房。

书房不足八平米,但玻璃门、大窗户、通风透光加向阳。仿瓷涂料粉刷,雪白透亮,光可鉴人。

我思忖着:晚上风清月白,不掌灯亦可看清书上的字。书房外虽说南临乱坟岗,但我仍觉得环境清幽可人。

春天,杨柳吐絮,毛茸茸的落英洒满书桌。微风吹拂,缀满红芽的石榴枝条摩莎着窗台。

夏季,树木蓊郁,百灵、黄鹏、杜鹃、啄木鸟在浓荫里婉转清脆。

深秋,天空湛蓝,树叶青里透黄。朦胧的月色中,潜藏的蟋蟀弹起凄清的琴瑟。早晨起来,鸡啼声声,寂寞一夜的繁星,挥撒下点点晶莹露珠。

数九寒冬,瑞雪给枯黄的草地,盖上洁白而温润的棉被,棉被下的小草做着来春勃发的梦……

择定吉日良辰,我们搬进新居。夙愿一旦变成现实,那愉悦一时无法用语言表达。一家人高高兴兴,早把负债的烦恼与忧愁丢到爪哇国了。特别是儿子,乐得在新房里直翻筋头。

我开始精心布置我的书房:书桌放在窗前,便于采光。东墙贴上地图,世界、中国、省、市一字排开,我要和儿子一道去我们可能一辈子也无法走到的世界。后墙排开两台书架,将我的破书按经、史、子、集,科、教、文、理一一罗列,绝不混杂。北墙正中悬挂爹的像片。唉……这个可怜的老人,旧社会,在贫困战乱中度过了前半生。解放后,又在大喜大悲、坎坷屈辱中走完了他的人生之旅。他也是读书人,可他有生之年从未平平静静地教过书、读过书。现在好了,他可以在儿子的书房内,静静地微笑着分享儿孙们的读书之乐啦。

茶余饭后,工作之余。漫步书架前,信手拈来一本书展读,我体味到人生之美好;生活中工作中偶尔遇到挫折,我会躲进书房寻求慰籍;看到一些大字不识几个的人一夜暴富,心理出现失衡时,我会像鸵鸟一样钻进书房,以视而不见来自欺,力图做到心静如水。

为此,我常常这样宽慰自己:“咱是读书人嘛,有饭吃、有房住、有书读,该知足啦!”

 

                                  载于《平原晚报》,有改动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书房_黄痴人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