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四面镜子_yzml_新浪博客

                      阅读笔记(《读者》2010年第9期)

“四大名著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在小说方面的{zg}成就,是中国古今各阶层人士最熟悉、最喜欢的艺术巨著,像四面镜子,映照出中国人的某些文化、心理特质。”

《红楼梦》

映照出中国人的雅趣

“《红楼梦》把中国人最文雅的表达方式——诗、词、曲、赋全吸纳进来,把中国古典文化的方方面面——建筑、美食、园林、绘画全利用起来,充满了一般小说达不到的雅趣。”

 

极欣赏《红楼梦》中宝黛们的那种高雅的人生态度;欣赏和向往宝黛之间那样雅致而纯粹的爱情。《红楼梦》中宝黛的爱情,“雅到了无尘无土,象她的文字一样美到{jz}。”

《水浒传》

映照出中国人的侠义

“义者,宜也。在中国人眼里,行义,就是做应该做的事,这在《水浒传》的前半部中可以深刻感受到,尤其是鲁智深那段,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扶贫济危救人救彻。

唐君毅在《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中说:‘侠义之精神,则由宅心公平,欲抱不平,以显正直,而归平顺’,并‘伸展人间社会之委屈,使千里之外,闻风慕悦。’中国人对义举的赞美不遗余力,对义士的期盼古今同一。”

“义的一大敌人是钱。武松赤手空拳打死了老虎,这是勇,义则体现在他对待金钱的态度上:当时,知县决定把悬赏的1000贯给武松。宋朝文官{zg}的宰相,武官{zg}的枢密使,每月工资300贯。武松不是有钱人,可他听说一些猎户由于没有按期完成打死老虎的任务,挨了好多板子,于是武松就把1000贯全都分给那些猎户。同样、宋江、柴进、晁盖都不把钱当回事,个个仗义疏财。”

    “义的又一大敌人是色。《水浒传》里美色的作用就是诱惑、威胁,好汉们也干脆,杀。这固然跟作者的价值观脱不开干系,但在中国传统主流文化中,侠义跟女色基本是绝缘的。”

《西游记》

映照出中国人的信仰

“《西游记》不尊重佛教。”唐僧师徒到大雷音寺求经,因为没有人事,佛祖的助理们只给取无字经。“师徒找如来评理,如来说:前两天我们有人下去给人做法事,收了三斗三升米粒黄金,你们来取经也该给点东西吧?佛教的{zg}{lx}被写成了一市侩之徒。”

“《西游记》也不尊重道教。很多妖怪都是以道士的面目出现的,。。。,飞扬跋扈,滥用邪术,危害百姓。”

“两大宗教在《西游记》中被贬抑,这反映了古人的传统国民性里面,没有固定的信仰。”

“沙和尚什么重活都干,什么好处都到{zh1}才能捞上,但这个老实人在唐僧眼里基本没地位。孙悟空有能力,但不驯服,可西行求法,要靠他消灾,不好管怎么办?念紧箍咒。

猪八戒最舒服,担子主要是沙和尚挑,打架主要是孙悟空去。唐僧永远非常体谅猪八戒,他说什么,唐僧一般都信。这么一好吃懒做、投机取巧的人,却很受上峰的喜爱。这说明古人内心非常羡慕这样一种生活状态:不负责任,利益均沾。”

《三国演义》

映照出中国人的天下观

“梁山好汉充满了英雄气概,而三国人物更多地体现出一种‘国事情怀’。《三国演义》不太关心日常生活、家庭关系、伦理道德,比如曹操有几位夫人、家是那里、关羽的媳妇叫什么,。。。罗贯中都没有交代,因为他关心的是天下大事、社稷苍生。这个关心与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与民众的爱憎褒贬紧密相连。

     《大学》八条目,{zg}就是平天下。《三国演义》体现了中华民族追求国家统一、向往安定太平的天下观。

在世界上的几个文明古国中,中华文明从未中断过。为什么?《三国演义》说,这是因为中华民族很早就形成了向往统一、向往安定的民族心理。这种心理是如此强烈,成为中国{zd0}的聚合力。”

“《三国演义》写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尽管对曹、刘、孙三家各有褒贬尊议,“但小说充分肯定了三家的一个共同点,就是眼观天下、志在统一。统一是中国人的共识,早就印烙在骨子里、流淌在血液中,千载而下,永无改变。”

        

         ——紫云英摘自熊建《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0225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中国人的四面镜子_yzml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