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地马拉恐怖地洞太巨大难以填平, 专家伤脑筋_古马_新浪博客
       危地马拉恐怖地洞太巨大难以填平, 专家伤脑筋

 

图为危地马拉首都市中心的巨大地洞

地洞太大,一般方法难填平

  危地马拉首都市区赫然出现深达30层楼的大洞,在专家彻底查清其成因前,还有更紧迫的问题:巨洞是否会再探底?填也不是,放着也不行。

  5月31日,热带暴风雨“阿加莎”在危地马拉首都危地马拉城市区路面造成一个深60米、直径30米的巨洞。专家认为,填洞并非根本解决之道,如果不改善地下的管线埋设问题,类似巨洞可能将再出现。

  据报道,因大雨造成的小型坑洞,专家通常会建议往洞内投掷水泥块、砂砾及其它硬质材料填底,灌入黏质土壤,再以表土覆盖,并且日后定期填土养护。

  但是,危地马拉城这个巨洞的“体型”显然太大,无法以一般方法填补,令专家伤透脑筋。

  报道称,检视过巨洞现场照片的地下水学者卡斯马瑞克指出,填洞只治标不治本,2007年该国形成深达110米的巨洞和上周出现的巨洞仅相距仅15个街口。

  当时巨洞成因被判断为:雨水不断冲刷年久失修的下水道管线,导致管道破裂,冲刷地层土壤所致。但是,此次造成的巨洞显示出,这个问题的根源仍未得到解决

新闻链接:危地马拉城塌陷地洞可能由人为因素造成(图)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6月4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美国新罕布什尔州达特茅斯学院的地质学家萨姆·博尼斯表示,5月30日危地马拉城出现的一个深100米的塌陷洞(此前有媒体报道为60米深),可能不是自然因素造成的,而是人类活动的结果。可能是从爆裂的地下管道或雨水下水管道里渗出的水,在地下掏出一个洞穴,最终导致这个塌陷洞形成。

  最近博尼斯一直住在危地马拉城。据估计,30日出现的这个塌陷洞直径60英尺(18米),深300英尺(100米),它显然受到热带风暴“阿加莎”的影响。不过地下洞穴的形成早于这个塌陷洞,因为该城和它的地下排水设施所在的位置,地表以下深达数百米的地层的主要成分是浮石填充物(过去火山爆发产生的堆积物)。

  博尼斯说:“大部分情况下火山浮石是由(像沙砾一样松散的)流动性粒子形成的,它们在高温和重压下结合在一起,变成固体岩石。然而危地马拉城的(浮石)非常松散,至今仍未形成坚硬的岩石,因此很容易被侵蚀,尤其易受快速流动的水体影响。”

  博尼斯表示,总的来说危地马拉城的地区环境保护条例和建筑法规欠完善,现有的一些规章经常被忽视。也就是说泄漏的下水管道长期得不到维修,为这种塌陷洞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博尼斯认为,事实上,把危地马拉城的这个洞称作塌陷洞并不恰当,因为真正的塌陷洞xx是一种自然现象。他表示,关于危地马拉发生的这一切,目前还没有相关科学术语,他建议暂时先把这个洞称作一种管道系统特征。

  xx塌陷洞的形成方式通常有两种情况:地下石灰岩洞穴无法承受浸透水的土壤的重量,顶部坍塌,或者水流导致石灰石岩床上的xx裂缝变宽。但是在危地马拉城新塌陷洞形成的地方并没有石灰石岩床,至少在这个洞穴的深度范围内不存在石灰岩。博尼斯说:“在城下数千米深的地方可能存在石灰岩,不过在深几百米的地方并没有这种物质。”然而,自然可能加速了人类活动引起的地面塌陷进程。

  最近危地马拉的几座火山爆发,产生的火山灰积了厚厚一层。如果这种物质进入该城的管道和排水沟里,可能会导致管道堵塞,引起排水管爆裂。热带风暴“阿加莎”带来的暴雨,也增加了地下排水管道的负担,导致不断变大的地下洞穴最终坍塌。博尼斯表示,这个新形成的塌陷洞,跟2007年危地马拉城形成的一个塌陷洞惊人的相似。

  博尼斯曾在危地马拉政府的国家地质研究所工作,他表示,对危地马拉城的官员来说,他们已经不是{dy}次见到这种危险情况发生。博尼斯是2007年塌陷洞调查小组的一名成员,他在一份报告里发出警告说,如果危地马拉政府不采取行动,对该城的地下管道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检修,类似的洞可能还会出现。

  博尼斯表示,也许是缺少资金,政府部门并没对此作出答复。“由于政府没钱,地下管道系统疏于管理。”不过他表示,“他们总该有办法检修地下排水系统吧,他们早就该做这些事情,但是他们什么也没做”。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危地马拉恐怖地洞太巨大难以填平, 专家伤脑筋_古马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