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珠湖示意图。记者黄嵩 摄 |
上世纪五十年代,广州市民用自己的汗水挖出市区的四大人工湖——东山湖、流花湖、荔湾湖、麓湖。半个世纪以来,无数居民享受了这些景观休闲公园,其中“东湖春晓”一景还入选了1963年羊城八景之一。如今,老城区第二大人工湖——海珠湖将在6月动工,广大市民在明年底便可到海珠湖欣赏新电视塔、东西双塔的美丽倒影。
记者昨日获悉,目前广州{dy}大人工湖——白云湖东湖部分已经开挖出近600多亩,相当于一个多麓湖的大小,湖区已现雏形。而正在规划的海珠湖约1500亩,建成后将为海珠区生态补水和排洪蓄水发挥重大作用。主体框架力争明年6月完成,预计明年底向广大市民开放。
文/记者张顺美、廖靖文 (署名除外)
海珠湖:
多年论证 筑湖保护“南肺”
根据规划,海珠湖位于广州新中轴线南端,广州大道南以东,新光快速路以西,新滘南路以南,后滘涌以北;龙潭果树公园和东风果树公园之间。由石榴岗河、大围涌、大塘涌、上冲涌、杨湾涌和西禄涌六条河涌相交汇,形成“一湖六脉”格局,水面面积约1500亩。功能定位主要从雨洪调蓄、引水、补水、生态、湿地、休闲旅游等方面综合考虑。
河涌整治的{zj}方案
“海珠湖经过多年论证,得以拍板,它既是保护广州‘南肺’的配套项目,也是海珠区河涌整治的一个{zj}方案。”海珠区主管治水事务的副区长刘捷介绍说,居民“保胃”和广州“保肺”之争延续了多年。位于海珠区东南部的万亩果园对于广州城市气候的调节、净化空气涵养水源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被誉为“广州南肺”,然而近年来由于广州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在此过程中,大量的农业用地被占用,万亩果林面积锐减。因空气、水污染、病虫害增多,果林面临着一系列威胁。
他说,多年来,广州市政府多次召集区和有关职能部门研究万亩果林的保护方案,先后三次到杭州西湖西溪湿地公园取经,并借鉴广东三水、东莞等地的经验,最终敲定建人工湖的方案。“目前万亩果林的果树灌溉水位太高,水质欠佳,产量低下,以后可利用海珠湖的综合功能,降低灌溉水位,优化水质,改善果树产量,果园所种的绿化品种也将根据实际有所调整,例如更换荔枝等产量和质量低的品种。”刘捷说。“此外,海珠作为一个岛区,利用人工湖引珠江水,冲刷河涌,增强水循环动力,也可为上游河涌补水,增加水面率。”
据介绍,今明两年,海珠区污水治理和河涌综合整治各类工程估算总投资32.45亿元,其中包括调水补水工程16.36亿元,河涌综合整治工程8.17亿元,水浸街治理工程1亿元,雨污分流工程6.92亿元。
白云湖:
开挖600亩 湖区已现雏形
白云湖规划总面积2.07平方公里,水面面积1.05平方公里,比目前东山湖、荔湾湖、流花湖、麓湖四大人工湖的总和还要大。按规划将呈现“一轴一链两湖八景”的布局结构,成为一个开放性的滨水公园,为周边地区的广大市民提供一个文化休闲的新场所。
白云湖改善北部水质
作为广州市区{zd}的人工湖,自2007年动工后,位于白云区石井的白云湖工程正在紧张施工中。工程共分两期实施,近期先满足引水和调蓄等水利功能,并形成基本生态格局。记者了解到,由于京广铁路及正在建设中的石井大道都从湖中间穿过,湖水从路面下通过涵洞贯通。白云湖将分为东西两湖。经过近两年的施工,目前主体工程中的广和泵站、4.7公里的引水干渠和出水闸工程大部分已完工。目前正在进行湖区开挖,东湖已经开挖出近600多亩,相当于一个多麓湖的大小,湖区已现雏形。
白云湖、海珠湖与原来几个人工湖的{zd}区别是,老四湖除了东山湖外大多属于“死水”,而新两湖的水源则直接来自珠江,是“活水”。
白云湖首期工程完工后,每天可以从珠江西航道引入100万立方米的活水,可以直接冲刷石井河,使北部有20条河涌可以直接得到补水。
荔湾湖:
扩建工程预计明年可完工
本报讯 (记者林洪浩 通讯员彭淑芳)昨日上午,在第28个全民义务植树日即将到来之际,荔湾区在大坦沙岛举行“迎办绿色亚运,共建宜居城市”植树活动。记者在采访该区绿委办有关负责人时获悉,荔湾湖3万多平方米的扩建工程预计明年可以完工,届时荔湾区北片老城区的人均绿化面积将得到进一步提高。此外,荔湾区将加大力度推进一批迎亚运的重点绿化项目,其中包括将5公里的龙溪大道的公路两边绿化带增扩至10米,公路中间绿化隔离带也达8米宽,成为一条连接广佛的“森林大道”。
链接:广州四大人工湖
东山湖
东山湖建于1958年,1959年5月1日正式向游人开放,现水体面积有20.914公顷。
荔湾湖
荔湾湖公园位于广州市西关荔枝湾泮塘地区,于1958年由群众义务劳动开挖而成,面积约40万平方米,湖面约占2/3。
麓湖
麓湖公园位于白云山风景区南麓,1948年建成,面积250万平方米,其中水域面积21万平方米。
流花湖
流花湖公园占地54.43公顷,其中湖水面积占60%,绿化占陆地面积的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