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绿大地基本面的再推敲和思考——水晶苍蝇拍

1,云南省内的业务是否能够吃下?

大概率的可以,从实力对比来看过于悬殊了。目前云南省内60%需求靠外部,属于供不应求阶段,因此供应能力和品质在这一阶段占据主要因素。绿大地2在供应能力上遥遥{lx1},品质也有优势。但这里有个问题,绿大地作为纯粹的民营企业,是否会在这类与政府打交道比较多的项目上吃哑巴亏?这是我不了解的。

2,云南省内的空间够吃多大?

2004年云南省内苗木销售额为10亿,05年为13.18亿,06年为17.28亿,保持着30%左右的快速增长速率。我们假设06年之后的未来5年云南省内的市场容量增长率为20%、20%、15%、10%,5%,则2011年保守估计云南省内花卉苗木市场的容量大约有33亿左右,之后每年保持增长率5%,则2013年的市场容量为37亿左右。

 

08年底绿大地的主营收入是3.4亿占省内市场的10%,假设5年后绿大地可以占有云南省内市场的30%,即2013年达到37*30%=11.1亿,则大约相当于未来5年主营收入保持30%的年均增长率,5年后主营收入增长3.5-4倍。

 

而届时,云南省内的市场应该还在缓慢增长,而绿大地也依然有可能继续获得更高的市场份额。因此总体而言,对比08年的业绩,云南省内的市场至少应该提供08年业绩5倍以上的增长空间。

 

3,省外市场有无成功的可能性?

省外是必须走出去的,有无胜算存在?答案是有的。

{dy},既然云南省曾经有苗木外购量占60%的情况存在,别的省份为何不可能存在外购呢?只要存在外购,那怕只有几个省存在,绿大地就有机会。

第二,走出去虽然困难,但并非非常不可能。目前全国6万多家各类小企业已经是散到了家,未来市场向优势企业适当集中,是符合经济规律的。

第三,绿大地作为{wy}的花卉苗木上市企业和云南省的独特地理条件,具备资金+资源+技术的走出去的竞争优势。

 

毫无疑问,2006年全国花卉苗木近400亿的数字对比绿大地目前的营业额而言无疑是天文数字,理论空间是巨大的,实质性的运作是充满挑战的。

 

4,省外市场成功的关键性因素是什么?

关键是能否在外省当地拿到xxx好的土地!没有地,再好的戏也出不来。

土地的获取有2个重要的因素:钱,关系。

钱的问题,由于上市企业的性质,有解决的途径。这点与地产公司已经在本质上高度一致,融资拿地,用地生钱,地就是钱。比地产公司单纯的是,没有地段、拆迁、配套等麻烦事儿。

但地到底给不给,可能是个问题。这纯属我的臆测,目前的市场会不会涉及一些灰色的东西?缺乏了当地根基会不会运作起来很困难?这是未知数。

 

我有一个极为疑惑不解的问题:既然云南市场如此供不应求又有前景,云南的自然资源又如此之好,为何没有其它外省企业在云南当地买地建立苗木基地的举动呢?是企业傻?企业都没这个实力?还是其他一些隐情?有谁能解释一下为什么?

 

因此,如果只是地乃至钱的问题,就很单纯了。但我觉得未必如此,所以很可能不得不走联姻的道路,纯粹的运输走货是很难竞争得过当地企业的。而联姻的道路决定了,管理复杂度的提升,以及扩张的速度一定要步步为营。

 

5,一些公司的重要资料的搜集

这里包括了成都的50亩土地,这也是外地机构中{wy}实现利润的一个,虽然只有微薄的几十万。

与地产企业一样,以后这个存货就是财务数据里未来的钱了。这里的问题是,公司通过农业生产成本和存货2个科目之间有不少把戏的空间啊。。。谁知道达没达到预计存活率啊。通过农业生产成本科目的调节,貌似可以调节当期利润?

这里我们看到北京走的是另一条路,租赁土地,很好很强大。既然买不到,租也是一条路子。

比较欣赏的是绿化施工宁愿要质量效益而不要盲目的规模,{zh1}一堆应收账款可不好玩。

 

07年IPO募集资金大增因此ROE骤然降低是正常现象,观测未来几年的回升状况。

 

 

 

 

 从绿大地的市场战略及局面说开去(2009-07-28

小马

2009-07-28 09:22:34

有一点,我总感觉十分的奇怪,几乎看好这家公司的朋友,都是看好他向外扩张的能力.未来向省外扩张,这是必须,也是必要的。但绝不是现在,也不能是现在。苗木作为一种特殊的产品,目前销售对象的局限性,可以说{bfb}的对公销售,未来可能会对私销售,但这{jd1}是个漫长的过程。(国外的苗木企业所销售的对象有一部分是私人,这跟居住条件是分不开的,国内目前显然可能性不大)关于绿大地的应收款,不出云南,收不回来的风险几乎没有,款龄也不是太长。他08年报所称有选择的接单绿化工程,其原因也是充分考虑了应收款回流的快慢程度。他说得再漂亮,其根本还是现金流匮乏。大量的先期投入,漫长的产出过程。让他无法,也无能力去承接大量的绿化工程,(因为需要垫资),如果此次增发成功,将极大的缓解资金上的压力,那下半年以及未来一两年绿化工程接单的速度,不会慢于上半年,甚至有可能超过上半年。
就目前我所了解的各地绿化企业,大体都过得不错,因此,大地就算向外扩张,收购兼并的可能性非常小,(这很容易理解,在企业都活得很好的时候,谁会出售自己的良性资产?)那剩下的,只能是1:租地;2:买地,3:入股外地资金不充足的苗木企业。在资金压力不大的情况下,可以轻松复制云南的生产模式到外地。但这时问题来了,他的销售模式怎么去复制?省内充足的人脉资源,不会也能轻松复制到省外吧?!(就目前来说,这可是关键啊!虽然我不愿意看到业绩的推动由此而产生,但目前所有的绿化企业,都有一张强大的关系网络,这是不争的事实,所以没必要去回避这个问题)所以我更希望看到他未来走出去,执行的是上述第三套方案。
最确定的是,他的毛利率将来会有比较明显的提高。原因就是拍子提到的自繁品种的产销比。但至少到2010年,他的毛利跟现在不会有太大的改观,因为这部分产品还没到{zj0}的销售期。
从此次的业绩快报看,他的净利慢于主业的增长,但也基本达到主营增长的幅度,所以还是健康的。

——————————————————————————————————

讨论延续:

小马的评论一如既往的很稳准狠,也对我有进一步的启发。所以继续发散的谈谈自己的看法。

 

1,销售模式问题是我比较关心的。从经营的稳定性和市场垄断稳固性来讲,以终端消费为最强(比如可乐,格力),以集团大客户订购方式次之(比如伟星),最不稳定且不易揣测的是政府事业单位(比如绿大地)----当然,很多企业同时涉及多个方面的终端,但一定以其中一个为主。因为前2者基本以市场化为导向,谁的东西好谁的价值高,谁就有竞争力,久而久之形成消费品牌(或者专业品牌),其它窥视者再颠覆的成本极高。

 

而政府为终端的行业,我们都知道灰色地带比较多,政府的采购行为也往往不是xxx或者市场化思维,所以一时的垄断者其实其根基是比较脆弱的。

 

绿大地的终端看来是政府事业单位为主,所以小马特别提到了灰色交易的异地竞争能力问题。对于这点,我倒有不同的看法,其实正是由于政府事业单位工作的灰色性,倒是为绿大地打开外地市场提供了较大的缺口也说不定。

 

从我工作的经验来看(也是以政府事业单位为目标),关系这个东西,最重要的是能结交到当地的地头蛇。做不到这点你东西再好也没戏,做到了这点一通百通,经常出现拿下一个人物后整个地区的单子都被扫入囊中的情况。这方面也是我之前一直不看好未来几年外地独立运作,只看好联姻方式进入的根本原因。

 

当然,这里也涉及其它方面的困惑,还是销售模式上的。前面开口笑提到了一些专业的行业交易场所,不知道是否是销售渠道的主力?如果是则绿大地安心做好产品不用太操心市场末端的问题当然是{zh0}(当然绿化工程估计只能靠直销队伍了),但真的这么简单?我只能说我还不知道。。。

 

2,小马谈到的“各地绿化企业过的都还不错”,基本上也说明这个行业还处于很初级的粗放发展状态,谁都能吃好,xx不必拼内功。这里透露的比较好的消息是,貌似绿化苗木行业确实需求处于旺盛的快速发展期,这可以缓解我的一部分担忧-----如果失去了需求的支撑,3-5年后陆续放量的苗木产品还能卖到今天的价格吗?如果市场价格大跌,MGD,这个企业一切都玩完了。。。

 

但不好的一面就是检便宜可能不容易。聪明的做法{zh0}是没有便宜就先不急,强x进去肯定是自找麻烦了

 

3,绿大地扩展节奏问题,这点我xx同意小马的看法。先吃好碗里的,再考虑锅里的。走出去可以不时的说说,但千万别现在就大张旗鼓的去做。我宁愿管理层谨慎行事,也不要自信心爆棚。最近1-2年业绩释放有序,按计划能够不时的xx之前的业绩,扩展以准备为主,才是我比较放心的状态。

 

这个企业,3-5年来看,主要是调整好市场节奏的问题,主要的风险来自绿化苗木行业的需求是否能保持旺盛;更长时间来看的话,未来的壁垒会是什么?规模?技术?品牌?资质?还不甚清晰。

 

从企业本质性的东西来看,长周期建设过程是{zd0}的风险。这里我认为{dy}关键要素还是行业走势,是趋好且苗木价格长期看涨,还是动荡难以判断且苗木价格波动剧烈,是最要害的问题。(想想如果地产价格走向下周期,房地产商的大量在建项目的处境吧。。)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对绿大地基本面的再推敲和思考——水晶苍蝇拍】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