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小君《寻宝》系列之走进侯马(一)_丘小君_新浪博客

侯马是三晋大地上的历史古城,早在两周时期称为新田,是春秋晚期晋国的都城。公元前585年,晋景公以“土厚水深,居之不疾,有汾浍以流其恶,且民从教,十世之利”,迁都于此,建都209年。晋侯在这里经历了轰轰烈烈的春秋战国霸业,留下了无数令人慨叹遐想的历史遗迹。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先民们,创造了蔚为壮观的新田文化,例如xx的“侯马盟书”和精美的青铜器、古玉等,堪为历史价值极高的珍稀文物。素有“华厦文明看山西,三晋文明源侯马”之赞誉。

值此第六届山西侯马一晋国古都文化节开幕之际,央视二台《寻宝》走进了侯马。这里是晋南地区的中心地带,它和开放的大城市有显著不同的是地面文物有大量的遗存,民间所保留的明清时代及民国时期的文物和古玩数量很多。有些还是家庭里面仍在使用着的。虽然瓷器的级别不高,亦为常见,但可窥到此地的民风和文化内涵。仅就海选中所见简介如下。

1、清顺治青花洞石花卉筒花觚

高40厘米,大敞口,直腹,无釉刮削平底,绘洞石花卉,折枝花,蕉叶纹。口部施酱釉。


    2、清乾隆青花折枝果盖碗一对

此盖碗为乾隆时民窑中常见,保存xx,并配有锡制茶托。


    3、北宋耀州窑酱釉斗笠式碗

直径20厘米,高7厘米,六葵口,斗笠式,胎质较细白,釉色均匀、干净,色调类似紫定。此为耀州窑此宋仿定窑酱釉之器。因其胎不够纯白细润,烧结火候较高,釉面较为坚硬,与定窑有别。


    4、高丽青釉云鹤梅瓶

器型为高丽式样,青釉下以白粉加黑彩绘云鹤纹,底面有釉,可见三支钉痕,釉面有自然出土老旧现象。


    5、清嘉庆官窑斗彩八吉祥盘

直径20厘米,高5.5厘米,此盘为常见的嘉庆官窑,与乾隆斗彩同类器xx相同。


    6、明嘉靖官窑青花凤穿花大碗(残)

敞口,圈足内青花双圈六字官款,外绘凤穿花,腹底绘方肩门字莲瓣纹。惜口残,底有窑裂。


    7、清雍正哥釉贴花双兽耳琵琶尊

此为民窑中常见器,乾隆时尤多,但雍正时器足为似康熙的二层台阶状,足脊为泥鳅背状。口沿腹中及底足均贴饰印花铁泥装饰,兽面上有人工加饰的铜金属双环。


    8、清顺治青花麒麟大罐

高41厘米,青花绘麒麟,竹石芭蕉,为顺治青花多见的主题纹饰,青花绘画粗犷豪放。


    9、明万历哥釉青花加赭彩花蝶筒炉

高18厘米,此为明晚期常见式样,哥釉釉面明亮光润,加赭彩者较多。器型上大下小,为明代特点。硬木笔筒类亦为上大下小时代特征。底三足垫圈烧制,足上满釉。


    10、元钧碗

此碗底足无釉处有元代所写墨字“至大元年九月”。此类碗确切年代即如是。


    11、晚唐邢窑葫芦瓶

高21厘米,器型规整,胎质细白,底为无釉宽厚圈足,釉面白净,积釉处泛清绿色。


    12、元酱釉缽

酱釉色均匀,光润,内里涩圈,似温碗,底足无釉处墨书“至元廿年二月廿日“,此为山西晋南地区临汾窑所制。


   
    13、宋磁州窑系刻剔花枕

长方下收式样,枕面有珍珠地刻花,四面有剔花。此为宋代河南窑口所制,同于磁州窑刻花。


    14、金代绿釉刻荷花枕

长27厘米,高10厘米,绿釉地,枕面剔刻大荷花荷叶,四面印花锦地,器为长八角形。此类过去多认为是磁州窑,但山西晋南地区常见,应为山西晋南窑金代所制,颇具地方特色。


    15、明万历青花人物筒炉(残)

明万历常见式样,青花绘画对奕人物,粗犷,简笔。


    16、唐三彩绿釉梅花小方枕

11×5.8×9.5厘米,为唐代巩县窑所制。


    17、清咸丰元年邓云路步记月饼模

长30厘米。此模为南京邓云路步字号的糕点铺所制,雕刻五幅捧寿图案金漆木雕。背面书写文字为:“大清咸丰元年金陵省城聚宝门内,千文价置,假如亲邻有人来借,用过务必用水轻手洗净,速送归还。邓云路步记”。


   
    18、清雍正青花过墙龙碗

直径20厘米,高8厘米。青花绘画为过墙云龙纹,底足内有雍正六字三排青花楷书款。保存xx,颇为精细。山西地区存留雍正、乾隆青花民窑盘碗较多,亦是清早中期晋商文化较山西地区普遍富有的体现。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丘小君《寻宝》系列之走进侯马(一)_丘小君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