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完春节后,《普洱》杂志社一直催我交一篇关于春茶市场预测的稿,恰逢云南大旱,原料减产的背景下。而我那时正在全国各地出差,这篇小文是三月份我在南京和上海出差的路程上写的。这类文章属于市场预测判断类,很有时效性,也就是发生前对你的决策有帮助,发生后就如昨日的报纸一样,成了垃圾。
非常可惜,虽然我分析的很准确,但杂志社赶在五月刊才印刷登载,春茶上市期间的很多不可测因素最终已经付出水面真相大白了。虽然判断正确,但已经失去时效性,我自己认为有些可惜。
不得不提到一点的是,一般而言,对市场判断,除去经验外,很重要一点我是依据“普洱市场的两个需求理论”。去茶山收料的人会注意原材料的供需关系,而普洱品饮市场不会有太多人喝新生茶,如果你做的是品饮市场而收藏市场,你就要关心一下市场的沉积量和市场实际增长需求之间的关系。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收藏普洱茶,假若历年的次新茶价格和新茶价格倒挂,我为何要买新茶呢?
2010,在芳村看春茶
普茶藏珍/文
从2009年秋持续到2010年春云南的持续干旱形势已经造成普洱茶原料大量减产,这种形势一直在持续并有可能进一步恶化。那么因天灾造成的原料减产会对普洱茶{zd0}集散地——芳村茶叶批发市场的市场交易最终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分析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要区别出普洱茶这个特殊品种与其他茶叶交易方式的不同之处。普洱茶的品饮是以越陈越香为主导的,故大量新鲜的新制生茶因初始口感苦涩度高,转化周期长等因素,不适合即饮。新茶中只有通过渥堆发酵后的熟茶才更适合进入消费市场。普洱茶在芳村茶叶市场的每年交易量中,生茶的交易占绝大部分份额。而普洱茶的交易应对两个不同的市场领域需求,这是普洱茶交易和其他茶叶交易的{zd0}不同之处。
这两个领域分别是投资存放领域和茶叶消耗领域。也就是不管是否当前有人喝普洱茶,基于未来的市场需求预期和越陈越香的物理转化机理,有一个以普洱存放收藏的市场存在,虽然频繁交易但不涉及普洱品饮消耗。另外一个市场需求和其他茶叶批发一样,应对终端消费品饮。而芳村茶叶批发市场的普洱茶交易主要就是围绕这这两个领域市场进行的。
通过对普洱茶的交易方式的分析,我们发现2010年普洱原料的大幅减产,对芳村茶叶批发市场的普洱茶交易影响有以下三点:
{dy},产地原料的减产并不会导致终端消耗的供不应求。
基于新生普洱,尤其是新生生茶并不适合大量现饮,所以。当季的普洱茶产品更适合存放和收藏,终端消费更偏向那些陈化到位的陈年产品。所以那些够期出仓的陈年存放普洱的数量才是决定终端消费的供求关系的主要因素。虽然熟茶也是可以大量消耗,但云南每年熟茶产量都大过实际消耗量,沉积在市场的历年普洱熟茶才是熟茶终端消耗的主要品种。
第二,次新茶交易会增加,对次新茶的价格有一定的推高作用。
随着时间的延续,普洱茶的存放和出仓消耗开始进入良性循环。每年的陈茶消耗回笼资金都有很大一部分回流到新茶存放中。今年的茶叶减产会使新茶价格偏高,并增加存茶成本和风险。相反,经过2007年的普洱茶价格大调整后,市场中的次新茶的价格都相对偏低,更具备投资价值,大量回笼资金会退而求其次,选择价格相对低廉的次新茶存放,并最终导致次新茶的价格在一定幅度的攀升。
第三,短期内形成纯料山头茶的供求失衡,会造成其交易活跃并使价格在一定幅度内的攀升。
近年来由乔木制作的纯料山头茶越来越受市场追捧。而类似这样制作的产品普洱茶历史存量本来就很稀缺。随着市场的不断认同和追捧,大量此类产品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受产量稀缺影响,一直以来这类产品都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今年更是碰到天灾,可预见的是这个领域的普洱新茶或者次新茶的交易将会大幅增加,伴随着频繁换手,价格更有很大的向上空间。
综上所述,2010年的普洱原料受产地干旱影响将大幅减产,虽然会使原料价格攀升。但从芳村茶叶市场的交易上看,这只会在一些特定领域上造成价格波动和供求失衡,从整体市场交易而言,并不会大幅的影响市场供求关系,尤其不会影响普洱消费市场上的供求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