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我国LED产品市场
郑州胜龙LED注册与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一家集室内外各类显示系统、智能排队系统、网络、网站建设及相关增值服务的研制、开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专业性的高新技术产业公司。公司拥有{yl}的研发及相关生产设备,团结高效、经验丰富的专业人才队伍,严格的质量保证手段,完善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体系以及高效、务实的管理方法。 郑州胜龙LED秉承以高新科技为支柱、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信誉为基础、以客户满意为宗旨的经营理念,依托公司总部强大的资金优势和各种资源支持,产品覆盖了国内除西藏外大部分地区和河南所有市县,并出口国外(苏丹及墨西哥)。在博得用户的信赖和支持,赢得市场认可的同时,不断创新进取,再创佳绩。

    

       (Light-Emitting-Diode)是一种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可见光的半导体,大致可以分为可见光和不可见光两种,其下游应用产品主要是平板显示、手机显示屏、照明、红外线LED和OLED等领域的市场。可见光包括常见的红光LED(包括比较常见,自然界中易于获取的其他颜色,如黄色等)、蓝/白光LED。其中蓝/白光LED的材料以GaN为主。不可见光LED主要是发射红外线为主的发射器和检测器等。

  在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光电产业尤其是LED市场经历了一个大发展阶段,但2001年后由于受全球经济尤其是电子信息行业不景气的影响,市场增长乏力。2003年随着LED市场规模的再次提升,全球光电业将逐步复苏,但普遍认为仍无法迅速回复到三年前的水准。

  在原料市场方面,对常见的可见光LED产品的原材料,我国已掌握,并能够自己生产。因此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由原料生产到下游的封装都有大量的企业。GaN材料前景良好,国家对以GaN为代表的蓝光材料产业扶持的力度相当大。目前对于GaN基LED的投资相对较多,但成本的居高不下。

  目前,我国LED产业已经初步形成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东南地区、北京与大连等北方地区四大区域,每一区域基本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总体而言,我国的LED产业格局南方产业化程度较高,而北方依托众多高校和科研机构产品研发实力较强。在这部分产业中,以LED照明产业最为成熟。

  蓝/白光LED技术主要被日本日亚公司垄断,我国尚未掌握核心技术。虽然市场前景广大,但较高的价格以及专利费用等制约了其发展。就2003年与2004年而言,蓝/白光LED实现技术突破并迅速完成产业化的时间过于紧迫,实现可能性较小。因而,预计还是主要依靠规模效应来降低成本。

  中国拥有巨大的照明工业和照明市场。我国现在是世界照明电器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之一。通过“863”计划等科技计划的支持,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从外延片生产、芯片制备、器件封装集成应用的比较完整的产业链,现在全国从事半导体LED器件及照明系统生产的规模以上的企业有400多家,封装在国际市场上已占有相当大的份额。在装饰照明、汽车照明市场、交通信号灯方面,LED照明都有巨大的潜力。目前,市面上还没有出现大功率的LED,过高的价格都阻碍LED在照明领域的发展。

  红外线LED发射器和检测器的使用量是显示器及指示器LED用量的3倍多。市场人士预测,内地的红外线今后3年年增长率可能高达22%。内地红外线LED主要供应国内市场。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红外线LED价格仍将会继续下跌。预计2004年其价格将会保持稳定,当然,今后几个月内也可能会出现2%的微幅下滑。

  就LED显示屏而言,中国的设计和生产技术水平基本与国际同步。一些具有实力和影响的企业把LED显示屏作为经营战略发展的重要内容,涉足LED显示屏产业,中国加入WTO、北京申奥成功等,成为LED显示屏产业发展的契机。预计在近年内,我国的LED显示屏产业将会有较大的发展。就整个LED显示屏系统而言,中国与国际处于同一水平,国内产品xxx高,市场占有率在90%以上。

  我国LED产业现状及展望

  1968年我国{dy}批发光二极管开始进入市场,至今已有30多个年头,在光学光电子新兴产业中极其影响,在显示技术领域始终占有一席之地,我国政府在电子基础产品发展中,坚持树立大市场观念,以国民经济现代化、信息化为目标,实现产品专业化大生产为重点,扩大出口创汇能力,{sx}光电子器件等五种新型电子元器件作为发展目标,LED产业是光电子器件发展中的重点,在产值、产量、规模效应等占有优势,虽然在世界光电设计中占有很小的份额,但是我国巨大的市场潜力,使得制造厂商纷纷参与,扩张投资增加产能。

  近三年来LED产业平均增长率大于30%,尤其是1996年之后增长较快,1998年实现销售收入22.44亿元,比上年增长13.44%,产量65.09亿只,比上年增长5.2%,产值35.89亿元。行业资料显示,目前我国从事生产经营、科研教育等单位有100多个,从业人员约15000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占二成,行业资产3.5亿元,初步形成了产业规模,同时产业发展也带动了周边支持产业的发展,除LED芯片之外,主要原材料,零部件,所需的仪器设备国内都有生产供应,国内许多高校、研究所在发光材料、新型结构、新器件、新应用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很多成果,1998年完成科研开发,技术改造250余项,某些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众多生产商中,后道封装工厂主要有佛山光电、宁波爱米达、厦门华联、天津天星、苏州半导体、深圳超亮等20余家;在芯片制作方面有五家,南昌欣磊公司是目前{wy}能够批量供货的芯片厂商,每月产能达到200KK,据悉该公司正在拟定扩产计划,目标是每月能达到200KK,据悉该公司正在拟定扩产计划,目标是每月产能500KK,欣磊公司的成功运作,改变了我国芯片{wy}依靠进口局面,上海晶田的投产曾经给人鼓舞,但是之后的运作中经历了痛苦的合作历程,近期有一线转机,生产LED传统芯片,据称有供不应求趋势,出现市场紧销的局面,但是距离规模量产甚远,其余三个厂家仍处于试产阶段,很少有产品面市;在四次元芯片制造方面,也有三家企业投入,至今尚无产量销售;有六个厂商投入发光材料的开发和生产,其中三个工厂制作传统芯片的外延片,三个工厂利用MOCVD技术制作四次元的材料,目前进展不大,都处于试验阶段。

郑重声明:资讯 【深度解析我国LED产品市场】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