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4_只傲无闻_百度空间
吕古贤研究团队根据固体受力偏应力场具有“构造附加压力”的理论实验研究(《科学通报》,1995),率先在“大陆构造会议”上(北京,1994)提出不同意见。2000年为此召开有张炳熹、董申葆、任纪舜等6位院士参加的“地壳异常压力学术研讨会”,认为超高压矿物可能是地壳深部静岩压力(地壳{zd0}厚度约50~70公里,静压约1.5~2.2G帕)叠加构造附加压力作用形成的,不一定需要深俯冲,也可以在32公里地壳深处经构造增压而成。
在造山过程中,地壳会增厚到50~70公里。中、下地壳岩石在适合的温压条件下发生变质,形成以榴辉岩为主的高压岩石。在漫长的地质时代,在高温高压超临界状态下,各种矿物成分围绕晶核生长形成石榴石、锆石等矿物晶粒。晶粒中往往含有石英微粒等包裹体。生长形成的包裹有石英微粒的矿物晶粒,处于相对均匀的静岩压力状态。在这一深度范围,已有约1.6G帕静岩压力。当由于构造运动(如形成深断裂)等原因环境温度降低时,由于石英膨胀系数几乎为零,晶体包壳冷缩就对石英微粒施加很大附加压力。晶体包壳成为对石英微粒施压的“xx压机”。
苏文辉认为,迄今为止,在世界各地发现的地表柯石英,不论在产地,还是周围应发生的现象等,都未能很好符合大尺度板块折返形成地表柯石英假说的特征。地球板块折返,是一种能量变化很大、运动空间很大的小机率大事件,在地球构造中未能找到更多更确凿的证据以前,虽然可以认为地球板块折返是一种可以解释地表柯石英形成的可能机制,但它只是一种可能性不大的机制。相反,已发现的地表柯石英的出产地(存有巨大挤压应力和剪切应力的断裂带和剪切带)、小尺度和不均匀分布等特征与小尺度不均匀局域高压微区形成地表柯石英新机制(非板块折返)十分符合。新的假说是一种可能性很大的产生地表柯石英的新机制。


郑重声明:资讯 【314_只傲无闻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