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近年来对物价管理工作的分析发现,卫生材料的收费管理相对于药品和诊疗项目的管理,更加容易出现问题。卫生材料种类和数量繁多、规格复杂、用途多样,给管理上带来一定的难度,科室物价记账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较难把握每个病人所用材料的明细,容易出现材料流失、帐实不符现象。相对于药品和诊疗项目的收费管理,药品收费可以通过药品自身的用法用量来约束,诊疗项目收费可以通过医生医嘱来约束,而对卫生材料收费行为则没有系统的监督约束途径,导致卫生材料收费中“少用多收”现象的发生,不能严格按病人实际消耗的卫生材料数量收费, 损害了病人的经济利益。
卫生材料收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因为对卫生材料的计费单位掌握不清,造成计费数量方面的失误,出现“多收”、“少收”现象;同类型的卫生材料数目多、规格复杂,收费时往往选择相近的材料挂靠计费,“张冠李戴”,不能保证卫生材料收费的准确性;厂家价格变动速度较快,物价机构对材料的价格没有及时更新入库,该卫生材料计费时仍旧采用原来的价格,不能保证病人和医院的经济利益。还有,医院实行绩效工资改革后,科室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对于一些不可收费的卫生材料继续收费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1)严格卫生材料申请管理,审核卫生材料的收费许可性。医院各科室特殊需求的一次性材料申请书,要递交医院物价管理机构进行审查,医院物价管理机构及其分管院领导对所需卫生材料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进行分析,并根据物价文件审核材料的收费许可性,批准合格后方可由器材科进行采购。对于不在收费范围之内的一次材料要严格把关,为非收费性材料的使用和采购提供建议。这样可以有效控制材料申请无序性化,并能为材料合理的采购提供有力的依据。
(2)加强卫生材料采购流程管理,降低卫生材料的入院价格。卫生材料的收费与卫生材料的采购价格密不可分,降低卫生材料的价格就必须加强材料采购流程的管理。可以在医院药品进行招标的经验基础上,增加卫生材料采购环节的透明度。医院采购的材料,要积极采取社会、网上等各种形式集中招标方式,建立建全招标的各项规章制度、不断扩大招标范围、增加招标品种,使材料供应商之间形成自由竞争,确确实实降低材料的入院价格,使质量更为可靠,价格更为合理。据调查,通过招标采购,医用耗材的价格可平均下降10%—15%。
(3)加强卫生材料使用环节管理,建立材料使用明细单。各科室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建立自己的材料使用明细单;详细记录每个病人的姓名、住院号(门诊号)、材料的名称、材料的数量、材料的规格、使用日期等。手术室要建立病人使用材料明细账,对于价值较高的高值耗材,要严格登记,并签写手术大夫和执班护士的姓名,附于手术记录单后以备监督和检查。同时,物价管理部门积极与门诊相关科室合作,进一步清理材料乱用xx开立收费的行为,实行材料专用单据的收费。
(1)建立物价信息管理系统。加强材料的收费管理,实现仓库材料出库和病房、门诊收费材料的信息网络化,是保证材料收费信息完整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次材料的出库和病房、门诊收费分别由医院物资管理系统、HIS系统完成,在两者之间,建立物价信息管理系统,对物资管理和材料收费管理实行一次性材料信息无缝连接,并根据相关规定自动加成材料比例。该信息系统保证了材料出库信息的完整、医院收费信息的一致性,避免了因材料收费的信息不完整的挂靠收费和人工误操作造成的材料加成错误。
(2)建立信息化管理“二级库”,实现材料收费的品种化和数量化管理。在程序开发中对卫生材料实行编码管理,设计科室领用卫生材料的“二级库房”制度,即科室通过网络向设备仓库领用卫生材料,储存在“二级库房”中,当病人实际耗用某卫生材料后,再从“二级库房”里调出该卫生材料,自动按进价加成一定比例后计算出零售价后向病人收费。具体程序如下:科室从仓库领取的一次性可收费的材料,形成科室“二级仓库”,病人记费只能从“二级库”提取收费数据;科室医嘱记费和护士站特殊记费,一次性材料只能从“二级库”中的品种选择;实现材料的品种化管理;科室“二级库”里材料的数量,随着记费而减少,直到数量变成零为止,超出材料的总量自动停止记账;实现一次性材料的量化管理。在“二级库”的信息化管理手段下,科室没有领取的材料,不进入收费系统,记费材料数量也不超出领用数量。杜绝了多记、漏记现象,保障了病人和医院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