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不起眼的LOGO设计,可它是品牌的核心,甚至决定了企业的品牌命运。
在刚刚过去的9月,网络设备巨头思科公布了新的企业标志,并推出新的广告计划.10月5日,思 科又正式启动了一项耗资1亿美元的营销活动,希望能够掳获更多消费者的心,使思科品牌“家喻户晓”。
2006年1月3日,英特尔宣布推出全新的品牌标志:带有“超越未来”(leap ahead)字样的新LOGO将全面取代使用了37年的公司标识。
1月9日,柯达宣布更换品牌标识,柯达公司用了36年黄色方框和“K”图形,彻底从人们视线中消失,转而被简单的“Kodak”标识所代替。
紧随国际厂商之后,本土厂商也掀起了更换标识的热潮.3月28日,中国联通将标 识主体“China Unicom”字母和“中国联通”文字以及“中国结”的形象改为了中国红和水墨黑,突破了以往电信运营商的蓝色基本色。
4月18日,浪潮更换了新的英文标识“Inspur”,并在全球范围内注册。
5月8日,华为全面启用新的品牌标识,用英文大写“HUAWEI”替代了“华为科技”四个汉字,并换为更加饱 满的花瓣图案。
新标识成企业重新定位风向标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不管是年初的英特尔换标,还是最近的思科换标,都是配合企业的转型及重新定位,以 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换标行动是高科技厂商迈出转型的{dy}步。
巨头们为什么会以“换标”这样的营销手法宣告自己的战略转型呢?随着全球经济竞争的加剧,企业因固 守原有市场定位而丧失竞争优势的危险变得格外严重,为了分散风险,许多企业实施多元化战略,业务领域拓宽, 在这种情况下,公司必须进行重新定位.企业改变发展战略,新标识成为企业重新定位的风向标。
来自易观国际的分析认为,作为行业巨头的英特尔转型迫在眉睫,传统的PC行业增长趋缓,已让英特尔难觅 突破性增长的契机.计算产品芯片市场已经趋于饱和,尽管盈利空间依然巨大,但整个市场上很难再找到创新发展的新空间.另一方面,AMD日益快速的跟进,对 英特尔计算芯片市场的威胁越来越大,AMD已经不再是英特尔应 对美国反垄断法的工具,更成为英特尔不得不去正视的竞争对手.这也是英特尔寻找新市场的一个推动因素,在 这样的情况下,英特尔希望在把握现有优势的基础上,在消费电子市场开拓崭新的市场,始终保持先于竞争对手 对新兴的市场潜力较大的市场的进入,同时保持整体竞争的{lx1}优势,这是英特尔推进战略转型的关键原因,而 且英特尔必须抓住不断涌现的数字家庭移动计算等消费电子的新市场机会.
而思科的换标更是为了从幕后走向前台,作为世界{zd0}的网络设备制造商,思科虽然也曾经在2000年一度 超越微软成为美国市值{zg}的公司,虽然在其进入的每一个领域都占有{dy}或第二的市场份额,虽然代表着硅 谷以及互联网这十年的荣耀,但思科也难以摆脱设备制造商不为消费者所知的尴尬,品牌知名度明显低于同 行。特别是在进入2006年以来,通讯企业的竞争越演越烈,通信企业的巨头们纷纷用并购、重组、换标等方式 应对竞争。AT&T并购南方贝尔,朗讯和阿尔卡特合并,诺基亚和西门子的通信部门合并,爱立信宣布进行战略重 组.思科换标表明了其主动出击,迎接挑战的决心。
借LOGO打造“亲民”形象
思科和英特尔的标识变化表露出高科技企业开始走大众路线,其未来的战略发展方向是向低端市场及个人 消费者市场延伸.借用小小的LOGO设计,企业希望全面体现自己的“亲民”倾向。
谈及换标的原因,思科高级副总裁Tony Bates表示,此举目的是使思科更加接近个人消费者.思科首席开发 官Charles Giancarlo称,思科将于明年推出新的个人消费电子产品,他们希望通过此举使思科品牌深入人心。
思科新版的品牌标识用简单的“Cisco”取代了原来的“Cisco Systems”字样,原先蓝绿色的金门大桥抽 象图案也改为采用更粗的线条,将专业、严谨品牌形象变得更加柔和、活泼,并改走简约路线,愈加的平易近人, 使思科更加接近个人消费者。过去,思科的路由器、交换机都被安装在专门的场所,非IT部门员工几乎无法看 到它们.现在,思科的IP电话和软件就“端坐”在员工的办公桌上.思科首席执行官John Chambers重申公司对 IP网络及其无数用户的承诺,“我们相信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区别以及其他所有的一切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 得模糊.不要把我们当成是一家单一的路由器或者是交换机公司,也别把我们当成了单一的安全公司或是数据 安全中心.试着将这些概念糅合起来 。”
事实上,思科进军个人消费者市场的计划早已开始.2003年,思科通过收购无线路由器厂商Linksys进入家 庭路由市场.紧接着思科将目光投向了位于丹麦的KiSS科技公司,这是一家网络娱乐设备供应商 ,主要提供网 络DVD播放机和刻录机等家用
(专注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