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西街话商贾(4)_一个人的舞台_百度空间

人真的很奇怪,失去的东西总是喜欢追忆。当那些大型机械长长的臂膀在旧西街的土地上开槽挖掘的时候,触动了我们的神经,我们不由回忆起那个红红火火的西街。

对于现今的张北人,尤其是506070后的人,对西街最深刻的记忆恐怕就当数是“电影院”了。西街上的“张北影院”承载了多少人的如烟往事,天真的童年,懵动的少年,火热的青年,张北人,谁不曾在那里留下过这样那样的故事、演绎过这样那样的精彩?

张北的电影,在日本人统治时期就有了,但不是老百姓的,人们也就是听说而已。解放后,xx偶尔来慰问演出,张北的老百姓才真正地看到了电影。据说,公映电影的时候,万人空巷,场面犹如赶会一般。1953年,县总工会正式成立“张北县总工会电影队”,配备了放映机和发电机,对群众售票放映。但由于设备和场地的原因,放映质量一直不高,后来,几经变革,一直到1981年,张北县城才建起了一座一万五千多平米的高标准电影院——张北影院。

张北影院坐落在西街的黄金位置上,座南朝北,门口一个很大个广场,好几步的台阶,里面上下二层,一千三百多个座位,设施配套先进齐全,堪称当时西街{zh0}的建筑,也是张北人休闲娱乐{zh0}的去处。

80年代初,经过了文化大革命后的文艺复苏,电影事业蓬勃发展,老百姓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西街影院门口常常是摩肩擦踵,人声鼎沸。可以说,影院是孩子们的乐园,年轻人的天堂,就连许多老人即使不看电影,茶余饭后也喜欢到这里遛弯散步。一部好电影,能够轰动一个城,当年《少林寺》上演的时候,场场爆满,出现了持续很长时间一票难求的火爆场面。排队买票的人一直排到马路上,所以当时西街也就成了张北最能拥堵的街道,但那个时候,拥堵的不是车而是人。

商业其实也很朴实,什么地方有了人,那么这个地方就有了需求,就有了商机。电影院聚集了人流,提升了人气,从电影院建成的那{yt}起,坐商开始转变经营方向,尤其是影院周边的一些商家,开始把眼光瞄向服务行业。一时间,饭店、旅店、小卖部、理发店入雨后春笋般林立而起,一些小商小贩更是在电影院的周围摆摊经营,卖零食、卖小吃、卖水果、卖冷饮。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西街真正成了张北城里最繁华的大街。城里人在此娱乐游逛,年轻人成双成对出入,许多美好姻缘由此结下。小朋友跟在自己家大人或根本不认识的大人屁股后头蹭着看免费电影,成为放学后的一大快乐。乡下人进城也想方设法抽空到西街转转。那年月,乡下年轻人结婚,先到春芳照相馆照相,然后看场电影,到有名的“亚西亚”饭店吃顿饭,路远的到附近的“旅客之家”住上一晚,估计就是一对新人的的{zgj}享受了。张北师范学校、张北一中,每到xx包场,成群结队的学生排着队,成了西街每个xx固定的风景,给这条街带来了无穷的活力和朝气。

再到后来,电影院应市场需求,开了录像厅、台球厅,把许多新鲜时髦的东西带进张北。在放电影的同时,搞起了彩票促销、抓奖等活动,时不时还邀请一些外地文艺团体演出。一年四季,这条大街上人流不断,好戏一台接着一台,

商业繁荣,文化氛围浓厚。庆幸当年把电影院建在了西街,使商业与文化对接,成就了80年代鼎盛一时的大西街,丰满了许多人的年轻岁月,让人至今难忘。



郑重声明:资讯 【百年西街话商贾(4)_一个人的舞台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