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审EAM资产管理继续寻求制造业的出路_胡剑的江湖_百度空间

“中国制造”最近在美国和西方一些国家遭遇罕见的“集体围攻”,一部分有问题的食品正被波及到整个“中国制造”,一部分政客也发表言论批评中国和美国的监管体制,部分媒体更是以“中国制造是危险标志吗?”为题 引导消费者。尽管最终的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西方民众认为“中国制造”物美价廉,不会有太大影响,但给中国制造敲响了警钟!

单凭成本优势一定不是长久之计。据我们调查的数据显示,大部分中国制造企业对管理项目的关注及投入程度已经大大提高了,特别是那些走出国门的外向型企业更是国际化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除成本因素外,最影响制造企业的几个因素分别是产品质量、准时交货、管理透明度和灵活性。其中对企业资产的关注程度正大幅提升,更有媒体直接把EAM(企业资产管理)当作ERP以后的企业信息化第二个大热门。制造业的“挖潜”目标还要有良好的设备资产等硬指标的保证,还需要企业的“身板”硬实才行。

“可靠生产”是制造企业的基础

毫无疑问,EAM是类似电力行业等资产密集型企业的{sx}。相对于制造业来说,ERP固然是企业信息化的必要条件,但对设备维护、资产管理的需求也日益迫切,甚至有不少企业还是先上EAM,认为设备维护的见效速度更快一些,而且也正是企业管理的难点之一。

“我们的EAM系统是从海外总部那里直接推广过来使用的。”一位美国汽车零配件中国工厂的CIO对我们说,“与美国总部的顺利交流、内部管理规范的迫切要求以及在管理效率、成本缩减等方面的要求,我们从一开始就在IBM Maximo系统上运行。最主要的直接体会是要保证生产设备的健康运行。”

IBM Maximo是国际{lx1}制造企业经常选用的EAM软件系统,除了针对传统的企业资产管理外,Maximo与其它EAM软件{zd0}的区别之一就是把IT资产也列入到管理范围之内。在企业越来越多地采用各种各样IT系统的时候,包括基础设施、硬件网络、软件系统和实施维护在内的IT资产投资原来越大,如何维护好这些资产,让IT资产的投入获得满意的回报,这对于很多企业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

“保证生产设备的健康运行”就是“可靠生产”!通常在新建工厂中,设备成本所占比例很高,如何尽快收回成本是大部分管理者所关心的。资产设备越先进、生产自动化越高,对人的依赖程度就越低,但对维修保养的要求反而更高,对维修管理要求水平要求也比较高,并且设备的可靠运行是企业利润来源及企业战略发展的根本保证,维修成本占企业经营的很大比重。

同其运营管理的成本相比,资产管理的成本所占比例非常高,企业运营和成本之间的矛盾无处不在。对于资产密集型企业,维修成本控制得好坏反映了该企业的财务管理中的成本控制的好坏,体现着制造企业的管理水平。

生产是{dy}位的,“可靠性生产”是企业的根本要求。而要确保可靠性生产,首先要了解设备运行状态,其次要保证备品备件的及时准确到位。当资产设备数量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对管理者而言纯粹凭经验的管理难以掌握准确状态。事实上,各种备品备件需要储备多少的,有一定规律,但这个规律并不容易掌握。对于操作人员来说,可能根据实际生产实际情况去领料呢,也可能因为个人的使用方便而以“领”代“耗”,从而造成很多的账外料。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为了保证设备维修的需要,有些关键设备或配件必需确保一定库存,可能无法xx实践“零库存”的管理思想。

很长时间依赖,“维修”在企业中的概念更多的像“拾遗补缺”的感觉,经常出现的状况是设备出现问题时候的“抢修”。总体上,对设备维护的概念并没有提升到整体经营战略的层面,“事故频发”到底是机械设备的问题还是管理的问题经常有不同的争议。但有一点共识,即对于资产密集型企业,没有xx的设备维修管理管理就很难做到科学的成本分析与管理。

重新审视EAM带来的精细化管理

相对来说,制造企业对设备维护的重视程度似乎没有电力企业来得高,因为贯穿全局的ERP系统对制造企业来说似乎更加有效和迫切。但在完成信息化系统{dy}阶段的“粗放”投资以后,精细化管理的要求提上了议事日程,对以设备管理为主要内容,目标范围更为广泛的EAM(资产管理)已经得到了不少制造企业的高度重视。把EAM当作一项专业化的管理系统来看待是对EAM系统的初级认识,把EAM当作是企业整体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则应该是更为现实的考虑。

EAM是以资产、设备台帐为基础,以工作单的提交、审批、执行为主线,按照缺陷处理、计划检修、预防性维修、预测性维修几种可能模式,以提高维修效率、降低总体维护成本为目标,将采购管理、库存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集成在一个数据充分共享的信息系统中,同时实现信息集成和规范化管理相结合。EAM的功能是用计算机系统帮助企业进行资产管理,EAM系统管理的资产包括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两个部分,其中,有形资产包括生产设备、厂房设施、交通工具、仪器仪表、工具等,无形资产包括图纸、文档、经验、生产危害、安全预防措施等。总之,资产管理系统管理范畴覆盖了和维修相关的所有因素,管理对象很明确,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辅助管理系统。

“事实上,设备维护管理的在中国的实践早在十几年前就开始了。”xx的EAM专家,IBM公司的沈宇豪先生说,“那时候的EAM模块很多时候还和ERP一起采购的,因此,与ERP系统的集成由来已久。更重要的一点,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以设备维护为基础的资产管理的模式和ERP为特点的流程管理是各有侧重,但又相互依赖。企业在精细化管理的时代势必会更加重视不同专业领域的细致管理。”

比如“工单管理系统”是EAM系统一个核心模块,它是将采购和库存连接起来的一个桥梁,而采购和库存又是ERP系统所重点关注的几个模块。工单管理系统管理内容为:无论是普通的事故报告,还是紧急抢修,或者计划性的维护,其所有信息都应该保证完整的记录在工单中,包括所需员工的技能、工具、计划的工作时间,实际发生的工时,安全措施,还有工期进度,物料消耗等等。每个工单都记载了具体设备具体维修的维修对象、维修人员、维修工具、维修消耗物料,通过工单管理,EAM系统能够统计每次维修活动的维修成本。

因为通过EAM系统能够将数目庞大的设备、配件、维修内容等管理起来,因而使维修管理的能达到精细化水平,这种精细化管理解决了资产维修成本控制的各种难题。计算机管理使繁多的管理对象都能做到信息清晰共享,并能够方便进行查询和统计分析;通过单机定额消耗等统计工作,可以比较科学的确定:对于合理维修,适当的库存水平应为多少。这就可以解决维修单位与采购部门都摸不准的维修备件消耗问题;通过在使用部门增设逻辑箱柜,对于没有用完的物料要求及时退库或做箱柜转移,就避免了因为以领代耗所引起的成本不真实问题;对于设备配件消耗的不断地分析,就可以分析出该设备的适用价值,而不会出现维修成本高于设备成本的异常财务现象;对于维修方法不断的进行改进,逐步形成标准维修体系,实现维修方法的科学化管理,减少因为维修不当而引起的成本消耗。

基础工作是EAM发挥效益的重要保证

完善的基础数据是资产管理的基本前提,数据准备的好坏直接影响以后工作的质量。EAM系统要求物资、设备、位置、故障体系、安全体系、员工、工种、工具等等,所有需要进入系统的数据都要做一个标准化的体系。标准化的目的就是xx歧义和由此造成对数据分析结果的影响,做到xx分析。“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十二分数据”就是非常强调基础数据的重要性。成本分析和统计就是建立在这个基础数据工作之上的,基础数据整理工作是成本分析和管理的前提和基础。IBM的Maximo就是在细节上显示出自己的管理思路。

维修内容务必要真实。EAM系统要求凭工作任务单领料,也就是说有了维修需求或者有了维修任务才允许领料。不允许出现为了领料而领料的工作任务单。如果做不到这点,就不能将物料消耗对应到相应的设备或维修对象上,这样会造成因为工作方式的问题而影响到了设备单机维修消耗统计的准确性。因此,按照EAM系统的要求认真正确的填写维修信息是做好数据分析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展开分析工作的前提。

EAM作为一个基础管理工程,系统给资产管理或者成本分析提供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但是,计算机系统毕竟是由人来操作,所以需要操作人员能够按照要求认真地操作,因此相关的系统使用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的改变对系统管理思想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在EAM系统的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下列情况:a、精细化管理会带来一点工作量,并且需要使用人员学习新的思想和技术,使用人员对系统会产生xx思想。b、相关的企业管理力度跟不上,造成使用人员应付系统,录入成本数据的没有真实性,造成数据不准确。

及时处理采购与发料。EAM系统是一个信息集成的系统,它把维修任务、库存采购、计划供应、人力资源等系统都集成为一个主体。这样就要求企业的各个业务部门能够协调一致,每个部门都需要高效、快捷的完成自己的业务才不会影响其他部门的业务。成本核算工作与采购业务关系密切,如果所需物质没有及时采购、或者采购在途或已经到货导致没有入库或不能及时入库,就会影响到物料发放,不能够将库存物资和设备实际消耗对应起来,从而影响到系统的成本实时分析,造成成本分析的重大偏差。从这一意义上来讲,财务核算、财本分析是一个整体,不仅仅是财务部门和维修部门的事,采购和库存管理部门的工作也是成本分析的前提和基础。

形成足够多的历史数据。EAM系统对管理的提升、对管理决策的支持是建立在翔实的数据积累之上。在日常维修工单高质量完成基础之上,经过一定时间的积累,就能够分析管理对象的相关信息和数据。通过分析单台设备的成本消耗趋势,就能够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历史数据形成的过程也是维修水平的记录过程,通过数据挖掘、提取、分析和对比,就将成本管理的黑洞变成数字化的管理。成本消耗数据积累越多,成本分析价值也越大。

资产的维修策略、维修方法、维修环境、维修人员、维修工具等,都会对设备维修质量产生重大的影响,最终影响到维修成本。通过维修成本的因果分析,能够让管理人员关联到这些因素。所以说,维修作业分析和成本分析,最终是彼此依赖、相互支撑。

降低TCO才是“中国制造”的最终出路

任何时候,成本优势是制造业的竞争力之一,但“劳动力成本”最终将并非中国制造的{zd0}优势。xxIT巨头花巨资收购的Maximo资产管理套件就是为了增强给企业提供IT服务方面的强大的解决方案,也反应了IBM公司看多企业对资产管理方面的未来投入。中国制造凭借成本优势、后发优势在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后,也必然把眼光放得更远一些,寻找更多元的竞争优势。从产业工人的生活水准角度出发,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也不应该成为我们的产业目标之一,降低整体的总拥有成本(TCO)才是中国制造业的最终出路。因此,提升管理效率、大幅度降低不必要的浪费才是吸引更多投资和提升“中国制造”整体竞争力的有效方法。毫无疑问,EAM是实现上述目标的有效手段之一。



郑重声明:资讯 【重审EAM资产管理继续寻求制造业的出路_胡剑的江湖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